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七位逸民(一)

七位逸民(一)

作者: 陈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24-08-13 09:05 被阅读0次

——《论语》学习之17-08-1

【原文】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白话】逸民有: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现在看横不平竖不直

【思考之一】何谓逸民?逸民有什么特点?

逸民”:逸,指节行超逸、不拘于世。钱穆先生:“逸者,遗佚于世。民者,无位之称。下列七人,皆逸民也。”张居正:“逸民,是隐逸高尚的人。”朱子:“逸,遗逸。民者,无位之称。”逸民就是指古代节行超逸、避世隐居之人。或者说是古代德能出众、从在位者遗落为庶民的贤人,往往是因为社会无道,不愿为官、甘为平民,在官场中社会上难见其踪影,所以叫逸民。一个人能被称作逸民,需要两个条件

首先逸民是有德之人道德要高尚。古代隐士中最早名声显赫的一位是许由,是上古时期的一位高尚清节之士。相传尧帝知其贤德要把君位让给他,他推辞不受,逃于箕山(今河南登封)下,农耕而食;尧帝又让他做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这些世俗浊言。据传他曾做过尧、舜、禹的老师,后人因此亦称他为“三代宗师”。《晋书》赞许由云:“昔许由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

其次逸民是发自内心的不愿入仕。但他们名声在外,得到当政者的赞赏,当政者不惜高官厚禄,请他们出山,却被婉言拒绝。他们对时局、对官场有清晰的认识,对人生有明确的态度。他们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比如南北朝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而辞官归乡,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

总之,逸民中有的隐逸一生,如汉初黄石公;有的先做隐士,然后出来纵横四海,如诸葛亮;有的则是先做官后归隐,如陶渊明。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具有超凡的才德学识、不为外物所累,不依附权势、追求真实的自我。他们崇尚自然无为的人生态度。

本章,夫子按七位隐士的处世态度,分成了三种类型,并对他们逐一进行了评价。

【思考之二】如何看待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精神?

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孔子对伯夷、叔齐的评价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降志”即“降心”,指降下心气、恭顺服从。辱身,指自身受辱。就是说伯夷、叔齐性格刚烈,绝不降低自己的志向。张居正解释说:“立志高而不肯少有贬屈,持身洁而不肯少有污染。”唐文治先生曰:“夷齐让国,采薇而饿,不食周粟,于父子君臣之间,毫无所愧。”钱穆先生曰:“夷、齐隐居饿死,是不降志;不仕乱朝,是不辱身。心迹俱逸。柳下惠、少连并仕于鲁,柳下惠三黜不去,则已降志辱身矣。”程树德《论语集释》曰:“伯夷、叔齐,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盖已遯世离群矣,下圣人一等,此其最高与!”《正义》曰:“夷齐虽圣人所许,亦圣人所不为也。”

《述而篇》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可以看出孔子特别欣赏伯夷、叔齐,对他们“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精神,无比赞叹。伯夷、叔齐,虽处乱世,却恪守志向,哪怕弃国,甚至舍弃生命也要守孝道,不违背悌道。

孟子评价伯夷、叔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伯夷这个人,眼睛不看邪淫的色彩,耳朵不听萎靡的声音。不是他理想中的仁德之君,不侍奉;不是他心目中的良善百姓,不役使。治世就出仕,乱世就退隐。发生暴政的国家,乱民聚居的地方,他都不忍心居住。他认为,和粗鄙无知的乡野之人相处,就像穿着上朝的衣服、戴着上朝的帽子,坐在污泥炭灰之中一样。在商纣王的时代,他隐居在渤海之滨,等待天下的清明。所以,受到伯夷风范影响的,顽贪无知的人,懂得廉洁而有分辨;懦弱的人,懂得立志而向上。

从孟子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伯夷、叔齐追求的是一种内在心灵与外在世界高度统一,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崇高境界,这就是他们的志向所在。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伯夷叔齐身上闪耀的正是这种固守志向的精神!这种精神甚至可以激励懦弱的人,立志向上。

相关文章

  • 第139篇|王羲之写“逸民帖”时略带了一点小小激动的吧

    〓|逸民怀久 十七帖•逸民帖吾前东粗足作佳观。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等复及此?似梦中语耶!无缘言面,为叹,书何...

  • 古风《逸民》

    逸民仙风一老翁 结庐群山傍青松 倚岩小酌新醅酒 轻抚绿绮韵寒宫 山月乍起惊宿鸟 蛩鸣小溪吟淙淙 日恋高峰皑皑雪 夜...

  • 逸民贴

    逸民贴 吾前东粗足作佳观。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等复及此?似梦中语耶!无缘言面,为叹,书何能悉。 译文:

  • 逸民:前行

  • 逸民疏慵

    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逸民古代指避世的隐士,疏慵指休闲的心情。 回到家,把酒暖上,脱下外套,靴履,给花除草,...

  • 蒋介石与陈洁如的第一次约会

    陈洁如有个闺蜜叫朱逸民,朱逸民嫁给了国民党大佬张静江,因此,陈洁如总去张家找闺蜜玩儿。 一次,放了暑假的陈洁如去找...

  • 逸民:汉字的简繁

    早上看到王瑞来教授的一篇文章,谈到汉字的简繁。这是一个不可能有统一看法的大话题。有所触动,想说几句。我对此没有专门...

  • 青山深处栖逸民

  • 逸民 | 黄帝与孔子

    在第四届黄帝文化发展论坛上于黄帝与孔子的视频发言 各位先进,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中华礼乐文明研究...

  • 520学员汇报

    本周忙着招七位同学,整整忙了一周,终于招够了七位同学。感谢七位贵人相助。 致早起营同学们, 开营须知: 早起营一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位逸民(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pxd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