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鹏找出前期锤制的几样小景物,知了、螃蟹、柳枝、芦叶……萧云从将它们拿在手中,逐一观瞧赏玩。
看罢,他手捻长髯,略微思索,言辞肯切地对汤鹏说:“天池,恕我直言,这些径尺小景之作虽然粗看形象逼真,细观却未脱工匠之气,只能将其当作孩童玩物,若视为铁制画作,技艺仍显粗糙啊!”
“先生所言极是,这正是令我百般苦恼之处,怎样能将画艺揉入铁艺,这是我反复思考而不得的问题。”汤鹏态度恭顺,极为赞同萧老的观点。
“技艺揉合只是一个问题。小景制作画面单一,往往约束创作的自由发挥,要想独创一门接受程度更高的艺术,还需要制作画面感更强的大幅作品。”老先生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先生说到天池心坎里去了,我现在锻造的铁制画作还处于摸索阶段,画艺和制作思路都需要提升,日后还望先生不吝赐教!”汤鹏谦逊地说。
“以后有时间,你尽管来找我,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临摹我的画稿。”老先生大大方方地表达了提供帮助的意愿。
“多谢先生!”汤鹏拱手作揖地说。
自此以后,汤鹏刻苦钻研画艺,萧云从也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萧老根据锻铁的特点,专门为其提供了适合的画稿,汤鹏依稿临摹作画,并依稿反复实践制作铁画。
眼看他技艺一点点儿有了提升,萧老开始教他研习国画中“皴”的技法,即用淡干墨涂染来表现山石的峰峦纹理和树木枝干的脉络皱痕。
慢慢地,汤鹏领略到“皴”的精妙,也体会出老先生的良苦用心。无论是以笔作画,还是以铁作画,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山水、峰峦、奇石和竹木等景物,只有娴熟运用“皴”的技法,才能将它们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
经过苦心研习,他逐渐掌握了多种“皴”法,比如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牛毛皴、鳞皴、绳皴、横皴等技法,并成功将其运用到铁画锻制中。
一年后,萧云从再次来到汤氏铁铺。
汤鹏又拿出几幅铁制画作,仍是兰竹草虫的画面,只是它们已入境山水峭石之中,线条虽简明却有力,立体感极强,整体水平高出之前数倍不止。
萧云从一边观瞧,一边点头赞许道:“嗯,不错,真不错,揉铁于画,融画于铁,天池进步很大啊!”
“虽说有了点儿进步,但好像还是哪里不对!”汤鹏又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近日我将几幅铁制画作置于店内最为明显之处,但往来顾客全不问津!更是无人购买。”
“天池,你锻造的山水花卉,已经达到各尽其妙的程度,在铁制匠品中的技艺首屈一指,但它们只有观赏性,缺少了百姓最为看重的实用性。”萧云从捋了捋长髯,继续说:“依我之见,不如锻造实用性更强的屏风试试看。”
“是哦,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汤鹏羞涩地说,“可是,屏风是大幅作品,难度更大了,我不知道能不能锻造出来?”
“天池不必多虑,你已经掌握了铁画的制作技法,再大的画作终究也是万变不离其宗。”萧老信心满满地说,“你只管放手去试,如果没有满意的画稿,尽管来找我。”
“先生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汤鹏乐呵呵地接受了萧老的建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