语用路上的“得”与“失”

作者: 蓝蓝的天娟 | 来源:发表于2018-12-05 20:42 被阅读4次

语文教学改革的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实践与反思的过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中才能成长更快。在教学《朱德的扁担》一课后,我的语文理念有了改变,对于语用教学也有了新的认识。

一、一课一得,目标设置很重要

《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的讲述了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为了坚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起到山高路陡、距离遥远的茅坪挑粮的故事。文中能凸现人物品质的语用训练点有两处:①通过关键词“五六十里,山高路陡”来理解挑粮路难走,借助困难来季节人物品质。②学习使用“动词短语描写人物形象”来表现人物品质。经过研讨,我把“学习并使用动词短语”作为本节课的语用训练点。

在教学时,我设置了以下几个环节:①(课件出示朱德挑粮的图片)看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朱德同志。②看看文中是怎么写朱德同志的?③试着用动词短语描写朱德同志晚上工作的情景。这三个环节设计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目的是通过本节课的训练学生会用动词短语写人,在细致入微的描写中领会人物品质,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掌握的比较好。我深刻认识到,一节语文课找准语用训练点很重要,希望在语用的路上我和孩子们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随机应变,掌控课堂更重要

为了上好这节语用实践课,我精心备课,反复修改教案,希望能给大家展示一节成功的语用课。尽管如此,但课堂上还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问题一:在引导学生看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朱德时,第一个孩子说了“他挑着担子,围着毛巾,面带笑容”,孩子说的很好,我给予了肯定。接下来本该引导孩子继续运用动词短语说话的,结果我却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朱德同志为什么面带笑容?”(当时只是想着略微分析下文本,仅仅是想告诉孩子们笑是因为他给根据地带来了粮食,解决了困难,不料“一失足成了千古恨”)自然而然,接下来孩子们就被我带到了朱德的笑容上,待我发现问题想再回到动词短语上时,孩子们已偏离轨道很远了,无奈之下只好进入下一环节。所以,课堂上,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应该是紧扣目标的,教师每抛出一个问题都应该紧紧以目标为中心。

问题二:在引导学生学习动词短语“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着扁担”和战士们一块儿挑粮时,学生已经说出“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受苦”时,老师就应该随机引出“同甘共苦”这个词。但是,我并没有随机生成答案,还是按部就班地依照课前的设计进行,结果显得有点刻意,效果也不够理想。同时,原本设计的“以读代讲”环节也在课堂教学中被削弱了,“读”似乎是为了“读”,并没有把朗读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这是本堂课最大的败笔。

一堂研讨课结束了,在组员们的点评中,我渐渐走出迷境,原来语用是一门艺术,需要精心研究,反复实践反思才会掌握这门艺术。这堂课有“得”也有“失”,也许我曾经“南辕北辙”,但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这堂课定会成为我语文教学史上的里程碑。

相关文章

  • 语用路上的“得”与“失”

    语文教学改革的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实践与反思的过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中才能成长更快。在教学《朱...

  • 2021-02-11

    第三章: 1. 什么是语用习得? 包括两种:母语语用能力习得与外语/二语语用能力习得 一种观点认为语用习得即了解语...

  • 失与得

    我出了趟远门 用了365天 去看了一个人 去看了两个人 我喜欢真实 本以为都喜欢 我喜欢炽烈的情感 本以为都喜欢 ...

  • 失与得

    说到底我对感情还是没什么理解的,毕竟我的初恋只有三天。短短的三天里,一个规划将来,一个却打算离开。 漫步校园里,看...

  • 失与得

    这些年的生存告诫了我生活不易,警示了我有失去才有舍得。 情绪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周围的人,为了隐藏过去,沉默成了火药...

  • 失与得

    想问我丢掉了什么? 我想说回首过去,我丢掉了很多很多。 丢掉了童年的美好回忆, 丢掉了白嫩如霜的皮肤, 丢掉了灿烂...

  • 失与得

    我失去了一次欲望 就唤醒了一次希望 图片来源网络

  • 失与得

    暂时的放弃,是为了长久的拥有。 放弃时洒脱,拥有时心疼如刀割。 不经历失去,又怎会刻骨的记住。

  • 失与得!

    其实没有什么,谈了一场恋爱,为你放弃了一些朋友,因为你会吃醋。为你放弃了一些心愿,因为你不喜欢。放弃了一些兴趣,...

  • 失与得

    握紧拳头,你什么也抓不住;松开双手,你却可以拥有全世界。 两天前电脑C盘烧了,所有的客户资料和培训资料都没了,半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用路上的“得”与“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fg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