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今天我们要讲一本鸿篇巨制——西方汉学三杰之一魏斐德教授的名著《洪业》。这本书有八百多页厚,所以讲这样的书是需要勇气的。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清朝开国史”。要讲清朝的开国史,首先要从明朝的卫所制度开始讲起。大家知道明朝建立以后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军队,发展到明朝后期至少有三百万人。这三百万人被分成京卫、上十二卫亲军、地方卫所等。地方卫所就是戍边的军人,他们采取自给自足的方式来养活自己,有的人通过做生意,有的人通过种地。地方卫所的这种方式叫军屯,好处是国家的负担可能会稍微轻一点,坏处是这些人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王国”,甚至是父子相袭。中央指派谁来接班,他们是很清楚的,必须是他们的儿子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所以慢慢地,他们的战斗力不断地下降,因为他在边疆不打仗,就只是过日子了。甚至出现了一个赚钱的方法,叫卖闲。什么叫卖闲呢?当兵很累,还得训练,那你每年交二百文钱,就不用参加训练了,所以大量的士兵交钱免于训练。另外就算是军屯制,国家依然需要耗费庞大的军饷,导致入不敷出,成了明朝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
而在这个边境,满汉之间是杂居的。女真人的祖先就是过去北宋时入侵到中原的金朝人,金朝被蒙古人灭掉了,它恢复到了一种狩猎和游牧部落的状态,在这里生活的这些人是女真人。女真人和汉族之间杂居,他们有两种获得汉人的方法,一种叫“收”,一种叫“获”。什么叫“收”呢?收的方法就是你是我的民户,那么你可以获得跟其他满族人一样的待遇,这个叫作“收”,就等于我的地盘在不断地扩张,我把大量的汉人变成了我们满族人的一员。“获”是我把你抓回来了。所以“收”“获”这两个字是不一样的,凡是我把你抓回来的,那么你会成为我的包衣奴才。这些人在女真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因为这些汉人带来了技术。到1599年的时候,甚至有记录说在赫图阿拉(努尔哈赤起家的地方)出现了制造弓箭、制造盔甲以及冶炼铁器。这都是从大量收获来的汉人身上所得到的技能。
明朝末期,经营辽东的非常著名的一个将领叫李成梁。李成梁的策略很简单,他就是希望这些小部落均衡,谁都不要规模太大。因为如果有一个特别大的部落,像当年的成吉思汗一样突然崛起,统一了整个草原的部落,那就变成敌人了。所以他的办法就是平衡各个部落,让谁都不要太大。结果有一次他在帮助哈达部解决一些纠纷的时候,不小心杀死了爱新觉罗这一家人的祖父和父亲,也就是说,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是被李成梁杀死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努尔哈赤的心胸是很宽广的,他没有因为这件事和所有的部族闹翻,反而在1589年的时候,他和叶赫、哈达结亲,并且和蒙古结盟。到1619年的时候,他完成了部落之间的吞并,成了真正意义上最大的女真人的首领。
到1615年发展出了八旗制度。有必要给大家讲解一下这个八旗制度。“1601年,努尔哈赤根据蒙古旧制设计了一种新的制度,规定每300户组成一牛录(汉语称佐领),由一名牛录额真统领。其后又渐渐发展出五牛录为一甲喇(或称参领),五甲喇为一固山(或称旗)。总共四固山,各有不同旗色(黄、白、蓝、红),分别由一名固山额真(或称都统)统领。到1614年,牛录增至约400个,当然不是每牛录都有300户。1615年,这些大多世袭其位的首领被正式授予官职及其所统部众,原来的四固山也增加了镶黄、镶白、镶蓝、镶红,而成了八固山。”固山就是旗的满语,所以,所谓的八固山就是八旗制度。之后又在八旗之上设置了谙班(谙班就是大臣)和贝勒(贝勒就是王)。我们清宫戏看得多,这些词的来源你得知道。八旗制度大概是在1615年的时候发展出来的。在1607年的时候努尔哈赤就称汗了,当时的蒙古部族和满族部族把他称作昆都仑汗。努尔哈赤在1616年建立了后金王朝。因为他认为他们是女真人,女真人之前的王朝叫金朝,那现在他们就叫后金王朝。
