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心理学的,没有几个不知道李子勋的。很多人走上心理咨询的道路,正是因为青少年时看了央视的《心理访谈》,被这个温文尔雅、睿智浪漫,总是带着少年般明朗笑容又心怀慈悲的人圈粉。由此认识了一个新的世界,了解了人的内心原来也需要像花园那样常常去呵护,用爱浇灌。
前几天惊闻先生过世,相信那几天对大多数心理学同伴及爱好者来说,不啻为晴天霹雳。几个月前,我还能从先生的课程中,听他用特有的温暖的声音讲述他对心理学的认识,讲述他眼中的家庭教育。那句“温柔的坚持”,一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教育孩子时的定海神针。
李老师除了是央视《心理访谈》《实话实说》,北京台《心理时间》节目的特邀心理专家,还是《父母必读》《心理月刊》《女友》等杂志的专栏作家。
他的主要思想根植于后现代的哲学理论,主张孩子的教育应该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也就是教育不能忽视孩子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循序渐进和个性发展。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速,社会对孩子的要求更加急功近利,社会期望孩子能按照社会现实的模具去“克隆”一个好孩子,这样的要求,必然会忽视孩子自身的发展需求,无视孩子的个性成长,压抑孩子的自然天性,造就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
可是,如果纯粹按照孩子的天性去自由的发展,有些孩子又会产生与社会中各种关系的适应不良,将来进入社会问题重重。毕竟,教育本身的目的还是需要培养能促进社会发展的有用的人,而不是一个只具备原始品格的人。
那么,在这样的两种方法中,父母该如何找到其中的平衡呢?
于是,在《家庭成就孩子》这本书中,李子勋老师没有像其他教育孩子的书籍那样给出几个看似一用就灵的方法,而是用后现代的观点,将他对孩子的认识和对家庭的要求做了一个相对详细的梳理。期望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或者心理学工作者,在阅读过本书后,不论是从孩子的角度还是从家庭的角度,能找到那个平衡。
遵循这样的逻辑,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分别从孩子的成长需要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和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起到的作用来论述。
上篇,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概括。那就是“自然规律”、“观念”、“规则”以及“情绪”。
在“自然规律”这个部分,李老师用了大量的篇幅来介绍和解释孩子的脑发育规律和智力发展规律。然后从一般的儿童发育期——“依恋期”、“分离期”、“癫狂期”等几个方面阐述,对于不同的发育时期,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了解了发育规律,就不会因为孩子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抓狂,而是理性看待。比如,依恋期的孩子睡眠不好,分离期的孩子独立性差,癫狂过渡期的孩子阴晴不定等,通过解析这些案例,读者能很好的体会到,认识儿童发育的自然规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观念”这个部分,充分展示了李老师后现代思想的精髓。虽然没有大段的理论阐述,但是从每个案例的精辟解析中,我们能很好的把握这种思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孩子常常犯错,常常受伤怎么办;说理说不通,要不要打;兴趣广泛,时常变化怎么管;好的学习习惯怎么培养等等等等。如果仅仅是看到这些问题,我们可能会很懵,怎么来处理?李老师总是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也一直在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引导读者形成这样的观点:不要看到问题就扑上去解决这个问题,而是看到孩子的这些行为都有其背后的发展原因,识别好背后的原因,是恰当处理问题的基石。
在“规则”这个部分,李老师用一个7岁孩子不服管教的案例引入,提示读者,规则意识的建立有其最佳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那就不要去追究原因,而是就当下的心情去感觉。是孩子动能释放的不充足?还是孩子的欲求没满足?另外还要认识到,孩子的攻击性是一种生命的能量,将其引导到其他方面也会产生很优秀的后果。随后,李老师指出,孩子自己建立内心的规则,好过外界强迫建立的规则。在建立规则的过程中,依然不能跳出儿童发育发展的自然规律。
在“情绪”部分,依然是以第一部分的自然规律为基础,让读者了解到如何观察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自我疏导和管理情绪等。
这四个部分,暗含的一个原则就是,家长在面对孩子时,遵循基本的儿童大脑和智力发展的规律,同时尊重每个孩子发展的不同个性特点,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孩子,不要认为自己的观点就是正确无误的,而是“学习在每一个当下去感受而非理解孩子,用感觉去互动,以接纳去分享,而不用价值观去选择并推销自己的生活哲理和忠告”。
下篇,强调了家庭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问题阐述结构相对简单。
李子勋老师之所以强调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要作用,主要是基于他将家庭看作是一个系统的观点。他从来不孤立地看待孩子的问题,也不认为孩子与父母关系中的种种困境要分辨出是非对错,而是将问题放在系统中去观察,看问题产生的情境、问题被维持的条件以及问题是怎样在改变家庭现实和家庭规则的。
基于这样的中心观点,下篇的章节主要围绕着以上三个问题展开。
首先,用三个案例引入家庭关系中常见的三种问题模式——“婚姻倾斜”、“母子结盟”、“父母过分独立”等。这三种典型的家庭关系模式,造成了不同的典型问题儿童。在随后的章节中,使用咨询师的案例作为呈现方式,稍显专业,但是相信爸爸妈妈们阅读起来应该没有什么障碍。
从孩子问题产生的情境来说,李老师认为家长应该甘心做孩子成长的土壤而不是套马的缰绳。家庭作为一个系统,必然产生一种对后辈的期望,这种无意识的期望会约束住家庭,并形成对孩子的压力和束缚,就像套马的缰绳那样让孩子无法自由的成长。
孩子存在的问题之所以被维持下去,往往与父母对自己成长的家庭文化的忠诚有关系。我们的父母从小只接受唯物主义哲学观的教育,脑子被禁锢在对错、是非、真假、美丑的价值体系中,缺乏应用更多哲学观引导下的交流方式,许多只是文化多样性的问题,结果演化成了大是大非的问题。另外,东方文化中对孩子的一些顽固看法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家庭的氛围,使孩子在这种固着的家庭中难以有改变的可能。比如,家长怕孩子骄傲,家长为孩子做决定,家长担心孩子犯错,望子成龙等等。
孩子的问题出现后,家长如果能面对问题,那就已经好过背对问题的家庭。家长在社会适应中出现欲求不满或内心不平的时候,容易发现孩子的毛病,自己在教育孩子试图改变孩子的“问题行为”时,同时也在发泄自己内心的负性情绪。 而这个解决孩子问题的过程,就扰动了家庭的平衡,触动了家庭现实和规则。
德国心理学家西蒙说过:“一个家庭里,不是系统构成了问题,而是问题构成了系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