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景公(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宴请文武百官 ……
散席后,齐景公在大臣们的簇拥下,到广场射箭。只要齐景公射出一箭,无论中与不中,文武百官都高声喝彩。
齐景公觉得很尴尬,事后很不快活地把这件事告诉大臣弦章。
弦章对齐景公说:大王,以我之见,这事不能全怪那些大臣,古人云,上行而后下效。大王喜欢什么,他们就迎合什么。大王喜欢奉承,他们自然就常奉承。
齐景公听了,恍然大悟,立即命人奖赏弦章许多宝物。
弦章摇头说:那些奉承大王的人,正是想多得到这些赏赐,如果我收了,岂不是也成了那样的卑鄙小人了?
齐景公一听,欣赏地点点头,说:大家都争着抢着,希望得到这些财物,唯独你不争不抢,不在乎这些,真是贤臣啊!
从此齐景公对弦章十分信任。
故事的深层含义是说:水利万物而不争;不妄为,方可无所不为!同时,又给了自己一些小启发 ……
工作中许多人埋怨老板们做不到像齐景公一样勇于纳谏。个人认为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绝大多数的谏言都会涉及到老板的个人利益):
1、谏言者高度不够
比如:老板正经历原始积累的阶段,确实没有足够的资金,但又不能直接说没钱(说没钱,会导致军心涣散)。
这类老板值得同情、理解并支持。而且这类老板最直接的表现就是 ----- 自己本身的生活,过得都很拮据;
2、确实有老板抠门
比如:老板们会有各种理由和借口,但都无法让人心悦诚服。这类老板的最直接表现就是 ----- 自己过得很滋润,整天游山玩水、锦衣玉食,开豪车、住洋房,却舍不得在员工身上投入。
其实这类老板大多也是知道:投入才有产出的道理。只是不懂得如何通过管理这个杠杆,有效地利用资源,导致每次投入都是鸡飞蛋打一场空!慢慢就麻木了!最终就麻木不仁了!
3、最关键的原因是所谓的直谏者本身并不正直,且谏言都是为了直接或间接的个人目的。
如果直谏者真的能像玄章一样,恐怕到哪里都会很吃香!不要把现在的老板都想得跟商纣王一样!当然,不是没有,极其少。
总而言之,老板不能纳谏,下属要多检讨自己;下属不敢直谏,老板更要多检讨自己。只有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源。
就像马云在2019年1月3日世界浙商上海论坛中讲的一样:各行各业都不要整天跟趋势、找风口,都想着猪都能飞起来,但猪就是猪,没有翅膀,绝大多数最后都摔死了;更不要埋怨客观环境,想生存就必须先沉淀下来,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企业,尤其要先做好自己!(今年年初,各路大咖的演讲都是一个主旋律:脚踏实地,回归本真)
在此基础上自己总结了一条《根源法则》:在工作中除非是一些违法乱纪的大问题,涉事的人必须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如果不是大问题,那么只追溯根源。
要知道所有的大问题都是由小问题引发的,所有的小问题都是因为在萌芽状态没有及时进行防治,才因小失大,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发生。如同生产设备一样,不合格的零件就不要、也不能给到下一个生产线,否则一定会出问题!
出问题,不要连带,不要一杆子打翻一船人。不但惩罚得不痛不痒没有效果,而且极易引起团队矛盾(一定要看清这一点,团队融洽的本身远比问题所带来的损失重要得多得多得多,不要因为看不见、摸不到,或者没有可比性就因小失大),对其他非主要责任人员和部门,用羞耻心、用良知去鞭策他们,效果会更好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