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学

作者: 鸷戾 | 来源:发表于2017-11-20 02:34 被阅读0次

宗教还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自学佛教以前,我只是觉得宗教有趣,但从不曾深入的了解过一些。这次跟着武汉大学的网络课程虽然浅显但系统的了解了佛教的一些皮毛,才发现曾今的自己对佛教存有很多的误会,同完全没有接触过佛教的、只道听途说的路人完全无二致。

从最简单也最基础的地方来讲,首先第一点就是“佛”是在后世历史中被神化了的人,而并非一开始就是神。这一点虽然在高中历史课上有听到老师一代而过的提起,但是从未留意去深究过。

这么多年来,一向都是“卷子不考的就不学。”哪怕是自诩读书略多的我也未曾免俗。幸亏今日有所觉悟,不算太迟,否则不知道这一世还将会丢多大的笑话而全然不自知。

且说回“佛教”。

佛教,并非神学的一派,而以我个人理解,在起源时是一种人生哲学,关于思考如何脱离人生苦难的哲学——就是所谓如何“放弃执着”,因此“佛教”在起初时并不是“教”,而是“佛想”,佛想通透之后,可谓“佛学”,但并无“佛教”之意。而后世传承下来的那些有关于“剃度出家”等等的一系列宗教性仪式习惯,一来是佛的弟子们一脉传承佛祖的习惯以示尊敬和怀念;二来只是在佛教融入中国的过程中依据中国的文化、政治所形成的一种形式性行为,目的在于更有仪式感、规范性和信服度而已。如此在几百年的传承中,从印度释迦牟尼佛祖开始的关于超脱人生的思考,已经在几百年的演化之后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真正的宗教,有其仪式、场地、信徒弟子。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一种宗教都是相似的演变而来,还是有各自不同的故事。

总的来说,佛教根本就不是一种神学玄学,而是一场持久的、讨论人生的哲理思考。它与鬼神不同,它从根本上就不存在迷信的成分,其所求的一切因果都应该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辨来达成的,并不能通过他人的“引渡”或者神灵的帮助来实现任何切实际或不切实际的愿望。由此,所有那些所谓的“信男善女”在佛前所求一切因果都是无济于事并且毫无意义的,即若佛在,想必也不会祝其梦想成真的。

所谓果由因生,诸法空相,也就是今人所在佛前求的一切本是不存在的,或者是佛所不提倡的东西。如此说来,不知如今中国有多少所谓佛教信徒,或许终其一生不得佛法大意,空逐执念一生而不知所执。哀哉哀哉。南怀瑾老师有一段话如今看来极是:“在菩萨面前,我们习惯于求福而不自知;福报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若不断除恶念恶行,再多祈求也无益。我们说信佛其实是信因果。想要得福报,就要种福音;想要离苦祸,就得端诸恶。一切苦乐福祸,都取决于你自己。所以说,求佛,不如学佛。学佛的大慈悲、大智慧,这才是真正的福乐之因。”

浅学初尝,不敢言有什么精妙绝伦的想法看法,只是能够不曲解佛的本意便已经相对满足了。尤记高中时最喜欢在作文里引用六祖慧能那首著名的对其师兄的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很多年里我都觉得这偈写的妙极,而今才知道或许在文学中算得妙,在佛法中却是错误的。那时候的慧能,犯的就是“无明尽”的错误。当是“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啊。空于一切之上,又孕于一切之中当是?我并不敢贸贸然说什么,唯恐自己只知皮毛,这一番细究,又把自己陷入另一种执念之中去了。

倒是深刻记得了,六祖在真正悟道时候的偈子是这样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如此,不再固执于“何处惹尘埃”的我,也算是进步了一点吧。身不在佛境,口不言佛性,唯心存敬畏于佛法,我已心满意足矣。

我佛慈悲,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 2018-04-11

    熊逸 佛学浅谈至人间词话

  • 浅谈佛学

    在没有接触佛学的之前我对宗教中的佛的看法是我们常说的“唯心论”教。某次朋友聚会其中有几位对佛学谈论的头头是道,所...

  • 浅谈佛学

    宗教还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自学佛教以前,我只是觉得宗教有趣,但从不曾深入的了解过一些。这次跟着武汉大学的网络课...

  • 《佛学浅谈》收获

    通过这段时间在《熊逸书院》听熊老师对佛学各种思想及经典的解读。不由得想起在专栏刚开篇时,万维刚老师那一句振聋发聩...

  • 佛学浅谈1

    对于佛陀的因果论,休谟在《人性论》以及后来的《人类理解论》一书中予以反驳,他指出虽然我们能观察到一件事物随着另一件...

  • 缘起性空,一切无常

    【0128我在悦读】长风 书名:得到专栏《熊逸书院》作者:熊逸篇目:佛学浅谈(03):佛陀到底悟出了什么:缘起性空...

  • 善恶因果与道的关系(浅谈)

    善恶,因果,多为佛学普施为人们所知。但,究竟什么是善恶,什么是因果?今天浅谈一下。 善恶因果,表面字意大家都懂,不...

  • 人类意识是物质世界的基础

    原文标题:《朱雷与朱清时教授浅谈量子力学和佛学》 来源:道德真源《佳文赏析》栏目1634篇 朱清时教授简介:中国科...

  • 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量变引起质变

    今天中午,在摘抄熊逸书院《佛学浅谈24:“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与中国风的业报理论》时,看到“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

  • 诸法实相——浅谈佛学义理

    佛法实是甘露,然其八万四千法门,浩如烟海,且佛经深奥难会。故很多人一提起佛法,不是产生很多误解,就是无法轻而触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佛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em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