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话题:你还记得小时候吃过的街边美食吗?第一时间映入我脑海的,便是家乡的糍粑。
我的家乡是长江中下游的一个小城,吃早餐称之为过早,上街去买东西称之为赶集。
小时候,我和弟弟最喜欢跟父母一起去赶集了,因为赶集不仅能买好吃的,好玩的,还能顺便过个早。家里的早餐简单而单调,要么是稀饭配馒头,要么是白水煮挂面,若是能有一碗鸡蛋炒饭,我们都会开心很久。
如果是去外面过早,选择就多了,早餐摊上的食物有很多是我们在家里不常做的,比如韭菜盒子、豆浆油条、糍粑面窝、米糕等等。那会的我们,最喜欢的便是糍粑和面窝了,拿着一块钱,常常纠结是买2个糍粑还是3个面窝。
后来离了家,发现面窝常有,但家乡的糍粑却不见了踪影,大概这是我对它印象深刻的根源。
老家的糍粑是用糯米和绿豆做的,糯米和绿豆都要提前一晚用水浸泡,待充分吸收水分后,分别上锅蒸熟,绿豆不用蒸得很烂,保持颗粒感的状态是最好的。
蒸熟的糯米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捣烂,捣成没有颗粒感的泥状,然后揉搓,捏成一个一个的小团子。在小团子里面包上加了盐的绿豆馅,按压成饼,然后用擀面薄饼即可,有时候擀得薄了,饼皮会破,但是这一点都不影响口感,对我来说,这种能直接尝到绿豆的口感最好了。
把擀好的面饼放到油锅里,炸到两面金黄即可出锅,一份咸香可口的糍粑便做好了。刚炸好的糍粑外焦里嫩,嚼劲十足,一口下去,满嘴的绿豆香,意犹未尽,还想再来一口。
我一直以为老家的糍粑便是糍粑的模样,直至后来离开家去外地生活,才发现,原来大家所说的糍粑并不是那样的,而老家的那种糍粑应该给它正名叫做绿豆糍粑。
先生有一次说想吃他老家正宗的手打糍粑,于是网购了一些。拿回家后,我看着这一块块切得方方正正的、雪白的糍粑,并未添加其他东西,终于知道了,原来这个才是糍粑原始的模样。在锅中放上油,把糍粑切成小块,煎得两面金黄,吃起来味道也是不错的,香甜香甜,还能闻到糯米原始的清香。
我所居住的城市也经常见到糍粑,最常见的吃法便是红糖糍粑,先把原味的糍粑煎好,裹上了红糖浆,再撒一层黄豆粉,甜丝丝的红糖浆和带着咸味的黄豆粉混和,香甜软糯,入口又是另一翻味蕾的享受。
虽然吃过正宗的糍粑,也尝过了久负盛名的红糖糍粑,但是偶尔还是会想起家乡的绿豆糍粑,它承载了我诸多儿时的喜悦。
我想,我怀念的不只是绿豆糍粑的味道,大概还有故乡那片熟悉的山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