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出了社会,上了点年纪后,就莫名在中国,生活不止平凡,更多的是艰辛
自从出了社会,上了点年纪后,就莫名的习惯于每天都关注一些新闻,新闻的门类也逐渐从宏观经济变的越来越多,有时候经常有种感觉,那就是生活一直在逼着我们,那种过往两耳不闻窗外事已慢慢成为老树枯藤爬满的石碑,现在的感觉就是,如果不关注多一点信息,自己的投资的股票可能就莫名被跌停了,自己经营的公司可能因为个税改革或者营改增就倒闭了(当然别忘了可能还有环保税和上游原材料的涨价以及融资困难),可能你某天一张开眼,生育税就来了,莫名的就被当成韭菜了。
我现在越来越反感微信里的看一看,因为一打开,第一行肯定是某某的喊口号或者什么表态发言,而且我也无形中养成了一看见什么“稳中向好”、“坚决遏制”“启动问责”、“多重举措”、“有信心有能力”这类的字眼就直接把页面关闭。有时候自己反思一下,这种由内心深处生出来的厌恶和反感,更多的可能类似于海子一样的感触。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为什么我的心里总是愤恨,因为我对这生活爱的深刻。
最近这种对于在中国生活的无力感越来越强烈,要是细说起来,无非也就是高企的房价,通胀的物价,还有莫名其妙的生育税以及养老金全国平衡调蓄。对于中国的房价,全中国的人都知道有泡沫,但是全中国的人也知道政府有足够的实力和措施可以维持稳定,所以大部分人民应该对于房价下跌是不要抱有幻想的,而且正如很多专家所预料的,房价下跌那将会造成更加民不聊生的局面,香港和日本的案例可是历历在目的。不过,让人预料不到的是,在高层已经发出了坚决遏制的信号时,看看七月份的房价,居然有70城有60城在涨,这样的局面,我们是不是该好好停下来所谓的调控,思考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接下来我们又应该如何处理,或者高层早就知道是什么原因,只是不愿直面,更加想保持现状,只是广大的投机者知道了房价有人兜底,因此不断冲高呢?接着,因为最近国外的贸易环境,具体怎么情况,就不用详细说明了,每天的各种公号和新闻都在谈论,舆论也从坚决反击以及各种阴谋论开始回归到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问题上,为什么欧盟和日本,能够快速和美国达成协议,组成最大的自由贸易区,除了一些政治因素外,社会观念和制度建设上,是不是也有这一些更值得深究的原因。最关键的是,我们的高层总是讲究循序渐进,循循善诱,那么外部环境给不给你这个转型的时间,允不允许你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遮遮掩掩呢?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各种举措的无效,目前社会的物价已经开始“温和”上涨了,猪肉上涨30%,接着就是粮食上涨,还有汇率等等问题出现了。广大的居民群体,终于等来了为国接盘的那一天,真正实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原本,个人是一直相信顶层所站的高度以及zc的前瞻性的,但是我好像搞错了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所站的位置是不是我们这些底层的队伍。我一直疑惑的就是所谓“积极财政”难道不是在财政收入暴增的趋势下,给个人减税给企业减负吗?怎么跑出了一个生育税,而且还上了人民日报,生育成本大的问题,孩子上学的问题,以及家庭居民负债过高的问题都还没有妥善的解决,这一上来就是一顿暴击,我们传统文化的“中庸”哪里去了,不是说好了空间换时间么,怎么到了我们底层这里就没有了,所谓的“富人税”怎么就那么千呼万唤始出来,一换到底层大众,就着急的要赶紧吃下去,要不然饿的慌。还有个税转交税务部门收缴,确实是规范了程序,但是谁都知道这样无形中就直接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对于国企央企还有体制内的机构部门倒是没什么影响,毕竟他们一直都是正规操作,对于民企或者是中小微企业,无疑就是雪上加霜,没办法之下,那就是裁员和倒闭了。等来等去,没有看到减税和减负的实际操作细则,就连开了几次大会讨论的个税改革方案,也没看见减免的细则,而实实在在看到和感知到的就是房价的上涨和物价通胀,还有最近刚听说的房租的上涨,简直是拔地而起,涨势喜人,本没预测有相关部门去处理的,不过还是象征性的约谈了一下,下一步应该是小步快跑代替大幅跃进。在投资、消费、出口老的“三驾马车”都下行的趋势下,我国的财政收入还是鹤立鸡群、一直独秀,这典型的国退民进也就是人人称而乐道中的“中国梦”吧,至于所谓的国家的主人的人民群众,接着面临的是活下去,像牲畜一样的活下去的不断挣扎中。如果全球的贸易环境继续恶劣下去,工资就不要说了,随时可能面临失业,不减就不错了,何来的涨幅,输入性膨胀必然愈演愈烈,居民财富缩水,还要面临着高额的房贷负债,当然还有逐渐入不敷出的养老问题,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必然导致了未来养老金缺口问题,毕竟zf不是财富的生产者,他们只是财富的搬运工,至于是不是搬运到你手上,正如国家讲究国运,这一点也要看个人运气了。
