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亲子阅读
亲爱的00793班群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大家都是写作高手,应该也是阅读达人,在大家面前谈亲子阅读,真是班门弄斧,真是很难为情。但是鉴于对亲子阅读的热爱,我就厚着脸皮与大家交流一下我对亲子阅读的一些思考。首先要谈谈,我为什么会坚定地去推广亲子阅读。因为我认为亲子阅读有很多好处,我自己总结有5点好处。
1、从小阅读,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增强孩子的理解能力,提高学习力。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因为每一门学问都从阅读、理解文字开始 。从小阅读就可以为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无论以后学什么都可以轻松些。
2、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情商,提高孩子内省的能力。孩子情商高了,很容易处理与身边人的关系,也很容易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可以减少很多冲突,减少内心的矛盾,这样孩子的一生将会快乐幸福。
3、阅读,是一个很健康的爱好。一旦养成,受益终生。
英国著名的作家毛姆说: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阅读可以让孩子寻找到一个疏泄情绪的出口。人的一生总会遇上不开心的事情,总会遇上孤独的时候,总会遇上有些话不好说出口,有些情绪很难排解,如果有阅读的习惯,就可以有个很好抚平情绪、释放情绪的途径。
4、阅读,可以提高生活情趣,提升生活品质。也许一开始我们并不是追求这个,但是坚持阅读,可以提升人的感受力,幸福是什么,就是感受生活的能力。这样孩子会觉得人生很美好,身边总有美好的事情发生。
5、阅读,可以潜移默化地传承文化和价值观,甚至可以帮忙树立人生志向。
一般从讲故事开始,而故事一直是传衍文化价值、伦理与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裹上糖衣的良药一向较容易入口。
什么意思,就是可以通过讲故事给孩子听,潜移默化中就把一些道德规范、为人处世的智慧传递给孩子了,避免了说教。
在阅读中有许多生动的案例,可以帮孩子建立良好的价值观,不用父母再说教。孩子天生对故事感兴趣,孩子轻松,父母轻松。看人物传记可以帮助孩子找到人生的榜样,帮助孩子找到人生的志向。
以上说的是对孩子的好处,其实对父母的好处也很多。
一是父母可以跟着孩子再次体验童年,甚至可以疗愈自己的童年创伤。我自己在看绘本和儿童文学作品中疗愈了童年时造成的一些心理问题或者说缺憾。所以我对阅读很坚定和执着。
二是陪着孩子阅读,容易培养父母的同理心,可以增进对孩子的了解,从而增进亲子关系。
在家庭教育中,要让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注意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陪伴孩子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因为阅读,我和儿子之间有许多美好的回忆,我真的是很享受我们在一起阅读的时光。我的小孩今年读高一了。从他满月起,我就开始读书给他听,一直坚持到他小学五年级。
我的孩子1岁会说话,5岁独立阅读,完全看文字书,学习成绩一直优秀,从初中开始拿奖学金,我们家庭没有为他交过学费,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没有陪过写作业,都是自己独立完成。但是我更欣喜的地方是:我的孩子很阳光活泼幽默,对学习很热爱,与人相处和谐。
我们的亲子关系很好,两个人有说不完的话。看着我的孩子成长成这样,我就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坚持用阅读陪伴孩子。 其实,不仅仅是我的孩子受益于阅读,我身边还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
我的侄女,比我小孩大两岁,从她上小学起,我就带着她一起阅读,小学期间每年的阅读量都在80本左右,有些书籍反复看,他们姐弟两个,见面后经常聊书,聊得很兴奋。
我侄女虽然学习成绩没有很拔尖,但是她一直很热爱学习,进步很大,是同学眼中的很励志的女孩。我身边还有很多孩子受益阅读的例子,今晚因为时间的关系,不一一例举。
其实儿童阅读还有生理和心理基础。生理方面:大脑要发育,在本能的学习。身边的一切都在刺生理方面:大脑要发育,在本能的学习。身边的一切都在刺激他的大脑,进入他的大脑,但是毕竟每天重复的生活内容是有限的。
如果我们用书籍喂养孩子,可以超越日常的生活,给到孩子更多的刺激,让孩子的大脑产生更多的树突,就是所谓的智力开发。心理方面:孩子一出生就会寻求建立信任感,自主感,主动、勤奋。我们如果能借助阅读喂食孩子大量的优秀的儿歌、童谣、图画书、故事…….使得孩子大脑接触丰富的信息的,从而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建立或修复自信,进行有效管理情绪。
名人对阅读也说了很多的重要的话: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的潜在差生。知心姐姐卢勤老师说,阅读可以使人不学坏。
卢勤老师是中少总社的总编,她做近40年孩子们的知心姐姐,常年和儿童呆在一起,有一次她分享了一个她的感受另我印象深刻,她作为知心姐姐不仅常到好学校和优秀的孩子们在一起,还经常到监狱和少年犯接触,推广阅读,做心理工作。她的一个感受就是孩子的优秀是因为看书,孩子的犯罪是因为缺乏阅读。她给少年犯读故事,很多孩子都被主人公的美好品质感动感染,说自己从出生到进监狱基本没有接触过好故事。
关于阅读的好处,还要提到红泥巴阿甲老师说的话,因为他自己资深书虫,她的女儿也是从小喂养大量故事,现在非常优秀。从他自己的成长经历,从他女儿的成长经历,他总结的阅读的好处有哪些呢?