然后努尔哈赤率领军队直扑抚顺,抚顺属于辽东地区。大家知道辽河以东和辽河以西是有区别的。攻打抚顺的时候,抚顺的游击李永芳直接就出降了,不打了。这个投降的意义很重大,为什么呢?因为努尔哈赤得到李永芳以后,没有给他任何的侮辱,而是把自己的孙女直接嫁给了他,让他成了驸马,并且使他成了贵族的一员。这对其他的汉人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呢?那些长期在辽东戍边的汉人,他们本来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王国”,靠世袭这么统领下来的。那时候正好是明朝的万历年间,明中央给的饷银又不够,一打仗又是自己丢命,后来努尔哈赤在攻打辽东的时候就有很多将领投降,当然也有死战的,这些都是后边我们要讲的故事。
1619年,努尔哈赤攻陷了开原和铁岭这些比较大的城市,到1621年打沈阳,也拿下了,之后辽河以东基本上全部都攻打下来了。这时候努尔哈赤要迁都到辽阳,他的心很大,不但要迁都到辽阳(这样离中原更近),而且还争取了大量的汉人。他非常优待能够投降满族的汉人,给予他们高官厚禄,使得更多的汉人忠心耿耿地为满族人服务。满族人入关的时候,部队里最能打的大部分是汉人,汉军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汉军最主要的是会使用大炮。
1621年,四门红夷大炮被运到了北京。中国的儒教是特别反对用这些东西的,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奇技淫巧,会颠覆我们的政权。但是由于辽东战事打得太激烈了,所以有人给朝廷介绍说红夷大炮很厉害,威力惊人,于是运来了四门大炮,还配着四个葡萄牙炮手。这四门大炮,以及后来又仿制的二十几门大炮,都被放在了辽东地区,供孙承宗和袁崇焕的手下使用。袁崇焕当时守着宁远这个地方,大家读历史书读得多就会听说过宁远大捷。1626年2月19号,努尔哈赤攻打宁远。明朝认为没希望获胜,因为宁远这个城并不坚固,明朝官员认为宁远肯定守不住了,都没人救援袁崇焕。但是袁崇焕坚守在这个地方,带着他的部队守了六天。在《崇祯传》里,我们讲了他用的办法,就是把棉被裹上炸药,点着了以后直接扔到清军的阵营里边,还有就是用这个红夷大炮朝下轰,甚至点炮的那个炮手直接就被震死了,因为大家没用过大炮这东西。但是有一炮就打中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身负重伤以后撤退,宁远大捷。到9月30号,努尔哈赤去世,享年68岁。这是第一代“创业者”。
接下来登场的这个人就是皇太极。好多人问皇太极这人的名字这么霸气吗,他到底是称号叫皇太极,还是名字叫皇太极?他名字叫皇太极,是个译音,译过来正好是皇太极这三个字,也有书译成黄台吉。努尔哈赤去世了以后留下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遗嘱,一般的领袖会指定一个继承人,但是努尔哈赤说自己死之后没有继承人,干吗呢?八王议政,希望八个贝勒一块儿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他突然留下了这么一个遗嘱。实际上怎么可能什么事都是八个人一块儿商量?还是要有一个领袖。这里能力最强的就是四贝勒——皇太极。当时有四大贝勒:老大叫代善,老二叫阿敏,老三叫莽古尔泰,老四叫皇太极。这四个成年的皇子在一块儿商量,最后皇太极出面说,要不然这样,凡是在公开场合我们四个人并排同坐,但是私底下听我的,大家也都同意了。这就是第二代开国者。
皇太极一方面跟袁崇焕谈判,因为他觉得也打不下来,说干脆你们给我们交钱,咱们就不打了。但是双方价钱谈不拢,皇太极最后给出最大的诚意,说每年给我黄金九万两。这在袁崇焕看来其实非常划算,因为跟军费比起来,黄金九万两是大幅的节省,但是这件事情朝廷不能认,朝廷说这是卖国求荣,太丢脸了,绝对不能跟他们这样去议和,所以这件事被搁置了。实际上,双方都在积极备战。1627年,崇祯皇帝登基了(可以跟《崇祯传》的内容接上了),登基以后没多久,1630年袁崇焕就被凌迟处死了(这部分的细节大家可以参考《崇祯传》),皇太极少了一个巨大的敌人和麻烦。
皇太极上台了以后,首先做的事就是任用汉人,开科取士。他把汉族人选拔人才的科考制度引入到满族,不断地削弱贝勒的权力。他身边有一群汉族人的谋士,因为满人没有经历过极度复杂的政治斗争,所以他并没有这样的经验,而汉族人都是从南方过来的,汉族的大臣跟皇太极建议一句话,叫作“一城即一邦,乃祸乱之源”。就是你们过去这办法不行,这个贝勒掌管两个旗,那个贝勒掌管两个旗,这都是独立王国,这些独立王国就是祸乱之源。所以,皇太极开始大幅地压制这些贝勒的权力。
