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鲛珠泪》

作者: 玫瑰含香 | 来源:发表于2021-11-27 09:18 被阅读0次

    造化生鲛客,遥居越海隅。

    凌波随荇藻,踏水戏鸥凫。

    望月垂长泪,迎风化玉珠。

    连城黔首叹,至宝紫宸呼。

    郡县多唯诺,生黎满苦荼。

    贫儿投恶浪,稚体绕舟舻。

    妄害无留印,生吞可免除。

    慈柔感灵物,恻隐惑青蚨。

    大海倾颜色,瑶华浸血污。

    苍天怜刍狗,列圣悯愁辜。

    窫窳羞苛政,哀鸿遍野芜。

    斯仁何处在?热泪染袍襦。

    我们知道近体诗,主要是指近体格律诗,并以五言诗,七言诗为代表,当然也包括少见的四六言诗。主要分为绝句,律诗,排律三大类。

    绝句,律诗以分别做述,此处重点讲第三类排律。排律基本规则可以参考律诗,唯一不同的是,排律对句数的上限没有规定,甚至一首诗可以写500句都可以,但是必须是10句以上的双数。

    排律的格律规则就是在律诗的基础上,增加了句数,对押韵、平仄、黏连对仗等要求一样。要注意的是,排律除了首联和尾联,中间不管多少联,每联都必须对仗。且一韵到底,中途不能换韵。

    长篇排律所需对仗数量较大,所以要掌握和运用更多的方法来对待。要善于用宽对,以及借对、自对、错綜对、流水对等方式。

    排律中,五言排律较适用于歌颂,赞美或陈斥。七言排律较适用于描写,叙事和抒情。

    如杜甫的《行次昭陵》,前半首歌颂太宗,典雅精警,后半首感慨时事,沉郁悲凉。

    旧俗疲庸主,群雄问独夫。谶归龙凤质,威定虎狼都。 天属尊尧典,神功协禹谟。风云随绝足,日月继高衢。 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直词宁戮辱,贤路不崎岖。 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指麾安率土,荡涤抚洪炉。 壮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玉衣晨自举,铁马汗常趋。 松柏瞻虚殿,尘沙立暝途。寂寥开国日,流恨满山隅。

    排律最短也要十句,如白居易的《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

    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风光向晚好,车马近南稀。

    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杜甫诗圣杜甫的标准七言排律比较多,

    例如这首《题郑十八著作虔》 :

    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

    乱后故人双别泪,春深逐客一浮萍。

    酒酣懒舞谁相拽,诗罢能吟不复听。

    第五桥东流恨水,皇陂岸北结愁亭。

    贾生对鵩伤王傅,苏武看羊陷贼庭。

    可念此翁怀直道,也沾新国用轻刑。

    祢衡实恐遭江夏,方朔虚传是岁星。

    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干死读书萤。

    我们在学习排律时,应多以杜甫,白居易的作品来的欣赏。

    下面谈一下古风,首先强调一点,我们不能"格律诗以外的便是古风"来概括古体诗。这样说好像有些道理,但古风也是分很多种类的。

    首先,从字数上来说,古风对每句的字数没有明确的要求,可以是四言、五言、七言,也可以是六言、八言甚至是杂言,长短参差。像李白著名的《将进酒》便是杂言诗。

    其次,从句数上来说,也是没有太多的要求,可以像绝句一样是四句,也可以是很多很多句。

    对于押韵,古风也没有明确要求一韵到底,可以借韵、转韵也可以压仄声韵。

    平仄和黏连也没有明确的要求,但是为了读起来有韵律感,很多诗人在作诗时也会注意平仄这个问题。

    而在古风中,有两个体裁一直到唐还有很多人在用,并且诞生了很多千古绝唱。

    一个便是乐府诗:

    "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采集了大量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乐府诗,对字数和句数没什么要求,当然押韵是必须的,但是押韵的方式却是非常灵活的。乐府诗有非常多的名篇,比如:《江南可采莲》、《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

    另一个则是歌行体:

    歌行体是在乐府诗的基础上成型的一种诗体,而歌行体成型于初唐,在初唐、盛唐时期歌行体非常流行。歌行体与乐府不同之处在于,多数是七言诗,且通常用"歌"、"行"、"歌行"命名。像《长恨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琵琶行》等名篇都是如此。

    排律练习,《鲛珠泪》

    现在北京卫视热播《斛珠夫人》中,有一段方海市参加科举殿试,写的《论鲛珠》一文,痛斥了地方官员借珠税之便,强征暴敛,置珠民生死于不顾的惨酷事实。全文如下:

    巜论鲛珠》

    越州东有鲛海,方圆不过百里。海中有鲛人,水居如鱼,其眼泣,则能出珠。有鲛鲨为鲛人护卫,嗅血气则狂,其狂时可噬小舟。既设珠税,地方官吏奉迎上意,索珠苛酷,珠民所采,不敷上贡,辄以绳索,系小儿腰缒海,引鲛人浮上,即扼杀小儿,令鲛人见之。鲛人性慈柔,每为垂泪,见风遂成明珠,夜中有光。

    昔者吾父死于鲛鲨,月余,邻村之人又死焉。东南诸道府,惨状更甚之。年年人死,岁岁欠珠,人为珠死,珠比人贵,何也。君无道,仁义不施,苛政猛于怒涛,犹胜鲛鲨。

    这个故事在史书上是有记载的,文如下:

    “越州东,浩瀚海南,有鲛海,方圆不过百里。海中有鲛人,水居如鱼,其眼泣,则能出珠。有鲛鲨为鲛人护卫,闻血气则发狂,可噬小舟。帝旭爱珠,地方官吏逢迎上意,索珠苛酷。珠民所采不敷上贡,辄以绳系小儿腰缒海,引鲛人浮上,即扼杀小儿,令鲛人见之。鲛人性慈柔,每为垂泪,见风遂成明珠,夜中有光。因防小儿血气引致鲛鲨噬人,故采扼杀一法。”——《徵书·后妃·桓懿太后》

    请大家据此故事史实,以鲛珠泪为主题,即可以把这一故事改写成一首排律。也可据此抒发感叹及议述。五言,七言不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鲛珠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pf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