他说爱阅读的孩子学习基本不用操心、懂事、易沟通、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阳光、对生活有热情、可以练就优良的体魄、是家庭和谐的润滑剂 爱阅读的孩子也许成绩不是最好的,却是最有前途的.......
阅读这么好,现在普遍得到了家长的重视,但是在推广阅读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一些问题:
一是儿童阅读开始的太晚。很多家长是等孩子上了一年级,才开始问要买什么书给孩子看。这个时候开始,孩子会比较难爱上阅读。尤其是现在手机这么普及,动画片的浸润,孩子如果不是从小开始,孩子很难爱上阅读这个安静的,完全靠自己想象取乐的娱乐方式。
二是家长的方法不对,观念不到位。认为只要买书给孩子,孩子自然会喜欢看。买了很多书,孩子不爱看。如果孩子不看书时,批评指责评价就跟着孩子,像魔咒一样,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是不会喜欢看书的。
三是坚持的不够。有些父母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可以耐心的陪伴,读故事给孩子听。但是一旦孩子可以独立阅读后,就不再陪伴了。孩子读着读着也不读了。
四是父母对阅读的心态,太急功近利,会影响孩子对阅读的感受,难以爱上阅读。比如总是逼孩子看经典,为了语文考高分。或者总是将孩子的成绩与阅读挂钩。孩子成绩考得好,父母念叨要继续看多点书。考得不好,又念叨孩子要多看点书,甚至有些会觉得孩子爱看的书不利成绩的提高不准在看,要看父母指定的书籍。这样孩子拿起书就会想起考试。
下面分享一下我所推崇的亲子阅读,向各位介绍一下我们现在是如何推广儿童阅读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动力,喜欢阅读才会自主自愿去阅读,长期喜欢就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爱上阅读呢?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主动的阅读,但孩子天生不会读,我们家长该如何做呢?
一个完整的阅读的活动,从选择书,安排时间阅读,阅读后的回应,引发新一轮的选书,阅读,讨论。这样的循环需要一个有能力的成人阅读者在带动,才能使他循环起来。有了循环才能持续阅读,才能养成习惯。这个是英国作家艾登.钱伯斯提出的“阅读循环圈”理论。
钱伯斯说:每次阅读,我们都在经历一定的循环。其间的每一个环节都牵动着一个结果,这并不是由A到Z的直线关系,而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是螺旋向上的循环。所以,开始正是结果,而结果又是另一个开端。
比如说我家孩子的阅读偏好是冒险类,奇幻类,他的阅读循环圈是怎样形成的呢? 从一年级开学买到《不一样的卡梅拉》,我读给他听,我们讨论他,喜欢他,孩子开始受那只小鸡的气质所感染,由此我给他买了同类的书籍,《小布头奇遇记》《手斧男孩》看完接着给他买《纳尼亚传奇》《波西杰克逊》(源自希腊神话故事,人神柔合后的英雄故事、《哈利波特》《魔戒》《《银河帝国》《三体》就这样螺旋向上,吸引着他一直坚持读。他性格中的搞笑、幽默,多少有受书籍感染。因为喜欢看《波西杰克逊》,引起了他对希腊神话的兴趣。后来他又看了大量的关于希腊神话的书籍。关于历史的阅读也是遵循这样一个循环圈的。我们最开始读《上下五千年》,固定中午读,吃饭的时候讨论。记得二年级时,接近端午节,饭桌上谈到了屈原,他看上下五千年的时候看到了关于屈原的故事,当时早上也坚持在读《道德经》,聊完屈原的委屈,忠诚,他总结说真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上下五千年看了很多遍,后面接着看林汉达写的春秋战国的故事,虽然有很多和上下五千年的故事重复,但是我还是买了,就是为了拓展,同一个作者写的书,后面看了《明朝那些事》陈卫平写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中国近代史》《清朝历史系列》房龙的人类的故事,我家的阅读循环圈很多,时间关系不一一讲。