1631年9月,两万大军围攻大凌河城,守将很有名,叫祖大寿,这是明末的一个著名将军。比他更有名的是他的外甥,祖大寿的外甥叫吴三桂。祖大寿当时是大凌河城的总兵。在这场战斗当中,皇太极一战成名。我们来看一下细节的描写:“大学士孙承宗带着祖大寿的姻亲、总兵吴襄(吴三桂的爸爸)等步骑4万人,自山海关奔赴锦州。10月7日,金军获悉其前锋已至锦州城外,扎营于小凌河对岸。(大凌河就在锦州城的旁边,只有18公里,离得很近。)皇太极立即将帐下护军分出一半,令其前去迎击。四天后,他又亲自带领一支部队,包括佟养性的500名旧汉军,前往锦州。与先行出发的护军会合后,皇太极便甩下大军,唯与多铎(努尔哈赤的第十五个儿子)率领200名亲随护军快速前进。这支精锐小分队缘山潜行,赶到小凌河。对岸驻扎着7000名明军。皇太极毫不犹豫,披挂上马,令部下准备战斗。随后,他一马当先,全速渡河,冲入明军营寨。明军顿时大乱,其兵力虽相当于皇太极所率护军的35倍,却急忙向城中退却,金军尾随其后,尽情砍杀。”
“几小时后,皇太极又指挥满汉大军同明军主力进行了一次交锋,并再次获胜。虽然这次交战俘获了一名明军副将,但前一次奇袭的成功才是最辉煌的胜利。当天,皇太极率军返回大凌河,代善等众贝勒出营三里相迎,对皇太极的大胆和果敢倍加赞贺。的确,大凌河及锦州城下的胜利,使皇太极和他的兄弟们拉开了距离。”这人真能打,200个人敢打7000人,而且还能打赢。这是皇太极在整个皇族当中站稳脚跟的一战。
然后大凌河就被围起来了,饿死了很多人,城里边开始出现人吃人的状况。直到11月的时候,祖大寿觉得不行了,说那就投降吧。祖大寿的投降非常犹豫,因为他是一个很讲脸面、非常忠贞的一个人。祖大寿的投降是有条件的,什么条件呢?他跟皇太极说:“我知道你是要成大事的人。”为什么要强调成大事?所有的这些汉军高级将领,都有大量的亲人和家产在关内,如果皇太极只是想要关外的这些利益,那他们是绝对不会投降的,因为对他们来讲损失更大。如果你要成大事,你要进关,那我愿意帮你。所以,对于皇太极来讲,这是一种骑虎难下的状况。如果他带兵继续往前走,他的粮食给养、兵力根本就不够用。但如果说我今天不打了,就撤回去,这些投降的汉军是不能够接受的。那怎么办呢?这时候双方都开始耍起了花招。
祖大寿也不是真心归服,他说我在锦州势力很强,所以你把我放回去,我进锦州做内应,把锦州城门打开,这样你就能进锦州了,不用再打了。但是前提条件是你得假装是我叛逃,所以你得放我走,我不能带着清兵进锦州,我得假装是逃走了。对于皇太极来讲,风险是你可能会骗我,你跑了不回来了,但是如果这个生意真的能做成,这叫一本万利——可以兵不血刃拿下锦州这个重镇。所以双方这么一讨论,皇太极说赌了,自己愿意相信他。双方约定什么呢?祖大寿说自己一进锦州城,首先在里面放一炮,你听到一声巨响,就知道我成功进城了。然后第二天我再放一炮,你就知道我已经掌控了城里边的局面了,你就带兵进来就行了。我把我的儿子、养子,还有这么多部将全留在你这儿,这样的话你不用担心,如果我违背这个条约,你把他们杀了。
祖大寿就带着几个人跑了,没过多久,皇太极果然听到一声炮响,这代表着祖大寿已经进城了。接下来,第二天皇太极就准备好了部队,等着听第二声炮响,但一直都没有响。一直等到1635年,皇太极这才确信自己被祖大寿骗了。因为祖大寿总是给他写信,说我没放炮是因为这边局面没有掌控,自己不容易,我从你那边回来,别人对我有怀疑。事实上,祖大寿已经完全归附明朝了,他本身就是明朝的人,之前是假降。但是你想他的儿子、养子、部将全部都留给了皇太极。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皇太极的气量有多大,皇太极没有为难这些人,祖大寿的儿子祖泽润,还有他的养子祖可法,后来都成为忠诚的汉军旗,帮着皇太极打仗,确实非常英勇,建立了很多的战功。甚至到后来祖大寿真正投降的时候,皇太极依然欢迎他,你就可想而知,他是一个心胸极其宽大的人。
因为锦州一直打不下来,皇太极说先放在一边。1634年到1635年,他对察哈尔部作战,获得了元朝的玉玺。这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得到了元朝的传国玉玺),他觉得自己有了合法性。1636年5月14号,国号从后金改成了“清”。所以清朝的建国时间应该是1636年的5月14号。到了1639年,皇太极已经征服了朝鲜、内蒙,还有辽东沿海。那剩下的就只有大明朝了,于是皇太极重新开始向南走。
1641年,打锦州和松山。在松山战役的时候,他的敌人是洪承畴。洪承畴是明末最能打的一个人,是把李自成打到绝境的一个人。如果崇祯皇帝下定决心让洪承畴再多打一段时间,李自成就被剿灭了,但是崇祯皇帝更担心的不是李自成,而是清军,所以洪承畴没有打完李自成,就突然被调到了松山。结果在松山围困的时候,洪承畴没有打过皇太极。1642年6月,洪承畴被押至沈阳,最后经过一番抗争,洪承畴决定投降。这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故事。当时崇祯皇帝还在北京城祭奠洪承畴,觉得自己对不起他,但是实际上洪承畴投降了。洪承畴一投降,皇太极特别高兴,说:“今得一引路者。”意思就是洪承畴投降了,我们今天得到了一个真正能够给我们引路的人。所以1642年4月8号,皇太极再打到锦州的时候,祖大寿一看实在抵抗不了了,又开城门,再投降,这等于二次投降,被皇太极宽大对待。最后祖大寿去世的时候,是给他以正黄旗的军礼进行的安葬,说明祖大寿是非常被看重的。这就是整个皇太极征战的过程。
