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结合
龙云君
四川宜宾市翠屏区凉水井中学,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信息化使世界越来越大,互联网思维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课堂里流转的所有信息数字化。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课堂上,兼具声音、画面、文字、图形等特点,能够实现人机互动,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内容,借助终端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深度结合,学生学习场景将进一步打开,尤其是信息空间的打开,让物理课堂深度学习常态化大规模使用,更为重要的实现使师生之间更全面的互动。
关键词:信息化;互联网思维;流程再造;无边界学习
引言: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初中阶段的物理课程涉及到力学、浮力、机械学、电力等众多内容,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立体的图形或者动画,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有利于培训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助力物理思维的达成,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然而设想和学生物理素养达成是有一个距离过程的。填补鸿沟
一、通过信息技术,建立开放的教学平台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平台,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学校教学硬件、教育资源、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为其他资源共享提供了一个平台。凉水井中学远离城市,是一所乡镇中学,学校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基础设施都相对落后,尽管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学校还是建立了微机室、校园广播系统、校园网、电子备课室、教室电子白板等电子设备,为学校的信息化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根网线拉近教育公平。
目前凉水井的百宝箱里面的平台和工具已经丰富,如沪江网、爱米云系统、作业盒子、悠数学等许多平台和工具,能支持各种创新教学流程的展开,通过互联网平台,学校能够利用网络上的视频资料以及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为学校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融入信息化提供支持,有助于学校构建更加多元化的平台,更是一种思维的绽放与力量。
二、通过信息技术,尽善教学流程
学校通过预习报告课、习题报告课、复习报告课等方式,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全面检测。
预习报告课分预习—预习反馈—问题解决—对子过关—进阶练习—总结沉淀六个环节。预习环节由教师以问题形式导入进行引导,教师通过爱米平台上传设计内容,学生进行独立学习。预习反馈则是学生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上传到爱米平台。老师根据收集到的问题,推送不同资源辅助学生解决学习遇到的问题,然后检测学生一堂课的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学生完成进阶作业,并上传到爱米平台,通过数据反映教学效果达到分成教学的目的。
习题报告课主要是进行作业评讲和试卷评讲,分情况分析、任务分配、问题解决、班级暴晒、对子过关、进阶练习、总结沉淀等几个环节。通过爱米平台的反馈数据,分析学生作业和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错题知识点,将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然后通过爱米平台给学生推送不同资源解决问题,各个小组汇报解决的效果,然后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质疑或者在爱米平台上实时在线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易错知识点。并在爱米平台上对易错知识题型进一步的联系和巩固,确保学生完全掌握易错知识点。
复习报告课主要针对小节复习、章节复习、专题复习,由独学、任务分配、问题解决、班级暴晒、对子过关、进阶练习、总结沉淀等环节构成。首先让学生独立解决任务单上的所有任务,小组以任务问题为主,对任务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以及拓展,然后通过网络或者课堂暴晒问题,其他小组成员或者老师帮忙解决,直到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知识点,根据爱米平台后台数据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问题。
三、通过信息技术辅助实验教学
物理实验课程有很多微观现象,由于实验的可视性比较差,所以学生无法直接观察。但是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微观世界的变化。比如布朗运动,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通过语言描述、板画等方式,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通过多媒体辅助布朗运动试验,并通过面板温度变化,提高实验的可观测性。比如在学习《光的散色》这一章节内容,学生认识三原色以后,三原色是如何创造丰富的色彩。通过计算机软件三原色软件可以模拟色光混合实验,让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红、黄、蓝三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就是黑色,黄色和蓝色混合在一起就是绿色,红色搭配蓝色就是紫色。其次,不同明度的颜色混合在一起,得到的颜色也有一定的差异。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进行自由谈论,自由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四、学校网络平台对物理课程学习的作用
学校网络平台重点使用了沪江网、爱米平台,其中爱米平台是解决信息化与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平台。教学中多平台多技术叠加使用,但又不被技术绑架,不为技术而技术,应让技术置于教学背后,一切为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服务,应该用一种互联网思维来办学(或物理教学),用互联网思维来链接资源、再造流程、打通学习的边界,比如物理与数学的融合课,展开无边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让技术工具和真正的物理学习问题之间如何形成契合点是重要的,平台不是直接拿来提高成绩的,但为何我们还要去使用呢?因为其背后是促成教师角色的转变、专业成长和外界发生关联,赋予老师更高远的目标,对学生来说是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方式的转变、把他们的主动性、好奇心和学习热情激发出来,让学生和整个世界发生关联,整个世界成为学生的教科书,把过去由老师一个人承担的所有事务,交给一个更有效率的工具去承担,老师腾出更多时间来从事更有价值的事务。
结束语:
将信息技术融合在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更加直观、具体,以此提高物理教学的时效性。同时信息化使得物理问题更加颗粒化准确描述,更加问题及时解决与个性学习和精细化教学,轻量化达成就在原地走班、分层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将更加深入,直指人的因素更为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