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阿德勒心理学(7):自卑感与优越感(二)

阿德勒心理学(7):自卑感与优越感(二)

作者: 张三的诗 | 来源:发表于2023-04-03 19:20 被阅读0次

自卑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我们通常所说的负能量的“自卑”在阿德勒心理学中被称为“自卑情节”,当某一症状形成症结它才被称为病。

书中给“自卑情节”下了个定义:

如果一个问题出现,某个人对此无法适应或无法解决,他在自己的意识中也承认无能为力,那么他这时表现出的就是一种自卑情结。

问题太庞大,自身太渺小,它没有激起人战胜它的力量,却将人的意志挫败,继而陷入无能为力之中,此时的自卑才真正成为了负面情绪。

但人都是要面子的,没有几个人愿意承认自己不行,当人在某一件事上产生挫败感之后,往往会想办法从其它地方寻找优越感,以掩饰自身能力的不足。

比如某人在职场中不得意,却回到家发脾气,把工作压力转移到家人身上,甚至暴力相向。

而性格弱势的人更倾向于将暴力施加在自己身上,比如社恐,一旦在社交中产生了挫败感,便对自己加以谴责,最有效的方法是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我不出门,就不会同人打交道,不与人打交道就不会产生挫败感。

很多人遇事犹犹豫豫、停滞不前,其实是在维护自己那点可怜的优越感——这件事只要我不去做就不会失败,或者说,这件事没有成功只是因为我没有做,如果我做了就会怎么怎么样。

这些维护、寻找优越感的举动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是不敢直面困难,一味地退宿。

在困难面前,最彻底的退缩方式就是自杀(对于极端强势者,可能是杀害他人)。

人通过自杀放弃一切,并表达了自认为已经无力回天。我们如果认识到自杀往往是一种谴责或报复行为,就能理解在自杀中也有对优越感的争取。自杀者总是把自己的原因归咎于他人,仿佛在说:“我是世界上最脆弱、最敏感的人,你却这么残忍地对待我。”

这是《自卑与超越》一书中对自杀的解读,与我之前的理解高度相符。

我曾写文否定过自杀的年轻人,而遭到读者的批判,那位读者说我不理解抑郁症患者,他们应该被同情、被爱护。

我很理解抑郁症患者,也很理解自杀者的心理,因为我也曾有过无数次这样的念头。

人为什么会选择自杀?

首先是面对困难的无力感,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什么也做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自己的生命毫无意义,活着毫无价值。

同时又有极强的自尊心和抱负心,期待被人认可被人看见。

在这既自卑又自负的心理的冲撞下,人的心理彻底分裂,他会遁入深深的焦虑中,会自我生产出一大套精密的理论,来向自己证明未来不存在了,除了死别无选择。

他甚至会想到,他死之后他人会如何想念他,会说他是多么好的人,他走了多么可惜,那些曾伤害过他的人会多么自责和懊悔……这就是他所寻找的优越感,而这些如果他活着,是很难得到的。

相关文章

  • 如何去超越内心深处的自卑

    今天读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巅峰之作《超越自卑》第三章:自卑感和优越感,感触颇多。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卑感,自卑...

  • 超越自卑

    《自卑与超越》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心理学的巅峰之作。这本书从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

  • 2019-05-28

    阿德勒说导致不良后果的往往不是缺陷而且对缺陷的态度。 每个人都有自卑感,当然也有优越感。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

  • 《自卑与超越》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类进步的底层动力。 自卑感与优越感,是两大推动人进步超越的动力。优越感是火车头在前面拉,自卑...

  • 优越感

    奥地利心理学家A·阿德勒认为,人的总目标是追求“优越性”,是要摆脱自卑感以求得到优越感。具有优越感的人,常常...

  • 适当自卑是可以帮你实现自我超越的

    著名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感和优越感是人类情感的基础。正是因为自卑感让人感到了自身的不足才想要通过努力弥补不足...

  • 20190601自卑与超越

    自卑感与优越感,也是阿德勒精神分析的重要原则,他认为所有人都有着与生俱来的自卑感,而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追求...

  • 读《自卑与超越》后感

    自卑与超越,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写的。本书从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 自卑与超越,中有一句特别好的...

  • 读书|自卑与超越

    超越自卑,找到生命的真正意义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优越感则是自卑感的补偿。但自卑感的存在并不...

  • 每天不要忘记成长一点点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人类所有行为都是出自自卑及对自卑的克服和超越,人的总目标是追求优越感去补偿自卑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阿德勒心理学(7):自卑感与优越感(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kj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