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词鉴赏唐诗鉴赏艺术之家
读唐诗《秦州杂诗(其七)》-杜甫

读唐诗《秦州杂诗(其七)》-杜甫

作者: 听雨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4-08-04 17:33 被阅读0次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

唐时的秦州城即今天的甘肃天水,处于群山环绕之中,是当时的军事重镇。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作者丢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来到秦州。在秦州,他写下歌咏当地风土人情、抒发游历四方的感受的组诗二十首,此诗是其中的第七首。

公元759年,安史叛乱还远未平定,地处西北的吐蕃又趁唐王朝内乱,侵袭大唐西北的领土。随着战局的恶化,本来地处内地的秦州成为边防的重地。作者对国家面临的危机感同身受,内心忧虑不已,这些情绪,在诗中都有反映。

首联用“万重”与“孤城”做鲜明对比,又用“莽莽”加以形容,充分描绘出秦州城地势的险要。

“风起”才能“云涌”,入夜之后月亮才会升起,这是人们通常的认知。然而,在这个战争阴云密布的重镇,地面即使无风,天空中的云层也会奔涌;夜幕还未降临,月亮已经升在半空。令人自然而然地感觉到战局的紧张。

出使在外的官员为何还未归来?那是因为他身负着斩杀敌国首领的使命,还没有完成。

漫漫烟尘中,我向远方久久眺望,边塞的风沙将我的容颜吹得更加衰老。

诗的颈联灵活运用了两个典故:西汉的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归国后任职典属国。同为西汉的臣子傅介子,擅长外交事务,他勇敢地孤身深入楼兰国,斩杀与汉帝国为敌的楼兰王。

在此诗中,作者是用“属国”指代身负外交任务的唐王朝官员,用“楼兰斩未还”形容他们的使命重大,同时营造出一种激烈紧张的战争氛围。

相关文章

  • 杜甫秦州杂诗

  • 重游八峰崖

    读杜甫的纪行诗《石龛》而知秦州至同谷(成县)之间有一险绝之景一一八峰崖。 其让杜公深感远道绝壑,怪...

  • 临帖涂鸦(三)

    秦州杂诗·其十九 唐 杜甫 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 候火云峰峻,悬军幕井乾。 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 故老思飞...

  • 天水湖边的口罩

    秋雨淅沥的晨早 站在天水湖边远眺 城市吐出异样的味道 杜甫的秦州杂诗都戴上了口罩 穿过语言的走廊,我回头一瞧 天水...

  • 我送秦州一首诗

    《我送秦州一首诗》 文:东海风 我送秦州一首诗 请山水来读 读春天的如花心事 读夏天的树叶 读...

  • 读宋词(一)《行香子·述怀》

    有人说过唐诗分为杜甫诗和其它诗,杜甫诗是阳春白雪,初读难懂,但每读必有新得,总不会厌。其它人的诗大部分都是读完就懂...

  • 读杜甫入蜀纪行诗

    前几天看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第1集 杜甫 江湖),一时触动心意,找了杜甫从秦州往成都一路上的24首纪行...

  • 秦州杂诗之十九

    唐 杜甫 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 候火云峰峻,悬军幕井乾。 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 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

  • 古诗68秦州杂诗

    68秦州杂诗杜 甫 凤林戈未息, 鱼海路常难。 候火云峰峻, 悬军幕井乾。 风连西极动, 月过北庭寒。 故老思飞将...

  • 五绝《近中秋月夜怀故人》(近体)

    月照万重山, 伊人在那端。 天涯同此月, 总向別时圆。 第一句“万重山”出自唐·杜甫《秦州杂诗·莽莽万重山》中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唐诗《秦州杂诗(其七)》-杜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gt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