今天晚上围绕这个阅读循环圈来分享,如何进行亲子阅读,就可以持续阅读,培养出阅读的习惯。
首先是要安排时间。孩子小,尤其是刚出生的孩子,这个时间安排,一定是父母来完成的。每天能固定一个时间最好,对形成习惯是很有帮助的。我家是固定在睡前讲故事。在阅读这个环节,注意四点,最重要的是要安排出固定的时间。
其次就是要随时能读,随时可以聊,坚持大声读,默读,尽可能多组织读书会活动。 阅读总是需要时间的,而且这段时间可以抛开一切只管阅读,不受干扰安静自主的阅读。固定时间可以有一定的仪式,如固定的开场手势,开场语言,因为人类是仪式性的动物,当阅读变成了仪式,阅读就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
独立阅读的时间和周期大致固定,比如晚上睡前半小时,洗完澡,香香的,看书15分钟,30分钟。或者下午放学,回到家洗干净手。孩子自行选择读物,但在过程中不得变换。
陪同阅读的成人以身作则,陪同阅读。 不要求写读书报告,不做任何的分数记录等,让阅读只是纯粹的阅读。 我家的阅读时间是比较固定的,但是仪式欠缺,有点遗憾。我家的阅读时间是比较固定的,但是仪式欠缺,有点遗憾。大声读,默读时间是坚持的比较好的。从出生开始到小学毕业前,基本中午时间,晚上睡前是要看书的。早上 大声读,中午晚上是默读。另外客厅厕所都是书,随时可以读。因为我一直陪伴他读书,聊天也比较经常,但是没有固定化。 有些朋友说孩子总爱问爸爸妈妈不认识的字,总是要爸爸妈妈读书给自己听。遇到这种情况,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待,如果每天有固定的默读时间,大声读时间,孩子还是有要求家长读,家长可以温柔的拒绝,告诉孩子现在是自由阅读时间,要自己独立完成。如果每天没有固定的默读和大声读时间,那么孩子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需求家长立即调整时间,安排出时间和孩子大声读。
大声读的好处很多,是不可替代的沟通方式,是倾听和注意力的培养,可以引领孩子进入不同的阅读领域,是完整的阅读过程,是一种享受,是情感和美感的体验,是传递热情和阅读方法的过程,是价值观的交流,实现有思想的阅读。关于大声读的好处,朗读手册中讲的很清楚。强烈推荐大家看《朗读手册》这本书。
其次就是要会选择书籍,选择适合孩子的书籍。选书是阅读活动的开始,我们每一次的阅读,都是从手边的各种图书开始。那怎样选书呢?如果手边的书都是孩子不爱看的,孩子怎么会拿起书来看呢?所以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的书很重要。怎样选呢? 书有很多种,有图画书,科普书,章回小说,漫画书。令孩子着迷的童书大类有:图画书,童话,历险奇遇故事,动物故事,侦探故事,科普科幻故事,魔幻故事,成长故事,漫画故事,这些书普遍的特质:简单,经典,有趣。选书的原则一般有这几个:根据年龄和性别先大致选,然后根据书的内容简介,以及一些评价和推荐,尝试着买给孩子看,喜欢就可以买类似内容或以作者为线索来选购书籍。比如小学一年级男孩,会建议有夏洛的网,看完好看,可以接着买这个作者写的另外两本《精灵鼠小弟》《吹小号的天鹅》选书,选适合孩子的书很重要。这个时候,循环圈中那个有指导能力的成年人就很重要了。
如果孩子一出生,妈妈陪着孩子看书,妈妈就知道自己家的孩子大概喜欢哪类的书。 当然也有的孩子爱好广泛,看得书很杂。这些都没有关系,以孩子为主。家长可以引导,大方向上来看,看得又杂又深是好的。但是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孩子喜欢看深,就让孩子看深。父母千万别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我孩子小学阶段阅读量大了曾为买书困惑过,那时四处找资料,常和娇蓉聊天,常和周围有经验的同事聊天,娇蓉送的《小布头奇遇记》《手斧男孩》时推进我儿子看系列书的助推器。当时看完《卡梅拉》,想找合适的文字系列书的时候,有点无所适从,看完这两套书之后,基本看文字的大部头书都没有问题。 后面选书就自由多了,这时上下五千年,数学西游记。到后面三年级在娇蓉的推荐下,参加红泥巴的读书营,跟着红泥巴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书,《老孩子的地球之旅》《淘气包埃米尔》,我的感受就是找到孩子喜欢看的书,想让孩子不看书都很难。
