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游记》也有好久了,发现猴子的话是越来越少了,不再像以前,一碰到什么事情,就跟炸毛了一样,立马就说上两句,虽然讲的是事实,可是那秃驴不理解,也不懂,猴子总是被冤枉,甚至闹掰了,离开了取经团队。
不过,猪八戒和沙僧倒也会做人,自从猴子离开了后,遇见的第一个妖怪,猪八戒被打的钻进了猪窝,沙僧被擒,我想这两个货至少也是筛选出来的取经人,不会这么不堪吧,直到后来唐僧被变成老虎,囚禁在铁笼之中,受尽委屈,才把猴子给请回来,我感觉这是猪八戒和沙僧再给猴子台阶下,让其重回取经团队,要不然,猪八戒为什么不去请观音菩萨。不过,八戒和沙僧为何做局请回猴子,我是有点想不明白的。
猴子回到取经团队后,再也不像以前一样,一有什么危险,就急匆匆的跟唐僧说,每次总是唐僧被抓后,才表现的火急火燎的去营救,这时候唐僧也很少怪罪猴子了。
看来人都是一样,只有碰了南墙才会听劝。
而且,每次猴子说话的时机,我也总感觉怎么每次都这么巧呢?
不过,我有些疑惑的是,以前猴子出海学艺的时候,在人世间也混了六七年,也深通人性,自从学了艺回到花果山之后,怎么就把在人间学的那些人情世故全都给忘了呢?或者,《西游记》本来就是小说,我没有必要纠结那么多。
现在,我读西游记很慢,好多地方总是品味好久,时不时的还看一看关于西游记的解说,好多东西才看得懂,甚至有些地方,我都怀疑,解说里,那些文字原著里有吗?返回去查看,才知道里面真有,就那么一两句,看来,如果句子没有引起你的共鸣,你是很容易忽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