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天津卷高考作文题目】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一碗粥的距离
文/沈周霄
父亲爱喝粥。小时候,我便知道。打小家里的早餐,就是一碗清粥,佐以或豆角或鸡蛋或肉松。以至于,后来我闻到粥的味道,就莫名地排斥。
好多年后,我的孩子也读小学了。他爷爷,还是爱给他做各种各样的粥。只不过,粥的种类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红糖薏米粥、红枣枸杞粥、山药莲子粥、核桃黑米粥、地瓜玉米粥、皮蛋瘦肉粥、瑶柱海鲜粥……一周七天,不带重样的。
真没见过这么爱粥的!为了避开早餐喝粥,我总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提早出门。有时,去东吴面馆里吃一碗红油重色的大肉面;有时,去喧闹的菜市口买几个色香俱全的小笼包;哪怕,豆浆、油条也好啊!清汤寡淡的粥,不着一丝红尘气息,哪有一点的人间烟火味?
这就是,我老爹,我儿的爷爷,我媳妇的公公,我妈的老伴!
直到年前,父亲一场大病,住院好久。这下可好,我家大厨没了。一家几口,一日三餐,都是外卖。父亲说,潇潇(我小名),我想喝点粥,外卖不健康。我这才意识到:我一心扑在事业上,从没认认真真地为父亲做点什么,哪怕是一碗粥。
从没下过厨的我,临危受命。下载了一堆“下厨房”的APP,三下五除二,不就做出粥来了。父亲喝了我做的第一碗粥,没有说什么,只是示意我尝尝。乖乖,这杂豆粥:粥是粥、豆是豆!粥潽了、豆还硬得很。父亲笑着说:没事,我牙口好。这下,我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再把APP仔细一看,原来豆子要预先泡水12小时以上,才能下锅。说好的,我的人间烟火气呢?都在外卖和饭馆呐!
父亲一病,就是好久。我也熬了不少粥。最满意的,是父亲病愈回来那日:一碗小米清粥。粥,太烫了。我顺着碗沿,为父亲吹了又吹。仿佛间,想起儿时,父亲为我凉粥的情形。那时,家里穷,只能喝粥,但父亲会想着法儿配出各种佐菜。上学早,快来不及了,父亲也是这样给我吹粥:吹一吹,凉得快,好好上学,家里有我呢。那天,吹着、吹着,也不知道粥凉了没,只觉得脸越来越烫,一阵热气涌上眼镜,眼睛也迷蒙了。
“好吃!”我爸喃喃道。粥搁在中间,父亲、儿子、父亲,三个人只隔着一碗粥的距离。这又是一个晴朗的早晨,街巷里传来卖早点的吆喝声、车子的喇叭声、小女孩的笑声……
红尘烟火气,盛世太平人。突然,脑壳里冒出一句纳兰性德的诗:当时只道是寻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