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文艺复兴前欧洲的教会也收藏古希腊的科学经典,因为当时的科学家有不少就在教会任职。大名鼎鼎的尼古拉·哥白尼(波兰语:Nikolaj Kopernik,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享年70岁),就是教会法博士和神父,同时也是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教会收藏古希腊的科学经典,还允许神职人员研究,有人就反驳我说,这不是在给自己培养敌人吗?决不可能!其实啊,这是我们对欧洲的宗教和科学发展史缺乏深刻认识。因为教会反对的异端,从来不是针对科学,而是针对不符合《圣经》的观点。哥白尼讲日心说,与《圣经》思想严重冲突了,才不允许。并且,当时教会的态度,是只要他放弃日心说,就可以不追究。他要坚持真理,才激怒了教会。所以,教会收藏了大量古希腊的科学和人文经典,是非常可能的。
有人说,文艺复兴以后突然冒出来大量古希腊的科学和人文经典,是非常可疑的现象。但是,我们只要联想到造纸术和印刷术,知道造纸术和印刷术正是在文艺复兴期间传入欧洲的,就可以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欧洲没有掌握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时候,古希腊的科学和人文经典就只能是为数不多的手抄收藏。有了造纸术和印刷术,才有条件让为数不多的收藏,普及到被大多数人也可以看到和拥有。所以,经典是本来就存在的,只是收藏极少的时候没有传扬开来,我们才不知道。
还有人怀疑手抄经典不可靠,可能在抄写的过程中掺杂了其他。其实,古代欧洲非常重视图书馆建设,官方普遍设有专职的抄写吏。抄写吏要面对上级的复核检查,篡改经典等于是自砸饭碗,还会受到严惩。欧洲的经典抄写普遍是官方主持,很难出什么纰漏。因为是官方主持抄写,也就不需要注释经典的来源。
欧洲在科学领域可能受我们影响很大,但是在人文学科领域确实是自成体系。欧洲的人文学科在思想意识上基于竞争,我们的人文学科在思想意识上偏重垄断。竞争意识与垄断意识,完全是严重对立、截然相反的两种不同思想意识。所以,在人文学科领域,我们对欧洲的影响微乎其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