接下来就该讲到北京陷落了。北京陷落其实不是满族人攻陷的,大家听过《崇祯传》就知道,这是李自成干的事。1644年4月二十几号的时候,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尽。吴三桂这时候起到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吴三桂在收到李自成的邀约以后,已经带着兵往北京走了,想跟李自成谈判,说到底给我什么待遇。结果吴三桂的爸爸被杀了,一家38人,整个被满门抄斩。所以这时候,吴三桂决定跟大顺军(李自成的部队)决战。一开始打仗的时候,李自成派了他的两员大将——唐通和白广恩,但他们都被吴三桂打败了。李自成决定带六万部队亲征,吴三桂一看打不过,因为确实对方的实力太强大,于是就联系当政者多尔衮,当时皇太极已经去世了。1643年的9月21号,皇太极在盛京(即现在的沈阳)病死了,享年51岁。然后当政的人是多尔衮,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十四子,就是皇太极的弟弟。
吴三桂给多尔衮写信,写得非常情真意切,说要替我们报仇,多尔衮思考了一下最后决定接受这个邀请。当时在清军中,满汉的野心是完全不同的,敦促着多尔衮向关内进军的几乎都是汉族的大臣。以范文程为代表的这些汉族大臣说,我们应该建立一个洪业。这就是《洪业》这个名字的来历,就是你需要建立一个巨大的王国。所以,这时多尔衮改变了以往的策略,其中非常重要的几点是,“按照汉人洪承畴的看法,进攻中原若要取胜,就需要保证两条,一是彻底击溃李自成的军队;二是改变清军以掠夺财货、奴隶、牲畜为目的的传统战略(不能总抢东西)。在听取了这一意见以后,多尔衮召集了将领和贝勒们,对他们说,以往三次入关,都鼓励士兵抢掠,而此行却不同于过去,‘要当定国安民,以成大业’。多尔衮与他们相约,此次征战以‘救民’为宗旨,不得无故烧杀抢劫。所有降者都要赦免,除剃发之外,不得伤害其身体。”你投降了,要怎么表示呢?剃掉头发,剃成跟满人一样的就行。“旗人若有妄杀乡屯散居之人,或奸淫、抢劫、偷盗牲畜者,一律处斩,其扈从为奴,财产没官。”这是多尔衮当时所做出的一个重大的改变。
1644年5月20号,清军正式入关,这时候跟李自成在沙河展开决战。这一段一定要念一下,写得非常漂亮:“当吴三桂的宁远精兵向前推进并冲进大顺军阵地时(他们是沿着沙河两岸排开的阵型),大顺军并未后退。他们顶住了吴三桂军的反复攻击,并使之遭到重大伤亡。——这伤亡是如此地惨重,假若吴三桂始终单独作战,势必大败。但是,就在李自成即将获胜之时,一片风沙从东面的小山坡上滚滚而来。在遮天蔽日的沙尘之下,清军迅速绕过吴三桂的右侧,扑向李自成的左翼。当大顺军转向这支从沙尘中冲到他们眼前的骑兵时,突然发现骑兵们剃光的前额。‘鞑子兵!’随着一声惊呼,大顺军的阵地被突破了。大顺军掉头向永平逃跑时,退却变成了溃败,落在后面的士兵都被砍倒。到了永平,李自成想停下来重整旗鼓,但许多部下拒不听命,沿着通向北京的路一直向西溃逃。李自成不久也随军而去,将战场丢给大获全胜的多尔衮和吴三桂。”
李自成的士兵打累了,你想,李自成的士兵从陕西起兵一路上辗转,又被洪承畴打得剩下十几个人,最后又重新来一遍才好不容易打到北京,打到北京取得了胜利,经过了烧杀掳掠以后,这些士兵都从无产者变成了有钱人,有了大量的牵挂,所以一遇到一场硬仗,他们就溃逃了。
沙河决战以后,北京人一直都在等消息,因为北京人听到的传闻是吴三桂要打回来了,那代表明朝就要复国了。所以很多人开始统计,说那些背叛明朝、跟大顺合作的人是不是应该坐牢,他们就开始准备这些东西了。结果那天城门打开,完全意外,进来了一支军队,全部都剃着光光的前额。北京人吓坏了,没有想到竟然是清军入了关。而这个清军又表现得很文明,秋毫无犯。这就显示出了多尔衮的政治手段。
多尔衮问来接待他们的这些明朝旧部,谁是最大的官?大家推举李明睿,这是官爵最高的一个官员。李明睿被推出来以后,多尔衮宣布,说让他担任大清礼部左侍郎。你看,马上给他封个大官——礼部左侍郎。李明睿说不行,不能当。因为对于中国传统的官员来讲,贰臣是很难听的,你在明朝当官,又在清朝当官,太难听了,所以他说自己不能当。多尔衮说:“尔朝皇帝尚未收敛,明日即欲令京城官民人等哭临,无神主,何以哭临?无谥号,何以题神主?”多尔衮太会做心理工作了,他的意思是你不是拧着不愿意投降吗,那我告诉你,你们的皇帝还没有收敛,我要给你们的皇帝办一场风光大葬,没有人来主事,怎么办?你对你的皇帝还尽不尽忠?你看,这句话直接就说到这些人的心坎上了,给了他们一个巨大的台阶。所以很多明朝的官员就当了清朝的官,因为清朝需要很多人来帮他们统治关内。这是清军入关的过程。