但是挑选书的技巧,只能讲几个大方向,比如根据年龄阶段,根据男孩女孩,我选书有几个方法:上专业的网站,如红泥巴网站,按年龄我选书有几个方法:上专业的网站,如红泥巴网站,按年龄,性别浏览,看图书介绍,结合孩子的兴趣和性格,这是一种挑选书的方式。
二是看当当网的排行榜,再看图书介绍,买了很多书,有觉得买的好的,如《昆虫记》《西顿动物记》,也有觉得不够好的书。
三是与有阅读经验的人聊,求推荐。 但是现在的图书浩如烟海,读书又是很个性化的事情,所以这时就需要父母做出评估判断,父母的评估力判断力哪里来?后面讲6岁以前的孩子建议多看绘本,一般建议挑经典绘本,获得国际大奖的作品,看国内童书大咖的童书推荐,掌握多些资讯绘本容易亲子共读,内容紧凑,语言精炼,故事完整,涉及主题很鲜明,孩子容易接受,父母陪读容易,对 父母也有启发,帮助父母建立科学的儿童观, 大白话来说就是父母读多了绘本更容易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孩子,更容易理解孩子。
可以按系列选择,比如认识情绪,管理情绪类,建立自信类,亲情类,通过父母和孩子共同读一系列的绘本后,孩子得到了一个系列的启发,父母也会受益无穷。
很多父母说带孩子的过程就是成人自我的二次成长。 儿童要成长逼得父母要成长,回过头父母会欣喜的发现成长的感觉真好,所以我们常常听到父母感叹,孩子是天使,感恩孩子带我们发现了或者看到了生命中更美的东西。或者感慨自我得到了疗愈,自己的思想状态,生活状态发生了改变。
为什么提倡6岁前是大量喂食绘本的最佳时期,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意识的发展会逐渐转向对文字塑造的想象世界。6岁之后,逐步转向其他类别童书,科普书,章回小说,漫画等等这些事我们看过比较好的书推荐给大家。这些书我家都看过了。
如何存放书籍,也是有技巧的:爱整洁的妈妈需要注意,要允许家里的书散放,沙发,厕所,床头柜等等,随时随地能看到书。最好能创造条件设置一个专门的阅读区域,有孩子喜欢的坐垫,这个区域相对封闭,不会人来人往,周围陈列的书籍孩子容易取得。
以上是关于选书环节,我想跟大家分享的。 如果我们仅仅是选了书,安排了让孩子读书的时间,是否孩子就可以愉悦的坚持读书呢?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成人自己是否感觉自己做一件事情,也会反复,如果没有找到喜欢的团队一起做一件事情,是否很难坚持呢? 分享并得到回应可以鼓励人坚持一件事情。
我们最希望孩子们有的阅读反应就是他想继续阅读。只有不断阅读,才能养成习惯,才能成为一位真正的读者。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无论我们阅读什么,总会产生某种感觉,文学故事总是吸引着我们去阅读。
我们容易听到谈论对文学作品的心得——喜欢、讨厌、刺激、有趣、愉悦等。而这些心得就是我们阅读的乐趣所在。其中有两种回应对帮助孩子成为一位思考型的读者非常重要。
第一种回应是在读完一本喜欢的书之后,期待能再经历相同第一种回应是在读完一本喜欢的书之后,期待能再经历相同的阅读乐趣,这种感觉会让我们想把这本书重读一次,或者想去看看这位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相同主题的更多作品,甚至就是单纯的想去阅读其他书,这样我们就有动力去选读其他的书,经历另一个阅读循环。
第二种回应则是在读完一本喜欢的书后,迫不及待地想和人谈论自己的感受,心得。我们期待他人,尤其是我们的好朋友,能够和我们经历相同的喜悦。我们希望能探究出内心深处的感想,并试着整理出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意义。 特别提醒:家长不要加自己的话语,读完故事,要静等孩子,孩子听完不听了,就结束,孩子听完想说,请注意聆听。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孩子要求好想再读一次,可以再读,尤其是在2-4岁期间,孩子有一段语言敏感期,会要求反复听。 谈论图书,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非正式的,属于朋友之间漫无目的的闲谈。另一种则是正式的讨论,如读书会。不管哪种形式的讨论,都会驱使我们去经历另一个阅读 循环:我们会想去看一看朋友们感兴趣的书,会想去阅读更多我们觉得有趣的书,这样就将阅读循环扩展为螺旋状,让阅读不断持续下去。 如此这般扩展,就帮助孩子成为一位成熟的读者。
