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不应该是
“消防队员”的代名词
也不应该是同时戴着
“狱卒”和“保姆”
两个面具的双重角色
他(她)应该是
坚定的领导者、细致的管理者、课程的开发者
没有领导的管理是盲目琐碎的
没有管理的领导是虚张声势的
而没有课程开发的教室
是失去主阵地的教室
是把“教育”沦丧为“治人”
而不是培育人使之成长的教室
我看到许多班主任
经常性地处于消极防御中
他总是每天忙着缝补丁
而不是去缝制一件完整华美的新衣
他总是在各种麻烦事发生后,
陷于对那些层出不穷的事务的处理中
而在另一种积极管理中,
问题往往会消弥于无形
或者说
问题根本就没有发生
因为教育教学最重要的是“积极管理”
是把大家的目光引向“花朵”
积极管理”同时具有两层意思
一是班级规则系统的积极建立与维护(包括班级愿景、道德人格课程、班级规约系统);
二是引导大家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方面(就是学习本身)而不是错误与消极的那些方面(就是问题本身) (庄稼不长,杂草必生)
这两点前者针对那些没有明确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和管理细则的班级管理;后者针对那些总是把目光放在问题上而不是学习上,总是放在差生而不是卓越学习上的班级管理者。
学做一个积极的管理者,思路总要向雷夫的教室学习——“雷夫+克拉克”,也就是“自律道德系统+他律契约系统”。
而第二个层面,就是像雷夫那样,开发知识与艺术课程,挖掘与发挥伟大事物的魅力,把所有学生紧紧地凝聚到学习本身中来——我们在雷夫的教室,在马修老师为放牛班的孩子们所组建的一个都不少的音乐合唱队中,可以窥见这种管理的神奇。是的,在那样的教室里,问题不再成为焦点,成为焦点的永远是师生们在共同穿越的课程,是伟大事物的魅力。
班级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它的健康首先取决于它自身的“免疫系统”。
许多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治疗一个个无穷无尽的“疾病”,而是首先致力于提高它的免疫系统。极端一点说:如果把它的生命聚焦在疾病身上,那么它确实会有层出不穷的疾病;但如果把它的生命聚焦在健康上,聚焦在创造上,那么生命的质量就会完全不同。
首先成为积极管理者,让所谓的问题消弥于无形之中,产生之前;而不要让自己陷于层出不穷的琐碎问题中,成为“问题制造专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