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029804/e3fd17ff419e822d.png)
近期交易所平台币迎来一次颇为夸张的普涨,以火币HT、币安BNB为代表的多个平台币在1个月内都上涨了1倍之多。所长认为,这次大涨意味着市场对主流交易所们的重新审视与认可,或者说是市场对平台币价格的一次自发性修正与回归。
火币等交易所在这一年经历了相当曲折而进步的一年,合规性、海外布局、生态建设等因素成为交易所之间竞争的重要焦点,率先在这些方面取得优势的交易所会在这次普涨中走得更远。
所内情报站(ID:Snqbz123)原创作品
在近两周,以火币HT、币安BNB为代表的平台币迎来一波不俗的涨势,且多个平台币实现超过100%的涨幅,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市场的热情。以火币HT为例,HT/ETH价格于3月7日12时突破历史最高点,报0.0125,近3天涨幅超过31.2%,领涨平台币。
可以认为,平台币代表着交易所本身的发展状况与潜力,这次大涨则意味着市场对主流交易所们的重新审视与认可,或者说是市场对平台币价格的一次自发性修正与回归。
一直以来,交易所都被视为区块链行业商业化程度与落地程度最高的领域,但由于近一年来BTC、ETH下跌并引发整个市场的雪崩,平台币们纷纷应声下跌,致使许多平台币的价格远远偏离其实际价值。
过去一年,交易所行业经历了许多曲折与进化,从平台币的兴起,到交易挖矿模式的疯狂、“云交易所”模式的壮大,再到激烈的牌照申请与争夺,每一个新事物都引起交易所行业格局的变动。
机遇与变化伴随着各种行动,各个交易所希望取得先发优势与市场领先地位,但不少其实在做无用功,原地踏步甚至式微,大赢家仍然属于那些拥有雄厚资源储备与犀利战略眼光的交易所巨头。
而综合来看,火币堪称是去年表现最好的交易所,虽然近期币安的风头比较大,但火币的整体进展与优势在所长看来的确优于其他交易所,也有业内人士评价火币是“内秀的火币”。例如火币在现货交易、衍生品以及海外合规运营等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这些也都是交易所行业接下来竞争的要点,下面我们来一点点看:
第一,交易流动性与深度都交易所而言是核心竞争力所在,尤其是主流币种的交易流动性。从交易量来看,Bithumb、币安、OKex、火币位于第一梯队,交易量为几十亿不等,但就比特币等主流币种的交易量与流动性而言,火币的数据要优于其他交易所。区块链媒体博链财经统计发布了一份基于大量数据的五家交易所流动性调查,从即时性、宽度和深度出发得出了一个整体流动性排名:Coinbase Pro>火币>币安>OKEx>LBank。
第二,以期货合约为代表的衍生品交易是交易所技术水准的重要体现以及争夺大客户的重要手段。众所周知,期货合约对于机构投资者以及量化团队降低交易风险、提升交易可操作性与丰富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对交易所的技术能力具有较高要求。
去年12月上线以来,火币合约交易量持续上涨,据非小号3月8日数据,火币合约最近24小时的交易量达到45亿元,现货期货累计交易量达到84亿元,位居全球交易所之首。同时,火币合约交易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其风险准备金已经实现连续12周零分摊。
数据来源:截止3月8日火币合约在非小号上的交易量
显然,这些数据意味着火币已经获得主要机构投资者与量化团队的集体青睐,并在衍生品交易方面实现后发制人、取得行业领先地位。
相比之下,币安、coinbase等多数主流交易所尚未推出合约交易,而OKex的期货交易已经被诟病已久,BUG屡屡发生,造成投资者出现很多额外的损失。当然,期货合约交易“资历最深”的玩家Bitmex仍然一如既往地稳当,火币等挑战者距其还有很长距离。
第三,提升海外布局的广度与深度是交易所巩固自身地位与优势的必然要求。火币的海外交易所布局野心勃勃,火币美国站、澳大利亚站、日本站、韩国站都已经上线运营,同时以“云交易所”的模式与国外当地合作伙伴开设了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10余个火币本地站,其余使用火币技术框架的交易所“云交易所”则超过100家。
同时,这些交易所也体现出火币在政策合规方面也取得许多突破,特别是过去一年先后拿到美国MSB及部分州的MTL牌照、日本、直布罗陀DLT牌照等国家与地区不同类型的合规牌照。
再看币安、OKex等交易所,币安目前为止只在列支敦士登、乌干达等四五个小国设有当地法币交易所,推进步伐谨慎而缓慢,但由于币安国际化时间非常早,所以在海外用户规模上是行业第一的;OKex则是在韩国等极少数国家设有地方站,且交易量较低,可能是三大主流交易所中成果最少的一家。
通过广泛的交易所布局 ,火币已经将触角伸向大部分对区块链态度友好的国家,并凭借自身品牌影响力以及合作伙伴的资源优势获取着源源不断的用户与资金,进一步提升火币自身的交易深度与流动性,也为火币更多业务的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第四,生态建设也是交易所体现其竞争力与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在一众交易所中,火币堪称是最为重视生态体系构建的交易所,通过投资与自建已经形成一个以火币交易所为核心的庞大闭环生态体系。
从对外投资来看,火币过去一年多对外投资案例超过60个,并且多为战略投资,覆盖基础公链、主流媒体、矿池、交易所等赛道,其中包括Aelf、ONT、Nervos等知名项目。通过这些投资,火币不仅可以提升自己在行业的影响力,同时还可以获得不菲的商业回报。
再从自建业务来看,火币最近一年先后上线火币矿池、火币钱包、火信等衍生业务,火币中国也已经建立覆盖咨询、培训、孵化等业务的完整区块链产业服务体系,这些业务成为火币庞大战略的重要载体,帮助火币在重要入口卡位占位。
当然,这个现象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即火币战略布局显得过于涣散宽泛,在战略执行不到位、行业状况较差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资源浪费、管理混乱等副作用。这一点李林也有认识到,他在年初的公开信中表示,今年火币将公司更多资源和团队更多精力集中在交易所业务上,减少非核心业务的投入。
至于币安与OKex,它们无论是对外投资数量还是自身业务丰富度都难以媲美火币,这或许意味着币安们更加聚焦于交易本身,但也意味着币安们在长期的竞争维度上处于部分劣势。
币安近期最值得一提的是其公链及DEX测试网的上线,这直接促使币安成为主流交易所中公链进展最快的一家,以及引发BNB近期的猛涨。不过退一步来看,币安的利好如今已经基本释放,而火币公链尚在开发酝酿中,且拥有更为强大多元的专家团队,这意味着火币HT较币安BNB而言仍存在一定的想象空间。
目前,各大平台币连续上涨的趋势已经大幅放缓,下一阶段交易所的硬实力将成为决定平台币走势的主要因素,各平台之间的分化趋势也会越来越明显。
长期而言,动态发展的交易所行业仍然存在很多变量,这意味着头部交易所的格局仍然会面临调整与挑战,无论是火币、币安还是OKex等,所有交易所都需要保持对用户的敬畏、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服务,既要保持对交易本身的专注与聚焦,也要基于一定的战略视野开拓新兴业务,从更高维度形成自身的壁垒。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