如果孩子常常去找书看,每天都会主动阅读,或者总是喜欢谈论他们喜欢的书,就可以看出孩子对阅读有兴趣了。 可是如果家长只是买书给孩子,自己不看,孩子有了感觉和谁分享呢?家长不看书,不聊书,怎么判断孩子是喜欢看还是不喜欢看呢?
前面我们选书的时候,提到孩子都是独一无二,很具个性的,如果父母不跟着读,发现不了孩子的喜好,又怎能买合适的书给孩子呢?有合适的书,有人阅读的时间,看到高兴处可以有人一起分享,可以带动别人一起忧伤,欢笑。
如果孩子最初来到世界,就有这样的环境,孩子不爱阅读都很难的呀。是的,前面我们说了阅读循环的外圈,现在我们来说说让循环转动的圆心了。
家长如何成为一个有能力的成人阅读者。一个从不阅读或者缺乏阅读经验的大人,是难以为孩子提供协助的。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能向儿童展示绚烂多姿的文学世界,能在儿童对某课题兴致勃勃时,及时将相关的优秀作品带给他们;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能为儿童打造舒适的阅读环境,确保他们拥有不受干扰的阅读时间与空间;一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能与他们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领着他们探索文学的更高境界。 所以我们家长要坚持读孩子喜欢读的书,读适合孩子年龄段的书籍。
我们总喜欢将自己钟爱的书与大家分享,期待他们也能乐在其中,这也是我愿意做阅读推广的心理。也是愿意今晚在群里跟大家分享的心理动力。我们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试着影响他人变成和我们一样的读者。
如果父母开始阅读,也会有这种冲动或期望去影响自己的孩子,也容易受到孩子的影响,不知不觉中就和孩子形成了心理默契。除了保持阅读,爸爸妈妈要做些功课。
第一要关于阅读的一除了保持阅读,爸爸妈妈要做些功课。比如关于阅读的一些观念、技巧。关于阅读的一些书籍,比如《朗读手册》、《幸福的种子》《阅读的力量》等等这些书籍,会对阅读更有兴趣。
其次父母最好学习一下孩子的成长规律,心理发展特点,更懂得孩子,也就更懂得如何挑选书籍。
第三父母能加入到推广阅读的行列中,帮助更多的孩子。如果只想着自己的孩子好,一般是比较多问题。但是如果想帮助更多的人喜欢阅读,父母的智慧就会更多。
其实说到底要推广亲子阅读,归结到一点,父母坚持读起来! 有几个小细节需要提醒注意:尽可能的让孩子的阅读与美好的感觉相伴。多组织愉快的户外阅读活动,多出去旅行,结合孩子读过的书或者一起读书的人结伴出行。只有父母从内心深处认可阅读时,才有会行动的力量,才能生出很多的智慧。
好,今天晚上关于亲子阅读的分享就到这,如果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多多批评指正。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小段美国诗人惠特曼写的诗: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这是著名的儿童阅读推广人梅子涵教授在推荐经典书籍时经常说的诗句。
只要我们坚持阅读,坚持阅读优秀的东西,书中优秀的品质就会变成孩子的一部分,变成我们自己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要阅读的原因,追求好品质,打造高质量的内心世界,创造孩子和我们父母的幸福生活。祝福大家在阅读中感受美好,感受幸福!感谢大家的聆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