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西方节日,东方购物。
除了信仰者,圣诞节更多由「资本」烘托出的购物氛围。
上大学前,每年圣诞大家都会买圣诞贺卡,写上祝福,送给同学和朋友。
小时候,还会戴上圣诞帽,帽子上改装个大铃铛,在满大街都是圣诞歌、圣诞帽、圣诞老人,以及塑料雪人的气氛中,兴奋不已。
现在回想,这种兴奋很大程度上,是受了香港电视剧的感染,还有商家们卖力打造。
当时兴奋的是,电视里的圣诞节,自己也能体验到了!
小时候的快乐,很容易,很简单。
不知道是不是近年来,都没怎么在意圣诞的缘故,又或者是刚好这两天生活工作内容挺饱满的原因,我好几次都没想起来是圣诞节。
不过,这也并非是我的信仰,说到底,我们之间也只剩下是否促进消费的关系了。
因亲友中也有信徒,偶尔刷到他们的消息,才略感一点节日氛围。毕竟,光是休假这点,就特别吸引周一社畜的目光。
气温稍稍回暖,但阵阵阴冷的冻感依然强劲,手脚出了被窝就不是暖为何物。
而午后却看到江门日报报道,江门入冬失败!
原因是,没有满足五天滑动气温不超过10摄氏度的入冬标准,元旦假期最高温会重回20度。
不知,前两日下单买厚衣服的那波同乡,是否到货了呢?
这一下子,感觉靠毅力起床洗澡扛过的这些天,手脚指头都隐隐有“萝卜仔”发芽趋势的这些天,竟然不算冬天!
难道,这就是做短视频内容里「极致差异化」的感觉?
对了,出于想知道如何做内容的疑惑,最近特别关注这方面内容。因为,我想把自己的播客做好。
平台上官方和创作者的文章、视频,海量的大数据嗅出了我的需求,推送了很多很多给我。
不过,暂时我还没为此“知识付费”。
选老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得认同,二得有缘。
况且,海量的免费内容不也是我所不知“信息差”吗?
此时的感觉,就像刚学有声的时候,基本功都还没练几天,气息都还没能控制,就去探讨怎么用气息去托起一句话那样。
就算有再厉害的高人指点,还没达到那个程度,人家讲得再明白,自己也是不明白那道气是咋个托法的。
目前,自己的感觉是,看到这个点说得真落地,一下就明白了。看到那个点,咋回事,刚明白的那股劲儿,又整成不明白了。
信息筛选过程,脑子的cpu都要烧了的感觉。
一时满满的,瞬间空空的。一时接收迅猛,下一秒糊成了一锅杂粮粥。
学习习惯不够科学,还没磨合到适配自己的新习惯吧。毕竟,现在的学习可不像上学时那么悠哉悠哉了。
自由职业的路,还在艰难开辟当中。
我需要抛掉的思想包袱、需要改变的思维习惯、需要学习和实践的东西很多很多。
不怕,这种苦吃起来挺值的。
不怕,就算踩坑,那也是成长的坑。
感觉2023就在忙碌之中度过呢,挺好的,充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