那明朝怎么办呢?崇祯皇帝死了,有两个人有可能在南京继位:一个是福王,一个是潞王。福王就是我们说的朱由崧。这两个人中,潞王的能力强一点,但是潞王的血统不够正宗,福王的口碑非常差。当时凤阳总兵马士英赶到了南京,说赶紧建立南京的南明王朝,要让福王继位。史可法当时担任的是南京的兵部尚书(明朝一直有两套班子,北京有一套班子,南京有一套班子),手里边有兵权。史可法写了一封很详细的信告诉马士英,说福王不行,口碑极差,人品低劣,这人绝对不行。但是史可法又是一个比较顾全大局的人,他一看马士英极力主张福王继位,觉得算了,不想闹内讧。于是福王在南京继位,(1644年)6月登基。这就是我们说的弘光帝,南明的第一个皇帝。
在1644年7月18号,多尔衮终于给南明王朝发布了檄文,说自己还是要平定南方的。11月开始进攻,多铎被封作定国大将军,清朝平定南方主要靠的是多铎。1645年年初,清政府与北直隶,以及山东抗清势力极为成功地达成了议和,出其不意地迅速占领了山西和陕西。这个推进的速度是很快的。1645年4月1号,多铎又兵分三路平定江南。徐州的守将李成栋和刘良佐直接就投降了。
南京城里在忙什么呢?还在搞案子。首先是童妃案,然后是伪太子案,这两个案子都很有名。童妃案是指什么。福王当了皇帝以后,有一个逃难来的妃子,说我是你当年的妻子童妃,我现在投靠你了。按理说福王应该见面,毕竟都是夫妻。结果没想到福王大惊,坚决不见,并且要把她打入大牢杀掉。大家就很疑惑,说这是你的妃子,你怎么这么紧张,干吗不见呢?有人就开始联想这个福王是怎么认定的。原来是马士英在别处见到了他,他说他是福王,手里拿出了一个符印,大家就认定了他是福王。那时候没有照片、没有录像,大家就觉得是不是假的。这是一根刺。
另外一根刺就是说明朝真正的太子来了,这个太子从北京辗转跑到了南京,这一来对福王的挑战更大,如果这次来的这个人真的是太子的话,那应该人家当皇帝,你只是福王的儿子,而这是崇祯的儿子。后来大家就开始认定这是真太子还是假太子,找了很多之前的宦官来认定,过程很复杂,最后非常草率地说这是假太子,并且审讯了他,说你到底叫什么。这个假太子后来被打服了,说自己叫王之明。最后他被关到了大牢里。但是王之明反过来念就是明之王,所以还有人说这个假太子说不定是真太子。
这两件事虽然最后都是福王获胜,但是对他的根基产生了动摇,人们会觉得这个福王八成是假的,于是引发了一件非常糟糕的事。就是在湖广地区还有一支大军——左良玉(当年跟李自成打了一仗以后,他溃败逃到了湖广地区,成为当地的武装力量),左良玉也是非常能征惯战的一个人。但这个人太贪,“匪过如梳,兵过如剃”,说的就是他。(当时有人说)李自成、张献忠他们的部队打过去像梳子梳过一样,左良玉的部队打过去像剃刀剃过一样,老百姓就没法活。左良玉从湖广地区起兵,直接说自己要清君侧,就要往南京打。左良玉这个清君侧的举动引发的最大问题,就是史可法的排兵布阵。因为对于马士英来讲,他认为“宁可皆死于清,而不可死于左良玉之手”,马士英更害怕左良玉,而不是害怕多铎。原因很简单,多铎来了大不了投降,还能活命,而左良玉就是奔我来的,就是来清君侧的。所以马士英要求史可法赶紧回江南,需要他保卫南京。“5月2号史可法正式收到撤回江南的命令。”事实证明,史可法这样分遣兵力是完全不必要的,因为当清军到达九江时,左良玉的整个部队基本上都投降了满人。
接下来就到扬州屠城了。因为南方没有别的抵抗部队,就剩下史可法的两万多士兵死守在扬州城。扬州城虽然很富庶,但是并不大,突然多了那么多的兵,吃东西都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5月23日,成千上万的清军开到了扬州城下。前明的将领李遇春出来叫阵,并且喊史可法出来投降,史可法拒不投降。后来这个叛徒大声地反问史可法,说:“公忠义闻华夏,而不见信于朝,无益也!”意思是你说你忠信,忠于明朝,明朝人相信你吗?你的那些要求明朝人根本就不在乎,你干吗这么较真呢?但是史可法坚定地就是不投降,所有去劝降的人要么被杀,要么被赶走。而且史可法写给自己家人的信也非常感人,他安顿好家里人,知道这次肯定不会活下来了。他之所以没有跟先帝一块儿自杀,就是力图再尝试一下能不能力挽狂澜。“从1645年的5月13日开始的、到5月20日以攻破扬州城而告终的这场攻城战,无疑是短暂的。”史可法也就守了一个礼拜,别人就攻进去了,确实非常努力。
这个历史上有记载,当时的豫王(多铎)跟史可法说:“君不见洪承畴乎,降则富贵。”意思是说,你看洪承畴投降了以后生活多好。然后史可法说:“彼受先帝厚恩而不死,其不忠于尔国明矣。我岂肯效其所为?”意思是我怎么可能学这么一个人。后来史可法就义,被杀,史可法的19名私人幕僚全部遇难。5月20日城防崩溃了以后,扬州城的居民只能够听天由命了。屠城之后,多铎做了收买人心的一件事,他下令在破败不堪的扬州城内建祠堂,以纪念史可法的在天之灵。所以史可法在一瞬间成了整个汉族人的偶像和楷模,连满族人都祭奠他。6月8号,南京投降。这是整个南明王朝的抵抗和覆灭过程。
