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孩子回家后,金福又回到他打工的地方去了。
老金头趁着李大睡觉就走回去帮着金玉把秧插好,金玉又回到了教室里。于林生最开心,他在课堂里可以天天看到金玉的身影了。
反倒是金言在家无所事事,几年前她就该读幼儿园的,但轮到她要读幼儿园的时候 ,大队里的幼儿园的墙坍塌了。大队里的人说这个幼儿园可有可无,也就一直没有建起来。金言只好在家玩,有空的时候割割草,放放鹅,放放羊的。说她无所事事,也不对,她也挺忙的。
半个月后,李大出院回家了,医生对金老头说回家多买点好吃的给她吃吃吧。意思是李大活不长了。
家里的家禽该卖的卖了,小的还没有长大,金老头实在是不知道要杀哪一个给李大补补。当金老头说要杀猪的时候,那一刻李大就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她怎么也不想让金老头杀那只还没有长膘的猪。她还想着那只猪等长长膘再卖个好价钱,好还债。
金玉已经不想上学了,她想帮着家里还债,还四处打听哪个地方有没有可以打工的地方。听说去上海有请做保姆的工作,只要在那里坚持做几年就可以把家里的债还掉了。
金玉有个小学同学叫小丫头的女孩,在上海已经有一年了。金玉想拜托小丫头在上海能不能也帮自己找一个这样的工作。
金玉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于林生,她还跟于林生说:“林生,事情还没有成功,你就不要先告诉别人我要出去打工的事。”
“我知道的金玉,其实我是真的不希望你去打工,还是我们一起读书好,以后我们会有一个美好的将来。”
“可是林生,别人不知道难道你还不知道吗?我家里这么困难,阿娘的身体也不知道怎么样?究竟会不会好?”金玉都已经有些哽咽了。
于林生安慰着金玉:“你阿娘会好的,一定会好的。”
“林生,那你陪我去小丫头家找小丫头的哥哥把小丫头在上海的地址给我,我要写信给小丫头,拜托她给我找找工作。”
小丫头的哥哥于强生,比金玉大一岁,和于林生是一个家族的。 无奈,他有一个比较凶悍的母亲,是村里出了名的,谁也不喜欢他母亲,哪个小孩子都惧怕他母亲。
于强生的母亲周氏很会骂人,不仅会骂村里人,还会诅咒自己儿子女儿,有的时候都骂得非常歹毒。生气的时候也骂于强生的爹于坤飞,骂得急起来于坤飞就会把周氏暴打一顿。于强生和妹妹小丫头生活在这种家庭,性格也不好,尤其是于强生在村里天天和人打架斗殴。
在学校里也一样,经常和同学们打架生事。有一次打架还差一点给学校开除,幸亏周氏去找土珅爷的女婿徐盛校长说好话,于强生才没被开除。
周氏娘家村上有一户人家,有个女儿嫁在上海,周氏就拜托那户人家的女儿在上海替小丫头找了一个工作,做小保姆,带孩子做家务之类的。
小丫头也十五岁,用周氏的话来说,小丫头在家里也是吃白饭,读了五年级书已经不错了,在过去那是烧了高香的。
于林生找到于强生把来意告诉了他,于强生回家偷偷背着周氏把小丫头在上海写回来的信封给了于林生。于林生又告诉于强生不要告诉任何人。
于强生虽然是个打架王,但他对于林生的父亲于云飞比较尊重的,所以对于林生也很好,很客气。
于林生把小丫头的地址拿到之后就给金玉了,晚上两个人在煤油灯下商量着怎么写信,还有信封上的地址该怎么写?从来没有写过信的两个人,只能照着小丫头写回来的格式写。
“你说,我们这样写给小丫头会不会收得到呢?”金玉有点担心的问于林生。
“不然我们明天去学校问问老师怎么写吧?”于林生说。
“不行不行,这样问老师的话,同学们就知道给谁写信了,就知道怎么回事了。”金玉急忙摆摆手。
于林生在写信的时候,希望小丫头不要收到信。而金玉却满怀希望,希望过个十天半个月的就能收到小丫头的回信,最好是小丫头能帮自己找到一个好人家,不是很凶的就好。
时间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的模样,村里小队长沈小狗来到金言家,这个时候只有金言和她阿娘在家。沈小狗是识得几个字的,不然也做不了队长。他看见信封上的地址是从上海寄来的也很好奇,想着老金头家上海哪里有什么亲戚的啊?
李大最近会起床走走了,正好她坐在堂前的椅子上手里还在剥着毛豆子呢。
沈小狗拿着信递给李大,说:“李大,你家上海哪里有亲戚的啊?”
李大不识字,但金言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别看她人小,机灵着呢。她从李大手里抢过了信说:“是那个住我们村子里的上海知青姐姐写给我姐姐的。”
沈小狗想了想有这么一个人,于是手往背上一别,走了。
李大问金言:“是不是真的啊?”
金言说:“我又不识得字,我瞎说说的”。
李大用自己的剥豆的脏手往金言头上轻轻的拍了一下:“就你鬼主意多。”
一放学,金言就把信给了金玉,金玉掩饰不了内心的喜悦接过了那封来自上海的信。可仔细一看,寄信人的地址根本就不是小丫头。
金玉赶紧的拆了信封仔细阅读起来,原来不是小丫头寄来的。还真让金言说中了,是那个上海知青姐姐寄来的。
原来上海知青姐姐有事要金玉帮忙,上海知情姐姐姓陈,村里人都叫她小陈。
金玉把信的内容告诉了李大,原来返程的小陈发现自己怀孕了,孩子是谁的她也没有说,但在上海打胎,恐怕名声不保。想到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把孩子拿掉,再返回上海,那样就不会有人知道了。
小陈以前分在金玉一个生产队,很喜欢金玉,经常教金玉织一些好看的毛衣花样。就连金言也像模像样的拿两根竹签,一根头绳在手上捣鼓着呢。
村里的那些大龄男青年都喜欢往小陈的宿舍里钻,但都被金玉赶跑了。小陈和金玉说,她在上海有个喜欢的男孩,一直和他有书信来往,以后回家是要嫁给他的。
李大叫金玉不要告诉别人,以免坏了人家名声,又叫金玉写封回信,叫小陈来,自己先去医院找找关系。
李大又对金玉说:“不要和金言说,她不懂青头(不懂事),不要弄的人家都知道。”
金玉点点头,虽然接到了从上海来的信,可心里高兴不起来,原以为是小丫头的信,自己满怀信心的要去上海打工,估计要黄了。不过又想,这个小陈姐姐是上海人,说不定她有什么门路可以带自己去打工呢?这样一想又高兴了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