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你不知道的自己》读后感

《你不知道的自己》读后感

作者: 带娃读书的碧眼猫 | 来源:发表于2016-11-17 23:40 被阅读219次

在人生最低谷迷茫的时期,遇到了这本书,犹如黑暗中投进的一束光,让我这个带着满肚子疑问,不停追问人为什么活着,找不到人生奋斗意义的人,懂得:活在当下。过去不是现在,过去的痛苦会加深我们此刻的痛苦,过去的幸福会我们遮挡感受现实的目光,积累并不一定都是好的,也许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比如压死头牛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本书就是曾奇峰老师的《你所不知道的自己》。

走过了高考的独木桥,身在大学的自己却继续着高考后期的迷茫,流连在图书馆,看到了这本书,似乎冥冥之中就在寻找它,只是看到书名就被吸引——不知道的自己,我们那么多的困惑,不正是因为对自己的不了解吗?人类本身,也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终极谜题之一,如果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我们连自己的不了解,又怎么去探索世界,又怎么知道我们探索的结果是否正确?

可以说,初读这本书,感觉书中的言论如同奇峰突起,语不惊人死不休,而阅读这本书并不是多么美妙的体验,伴随着冲击,伴随着疼痛,但我却愿意忍着痛,直逼最真实的自己,去看它一遍又一般。这本书让我放下了人生意义的追寻,他告诉我,活着本身就是意义所在,而无谓的追问才是没有意义的,在想之前,可以先去做,做与不做,才是一个问题。

“当快乐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你甚至不需要给快乐找理由。因为快乐,所以快乐。”

开始读这本书是挺痛苦的,首先是因为阅读心理书籍,跟生活太接近,我们总会用书中的理论去判断,去评价自己,而做出论断的结果总是会让你难过一阵子,好的不多,坏的不少,可曾奇峰老师又会不断地告诉你,快乐不需要理由,它是一种习惯,希望就是力量,“一个人只要有希望就会拥有一切”。于是,我也抱持着希望的力量,反复阅读,希望自己可以从情绪的灰色地带慢慢走向更光明的一端,而现在,我做到了。其次,读这本书,因为涉及太多专业理论和术语,初次接触心理学的我是不懂的,可我感觉得到,这正是我需要的,只有反复阅读,才能明白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意,才能看到更多我所不知道的自己,我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父母爱孩子,这从来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该如何去爱。”

这本书里,有太多我熟悉的事例,却又用心理学的观点进行的另一番解释。书中不断地谈论着我的生活中刻意避开,却又是人生中避无可避的问题,让我懂得,食色性也,人之所欲,无需冠以道德枷锁。他告诉我,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另类的性虐待,却一直被忽视,剥夺儿童获得与性有关的恰当信息的机会,限制其跟异性的交往,最终导致儿童在性知识上的无知、人际交往上的退缩以及性心理发育的迟滞。好比吃东西,胀死是虐待,饿死也是虐待。他让我知道,父母刻意制造的安静环境,让孩子能好好学习,却让孩子滋生出心灵的噪音,同样会让他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安心学习。原来,在亲密关系里,父母离孩子太近,给孩子太多的关注和爱,也让孩子被爱所伤,最好的距离是“近得我还是我,远得还爱得着你”。

他总能一语道破,让我振聋发聩。

“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他生活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充分地了解他自己,并且充分地体验、享受和发展他的独一无二。”

曾经因为自己内向而自卑的自己,第一次知道性格无分好坏,每一种行可都有健康和不健康两种状态,我无需因为性格自卑,只需顺从天性,做好自己就好。原来,“我的自卑感来自于我对他人的苛刻要求,这些要求后来返回到了我自己身上,结果是他人和自己都不能另自己满意。”原来,“不管在哪里,都是我自己在活着”,“如果这样一个事实还需要有人提醒,那大约是因为自己在很多时候是在为自己之外的某些东西活着。”原来,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根本不需要坚持,还需要用毅力来坚持的事情,大概是因为你不够喜欢。

这本书,砸碎了禁锢我的思想的围墙,也引导我成为了心理学爱好者。我的大学选修课,全部是心理学相关,我参加了被很多人视为“怪胎”的老师的心灵活动“秘密花园”,在走进小学校园,帮孩子家长重新解读生活中的现象中受益良多。从此,我在不被理解不被看好中,坚持着自己想做的事情,虽然还没有所成,但从没后悔过。我喜欢曾子墨的那句话:我不要用我的生命去点亮别人罩在我头顶的光环。诚然如是!

虽然现在有很多心理咨询案例的书籍,但仍诚意推荐你读读这一本,他的语言和他的观点不啰嗦,不煽情,也不够温和,但却具有足够的冲击力,强大到可以撕开现象的皮,让你看到很多本质的东西。你读后,也许会跟我一样,能有所收获。

相关文章

  • 《你不知道的自己》读后感

    在人生最低谷迷茫的时期,遇到了这本书,犹如黑暗中投进的一束光,让我这个带着满肚子疑问,不停追问人为什么活着,找不到...

  • 《你不知道的自己》读后感3(170)

    原文:100多年前,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在对他的孩子的观察中发现,孩子在经历了一件痛苦或者快乐的事件之后,会在以后不...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读完《追风筝的人》已经很久了,现在才提起笔写读后感,有人说,如果你患有拖延症,那说明你在恐惧什么东西。我不知道自己...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读完《追风筝的人》已经很久了,现在才提起笔写读后感,有人说,如果你患有拖延症,那说明你在恐惧什么东西。我不知道自己...

  • 有书共鸣《教养的迷思》读后感

    《教养的迷思》读后感 刚刚把这本书看完,却还不知道今天是活动的最后一天,还以为自己有时间可以为明天的读后感准备一...

  • 让团队管理变得轻松——《掌控力》读后感

    让团队管理变得轻松——《掌控力》读后感 引言 作为一个团队管理者,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自己每天忙碌、焦头烂额...

  • 你不知道的你自己

    假如你一个人坐下来,思考每一个问题的答案,不允许自己轻易跳过,并把答案写出来,你会为自己的充实或空洞而感到意外。没...

  • 只要平凡

    《人性的枷锁》读后感 这是一篇极其不严谨的读后感,有感而发而已! 有些话,道与你听,更想对自己说! ...

  • 你不知道的自己

    人时常陷入情绪 念头 等等一系列的思维当中出不来,偶尔出来了,过一会又陷入了,有时会想我这样做对方会怎么想我,我要...

  • 你不知道的自己

    今天是换的第四份工作了,兜兜转转,我还是回去了第一家公司,因为那里有我的师傅,有我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导师,很难想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不知道的自己》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jj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