一开始清朝建立统治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主要的办法是纳降,给降者足够宽厚的待遇。但是有一个争论的焦点,就是留发不留发。一开始,多尔衮和多铎他们是非常严格地要求剃发。但是剃发所带来的抗争实在太激烈了,汉人有一个宗旨叫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损”,所以大家都留着长发,你现在要把它全剃掉,这绝对不行。于是多尔衮给了一个宽松的政策,就是有人可以剃,有人可以不剃,但士兵必须剃,不是士兵就可以不剃,这样的话让抵抗的力度一下子小了很多。再加上多尔衮采取了降税的方法,因为老百姓没钱了,所以降税获得了很多老百姓的欢迎。1644年的8月9号,多尔衮改燕京为北京。9月20号,顺治皇帝入京。
清军进来以后,首先要做的事是消除流言和打击宦官。有什么流言呢?当时社会上最多的流言是关于清军屠城,认为他们还是要劫掠,所以老百姓惶惶不可终日。这个流言对于多尔衮的统治肯定是不利的,所以多尔衮大力打击散布流言者。“他为恢复北京城郊的秩序提出了一些重要建议,其中包括:一、重振吏治,据贤授任,而不是仅仅依靠个人的推荐;二、整顿盐法、钱法和改革军需,以确保军队的供给;三、禁止军官出卖军马、粮草和土地;四、命有司多方严缉盗匪,为首者诛,胁从者许以不杀,劝其向善;五、发帑金于北直隶麦熟处平籴,以备赈恤(帑金是指皇宫内的钱,就是把皇宫内的钱拿出来赈济灾民);六、派军打通京西山区的交通线,以解都城煤炭供应问题。”多尔衮拿下了明朝的统治以后,面临的真是一个烂摊子,拿到账本打开一看,发现全是糊涂账,税收、财政全部都乱七八糟的没法看,所以真是很不容易。
清朝一建立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是抵抗运动,包括江南地区的抵抗运动和北方中国的抵抗运动。在江南,军饷告急。地方上的武装层出不穷,在冷兵器时代,几个人拿着刀就敢跟人对抗。明朝有一个著名的文人,也是大官,叫钱谦益。钱谦益的小妾很有名,叫柳如是。钱谦益当时提出了一个观点,叫“天与人归”。“天与人归”什么意思呢?天命如此,现在天命归了清朝,咱们就顺从吧。这个提法使得他成了当时的一个污点人物,大家说他是个贰臣。但是从大的历史发展上来看,这个观点确实帮助很多人活了下来,因为他们与清军合作。1644年,自杀者众多。大量的士子、文人都是深受儒家礼法约束的,因此当清朝开始统治整个国土以后,很多人选择了自杀。清军说江南太难统治了,于是派洪承畴去经营南京。
在1645年7月,剃发令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之前叫“剃武不剃文”,当兵的要剃掉,文人、普通人就算了。但是多尔衮在7月份的时候,突然下定决心让所有人都剃掉,因为他发现很多人不愿意归顺清朝,所以就要求必须剃发,显示你是归顺的。这一下子在江南士人中引发了一个巨大的反抗,当时的口号叫作“杀头事小,剃头事大”,你砍我的头无所谓,但不能剃我的头发,这是一件羞辱的事情。更可怕的事是什么呢?比如说你剃了头,说我今天投降,但剃头的人会被没剃头的人杀掉,因此当时剃头成了一个可怕的标志。绝大部分剃头的人都是城里的人,因为城里有清兵保护,你在城里边待着,可以把头剃了,但你别出城,一出城被地方的老百姓抓到,就会被直接杀掉。
剃发令使得明朝这些遗老遗少的贵族和普通老百姓的立场完全统一,于是开始出现大量的造反。之前其实造反的人都已经不多了,但剃发令一出,昆山造反,清军杀了4万人。然后江阴造反,清军杀了7万人。大家都听说过著名的“嘉定三屠”,嘉定来来回回杀了三次,第一次就杀了两万多人。所以清朝人在江南的统治非常血腥和残酷,就是因为剃发令所带来的巨大的冲突。咱们今天研究传播学,就会理解为什么剃发令会导致如此巨大的冲突。在传播学当中,有一个概念叫作“可视化”,就是你非得把矛盾放在头顶暴露出来,可视化以后,这个矛盾就特别容易成为大家集中讨论的东西,当时为此付出了特别多血的代价。
在北方,清军靠的主要是阿济格(南方靠多铎,北方靠阿济格)。1645年,阿济格带兵进入了西安,赶走了大顺军,号称平定西安了,但其实才刚刚开始。孟乔芳用强力的手腕在陕西平乱,1647年的时候才算是控制住了陕西。山东也是叛乱不停,到底是剿还是管,当时在上层也有很多的争论。当时为了能够控制山东、河南、河北这些地方,清军最主要的措施有四项:第一个是任用廉正的官员。很多老百姓造反也跟当地官员无道有关系,所以要任用廉正的官员,清除弊政。第二个是登记户籍,实行连保。比如王阳明怎么平匪乱?采用了保甲制,把大家都组织在一起。第三,控制火器和家畜。第四,用有选择的大赦来分化贼首和匪徒。如果你只是跟着参与造反的人,就大赦你。如果要对每一个参与造反的人赶尽杀绝,导致的结果就是他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所以要不断地对他们进行分化和安抚。剿与管之间始终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所以北方中国的控制也花了特别大的力气。
