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
古代这位权臣废立国君,独揽朝政,竟是因为受到敌国胁迫!

古代这位权臣废立国君,独揽朝政,竟是因为受到敌国胁迫!

作者: 岸a | 来源:发表于2018-11-29 20:30 被阅读3次

平王东迁后开启了春秋时代,郑国站到了历史的舞台上,郑庄公还在军事上打败了周王,成就春秋第一个霸主。而到了郑庄公死后,郑国好像就衰败了,但其实这个时候齐桓公也才十几岁,距离称霸还远,而郑国依然保持着强大,但是这个时候郑国依靠的不是国君,而是一个权臣。

权臣祭仲很受郑庄公的信任,在郑庄公的母亲和弟弟叔段密谋准备叛乱的时候,祭仲就进言让郑庄公早做准备。后来郑庄公和周王闹翻,也是派遣祭仲带人去收割周王领地的麦子,到了周桓王来攻打郑国的时候,祭仲也追随在郑庄公的身边,打败周王室祭仲居功至伟。祭仲这个人是伴随着郑庄公称霸的始终的。在郑庄公死后,祭仲则主导了郑国朝政几十年,直到祭仲死后郑国才彻底衰落。

在祭仲主政的时候,发生了很多事。中间经历了4任国君,5个时期,而且几个国君都不是善终的,国政非常混乱,而祭仲则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同时不得不说祭仲又是一位权臣,他废掉郑昭公,立郑厉公,后来又请郑昭公复位,整个过程祭仲废立君主,独揽朝政,更有意思的是,他的废立之举竟然是被郑国敌国逼迫做出的。

祭仲废掉郑庄公的继任者郑昭公,改立郑庄公的小儿子郑厉公,这个过程并不是祭仲的本意。郑昭公是郑庄公的太子,而他的母亲其实是祭仲帮助迎接回郑国的,本身他和郑昭公更加亲近,也曾多方为郑昭公谋划,后来郑庄公去世,也是祭仲率众大臣拥立了郑昭公。如果就这样下去应该是君臣相得的情况,但是偏偏生出变故。

宋国是郑庄公生前主要的打击对象,他联合齐鲁两国打败宋国,使其屈服。但是宋国毕竟是大国,元气尚在。郑庄公死后,宋国君主宋庄公派人引诱祭仲到宋国并抓捕了他。因为后来被改立的郑厉公的母亲是宋庄公宠臣的女儿,所以宋庄公威胁祭仲废掉郑昭公,拥立跟自己有关系的郑厉公继位。祭仲为了保命,最后屈服了。

郑昭公在郑国听说了这件事,自认无法对抗祭仲,于是选择出逃。祭仲就回国拥立了郑厉公。祭仲的废立之举就此达成了。这可能也是历史上第一例史料确凿的权臣废立君主的事件。可是祭仲废立君主的出发点并非出于自身野心,而是遭到敌国胁迫。但这只是祭仲掌权后以一次政治变革,从此郑国内部开始纷争不断,但是不管朝政如何变化,祭仲都在艰难的维持郑国的运转,保持国家的强盛。

由于祭仲这么废立君主的做法是被宋国胁迫的,所以他没有把朝政交给继任的郑厉公,而是把朝政全都揽到自己手里。这当然就引起了郑厉公的不满,于是郑厉公密谋杀害祭仲,但是失败,郑厉公出逃,祭仲又把郑昭公迎回了郑国,完成了郑昭公的复辟。

虽然祭仲迎回了郑昭公,但是两人这时已经不可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了,复位的郑昭公不久后在打猎的时候被手下大臣射杀,虽然这件事表面上跟祭仲没有关系,但是这个射杀君主的大臣后来却依然地位显赫,最后和下一任国君一起在齐国遇害。并没有因为射杀郑昭公被掌权的祭仲清算。也许这个事件跟祭仲是有关联的,至少很可疑。

在郑庄公死后,祭仲主持的郑国,国君一连换了五次,先是郑昭公被废,复位后被大臣射杀,郑昭公的大儿子,郑子亹继位被齐国国君杀害。接着郑子亹的弟弟,郑子婴继位后才终于稳定了十几年。郑子婴十二年祭仲去世,两年后,郑庄公的小儿子,曾篡夺君位的郑厉公杀回来了,他指使大臣杀了侄子子婴,成为新任的郑国国君。

郑国在郑庄公死后一直在不停的更换君主,但是由于祭仲在,并没有出现太大问题,虽然君主更换也有祭仲的责任,但是他没有让郑国很快衰落,这期间,祭仲长期独揽朝政,让郑国发展还算稳定。但是祭仲死后,齐国就开始干涉郑国内政,虽然郑厉公后来勤王有功,郑国得到复兴,但是却夹在争霸的晋楚两国的中间,成为了背景墙。

郑国虽然还存在,却没有了再度崛起的机会,而这时候齐国则开启了春秋时期的争霸模式,是什么压力逼迫齐桓公开启会盟称霸的先河?作为同等地位的诸侯为什么甘愿参加会盟,做齐国小弟?当时的整体局势是怎么样的?

这是《历史的镜子能照出什么》第56篇连载文章,想看:齐桓公凭什么能称霸?各大诸侯国为什么愿意参加会盟当小弟?,敬请关注,分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这位权臣废立国君,独揽朝政,竟是因为受到敌国胁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hq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