打仗的事我们不再讲了,来讲讲多尔衮摄政,这是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多尔衮在1645年4月11号决定承袭明朝的制度,他发现用明朝的制度治理国家更科学,八旗制(那种简单地靠议政王的方式)效率太低。这里出现了一对矛盾,就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院之间的矛盾,到底是议政王大臣会议更有效,还是皇帝身边的内院说了算。所以他就不断地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让他们只是进行一些表面上的、有仪式感的东西。多尔衮在当时的野心已经相当明显了。
“皇帝及侍从于1644年10月9日经山海关进入中原,10月18日抵达通州大运河。次日,10月19日,那个六岁的男孩由正阳门进入,接受摄政王隆重的欢迎。现在就能完成5月9日制订的计划了:让顺治继位,成为中国的皇帝。……顺治皇帝让人正式宣告清朝统治新时代的到来,以此宣布了自己的登基,并大赦天下,减免赋役,赦免刑徒。还颁下了制书,对多尔衮的功绩做了言过其实的称誉,其中许多是关于他的军功。制书称赞多尔衮率领满人入主中原,实现了努尔哈赤的‘洪业’。”其中有一个词说“历思功德,高于周公”,意思是你看周公和成王之间就是叔叔和侄子的关系,我们也是叔叔和侄子的关系,但你比周公还厉害。他过去叫多尔衮“叔父摄政王”,后来顺治皇帝觉得这样叫不能够显示多尔衮的地位,所以改称“皇叔父摄政王”,加了一个“皇”字。
多尔衮上台了以后,首先逼死了豪格。豪格是对他最有威胁的人,因为豪格是顺治的哥哥,是皇太极的大儿子。大家以豪格有篡权的嫌疑,把豪格逼死了。之后,他又贬斥了济尔哈朗(是他自己的弟弟)。过了没多久,他又说皇叔父摄政王不好听,要改个名,叫皇父摄政王。所以多尔衮又成了皇父摄政王,与顺治在各种场合平起平坐。这时候多铎得了天花,没几天病死了。多铎病死以后,多尔衮又贬了阿济格。你想,南方靠多铎,北方靠阿济格,多铎死了,阿济格被贬,就没有任何可以遏制他的人。
到后期,摄政王本人甚至开始以帝王自居。“1650年,他的王妃过世,多尔衮时年39岁,遂纳其侄子豪格的遗孀为妃(他把豪格的妻子娶了过来)。豪格这时候早已被逼自缢身死。同时,摄政王还像天子一样,征朝鲜公主为妾(要求朝鲜进贡公主为妾)。他自己开始追求更多优雅燕闲。1650年7月31号,他下令说:京城当夏‘溽热不可堪’。”1650年,北京可能比较热,有点桑拿天的感觉。然后他决定干吗呢?他说我们确认在长城以北的边地也有都城,所以决定在热河的某地建一座城池和宫殿,以使自己可以在燕山一带避暑,这就是今天避暑山庄的来源。而且他提出来规模不要太大,不要花太多钱,给大家省点钱,不要增加大家的负担。“摄政王并不想使臣民负担过重。然而各省所加派的白银仍达到250万两,或者说是全国一年税银总额的12%。”就是为了避暑山庄,政府多征收了12%的税。
“这年冬天,多尔衮率大队人马出长城行猎。12月5日,皇父摄政王病倒了。三天后,尚可喜从复明分子手中夺取了广州城。……1650年12月除夕日,这个满洲人‘洪业’的主要缔造者在喀喇城去世。多尔衮过早谢世的消息传到北京时,震惊了顺治朝廷。几天后,1651年的1月8号,多尔衮的灵柩还京,清廷迎祭以天子之礼。灵柩庄严地进了东直门,过玉河桥,穿过街道。众官沿道排列,其内眷则侍立于各府第门道内,身着缟素。许多人哭了,但几乎没有人会料到,数周之后,这个曾经权势无比的摄政王的英明会受到公开的斥责,而他的侍臣们则锒铛入狱。不过多尔衮正式下葬后不久,建造陪都的工程就草草宣布停止。”避暑山庄并没有在多尔衮的时期建起来,他死了以后就不建了。避暑山庄什么时候建起来的呢?要到康熙朝才逐渐地建起来。
多尔衮下台了以后,权力斗争很激烈。这个时候顺治皇帝也就是十几岁的一个小孩,但是这个十几岁的小孩能力很强。顺治夺权所用的第一招就是弹劾多尔衮。他暗示底下的人开始上奏章,指出多尔衮做的各种各样的错事。“在1651年3月12日,将多尔衮的罪状昭布天下之后,顺治皇帝继续镇压多尔衮的亲信。”也就是说,顺治皇帝拿下这个权柄,靠的是对多尔衮的打击。“多尔衮摄政的最初两三年经历了清朝第一次制度改革的高潮。现在,1652—1655年就要经历第二次改革高潮。改革措施几乎又全部是由六部的明朝旧臣提出的,顺治现在认识到了这些人的才干,同意他们提出的改良机构的建议。”顺治其实用的主要也是汉人。
顺治上台以后,最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第一个是吏治改革,然后是兴修水利,改革税收,抑制贵族。因为贵族的权力如果过大的话,对于皇帝来讲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满族的八王议政的传统,会使得皇帝的权力受到极大的限制。“1651年的最后几个月,顺治完成了从一个极有势力的摄政者监护下的幼主到独立自主的君主的转变。1651年10月31号,宫城南门‘承天门’被改名为‘天安门’。”我们今天知道的天安门的名字就是顺治改的。这个有非常深刻的意味,就是承天门代表着多尔衮的骄傲,代表着他君临天下;而天安门代表着顺治希望天下大治的愿望,所以把它改名叫天安门。“9月,他娶了自己的表妹;12月13日,也许这个日子比前者更为重要,一个宫妃为他生下了第一个儿子。”顺治皇帝有了自己的孩子。
顺治皇帝上台一段时间以后,他发现自己深陷在明朝旧臣的政治斗争当中。明朝之所以会灭亡,就是因为政治体系太过庞杂,出现大量的党争,互相抨击对方的道德。这件事情被顺治看出来了,他觉得如果这样下去,任由明朝的大臣继续斗争,清朝政府也会变成明朝政府那样没有效率。于是,他绞杀了一直给他出主意的汉族大臣陈名夏。陈名夏最后提了一个非常离谱的建议,这是压垮骆驼的一根稻草。陈名夏一直很受顺治皇帝的宠幸,但陈名夏最后提出来,让顺治皇帝穿宽袍大袖的明朝服冕上朝。顺治皇帝说没必要吧,只要天下大治,穿什么不都一样吗?但陈名夏认为这样更符合华夏的规制。这些东西引发了满族人大量的攻击,包括很多辽东的汉人。
汉人是不一样的,有一类汉人是从北京进入到队伍当中来的,另一类汉人是从辽东时期就进入到清军的队伍里边来的。所以辽东的汉人就极其反对北京的汉人,产生了大量的矛盾。最后,陈名夏被顺治皇帝派人用一根弓弦勒死了。顺治还打击了从明朝沿袭下来的大量的贰臣,包括方大猷、王永吉这些大臣都受到了排斥和打击。
在顺治皇帝当政的时候,创建了一个高度礼仪化与个人风格相结合的统治方法。这个高度的礼仪,是为了弥补满族人之前缺乏礼仪的问题。作者说:“此后的清朝君主继续不断促进君臣间亲密的人际关系,这是围绕着儒家的方式建立的一种理智交流,而同时他们又严禁官僚结成党派。康熙皇帝的南书房甚至为理想化的圣主与儒士谋臣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制度化的环境。”也就是说,皇帝要平衡礼仪和亲密之间的度,我可以跟你们亲密地聊天,但是需要有礼仪的地方,你一定要有礼仪。这是清朝皇帝所做出的一个探索。“皇帝与其各近臣之间的关系,随着清朝专制制度的成熟而日渐成为个人的事情了(例如康熙对高士奇、雍正对田文镜等)。”他们都是这样的关系。这是顺治皇帝的统治方法。
还有一些收尾工作要解决。这个时候,不断有人打着明朝皇帝的旗号在造反。在南方,还有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叫作永历帝。1652年到1653年期间,孙可望拥立了永历帝,跟清朝作战。清朝派出去的人是洪承畴,后来他把永历帝一直打到了缅甸。但是洪承畴不想打了,因为他老了,打不动了。“于是年迈的洪承畴以目疾日重(眼睛看不见为由),请求还京,他建议顺治皇帝封大将军吴三桂为亲王(说吴三桂年轻,你让他来做亲王),负责抚靖云南。亲王是最高爵位。1645年吴三桂助阿济格败李自成后,曾一度以亲王为号。清廷准许洪承畴离开总督的职位,并召其至京,授以大学士之位,时为1660年。次年,许其致仕(指退休),此时,洪承畴为满洲效劳已近20年。洪承畴无疑是满族人最可贵的合作者之一,当四年之后他去世时,被正式赐予谥号。同时,清廷接受了他关于抚靖云南的建议,命吴三桂继续进军,穷追亡命的僭越名号的明朝余部。大将军吴三桂与满洲内大臣爱星阿奉命征缅,终于在阿瓦附近捕获了永历皇帝,将之带回云南府,并在1662年6月11日用丝帛将他绞死。明朝最后的这位皇帝时年40岁。”
最后一次反清复明的大型战争,主导的人叫郑成功。郑成功从福建起兵,两万多人的部队沿着水路一路打上来,一直打到南京城下。而且他拥有当时最先进的、子弹都打不进去的铠甲,还有一大群黑人士兵。内地人没见过黑人士兵,就觉得吓人。除此之外,他还有大量的火器,所以郑成功在海上、江上都没有敌人,一直打到南京。他把南京城围了以后,南京的守军一看被围死了,说怎么办,不如就拼了吧。满族的骑兵一冲出来,发现郑成功的部队怕骑兵,打不过直接逃到船上跑了。这是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反清复明的战争,以郑成功逃回福建为结束。
1661年2月5号,没有想到,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突然驾崩。他的死因也是天花,跟他的叔叔多铎是一样的。顺治皇帝得了天花三天以后,就去世了。他7岁的儿子玄烨继位,玄烨就是康熙皇帝。那接下来进入到康熙的年代,这就不属于《洪业》这本书的范畴了,等到将来有机会我们讲《康熙传》的时候,再来听后续的故事,好吗?谢谢大家,我们下本书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