最近某个公号推出了读书日的活动,看来广大的后台留言后,我内心深处只能默默的感慨一句,现如今的社会,如何还能放的下一张书桌,大家都在拼命的活着,面对着种种高速疯长的社会成本,活着已经不易,何来的姿势优雅。在中国,生活不仅仅是平凡的习惯于每天都关注一些新闻,新闻的门类也逐渐从宏观经济变的越来越多,有时候经常有种感觉,那就是生活一直在逼着我们,那种过往两耳不闻窗外事已慢慢成为老树枯藤爬满的石碑,现在的感觉就是,如果不关注多一点信息,自己的投资的股票可能就莫名被跌停了,自己经营的公司可能因为个税改革或者营改增就倒闭了(当然别忘了可能还有环保税和上游原材料的涨价以及融资困难),可能你某天一张开眼,生育税就来了,莫名的就被当成韭菜了。
我现在越来越反感微信里的看一看,因为一打开,第一行肯定是某某的喊口号或者什么表态发言,而且我也无形中养成了一看见什么“稳中向好”、“坚决遏制”“启动问责”、“多重举措”、“有信心有能力”这类的字眼就直接把页面关闭。有时候自己反思一下,这种由内心深处生出来的厌恶和反感,更多的可能类似于海子一样的感触。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为什么我的心里总是愤恨,因为我对这生活爱的深刻。
最近这种对于在中国生活的无力感越来越强烈,要是细说起来,无非也就是高企的房价,通胀的物价,还有莫名其妙的生育税以及养老金全国平衡调蓄。对于中国的房价,全中国的人都知道有泡沫,但是全中国的人也知道政府有足够的实力和措施可以维持稳定,所以大部分人民应该对于房价下跌是不要抱有幻想的,而且正如很多专家所预料的,房价下跌那将会造成更加民不聊生的局面,香港和日本的案例可是历历在目的。不过,让人预料不到的是,在高层已经发出了坚决遏制的信号时,看看七月份的房价,居然有70城有60城在涨,这样的局面,我们是不是该好好停下来所谓的调控,思考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接下来我们又应该如何处理,或者高层早就知道是什么原因,只是不愿直面,更加想保持现状,只是广大的投机者知道了房价有人兜底,因此不断冲高呢?接着,因为最近国外的贸易环境,具体怎么情况,就不用详细说明了,每天的各种公号和新闻都在谈论,舆论也从坚决反击以及各种阴谋论开始回归到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问题上,为什么欧盟和日本,能够快速和美国达成协议,组成最大的自由贸易区,除了一些政治因素外,社会观念和制度建设上,是不是也有这一些更值得深究的原因。最关键的是,我们的高层总是讲究循序渐进,循循善诱,那么外部环境给不给你这个转型的时间,允不允许你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遮遮掩掩呢?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各种举措的无效,目前社会的物价已经开始“温和”上涨了,猪肉上涨30%,接着就是粮食上涨,还有汇率等等问题出现了。广大的居民群体,终于等来了为国接盘的那一天,真正实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原本,个人是一直相信顶层所站的高度以及zc的前瞻性的,但是我好像搞错了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所站的位置是不是我们这些底层的队伍。我一直疑惑的就是所谓“积极财政”难道不是在财政收入暴增的趋势下,给个人减税给企业减负吗?怎么跑出了一个生育税,而且还上了人民日报,生育成本大的问题,孩子上学的问题,以及家庭居民负债过高的问题都还没有妥善的解决,这一上来就是一顿暴击,我们传统文化的“中庸”哪里去了,不是说好了空间换时间么,怎么到了我们底层这里就没有了,所谓的“富人税”怎么就那么千呼万唤始出来,一换到底层大众,就着急的要赶紧吃下去,要不然饿的慌。还有个税转交税务部门收缴,确实是规范了程序,但是谁都知道这样无形中就直接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对于国企央企还有体制内的机构部门倒是没什么影响,毕竟他们一直都是正规操作,对于民企或者是中小微企业,无疑就是雪上加霜,没办法之下,那就是裁员和倒闭了。等来等去,没有看到减税和减负的实际操作细则,就连开了几次大会讨论的个税改革方案,也没看见减免的细则,而实实在在看到和感知到的就是房价的上涨和物价通胀,还有最近刚听说的房租的上涨,简直是拔地而起,涨势喜人,本没预测有相关部门去处理的,不过还是象征性的约谈了一下,下一步应该是小步快跑代替大幅跃进。在投资、消费、出口老的“三驾马车”都下行的趋势下,我国的财政收入还是鹤立鸡群、一直独秀,这典型的国退民进也就是人人称而乐道中的“中国梦”吧,至于所谓的国家的主人的人民群众,接着面临的是活下去,像牲畜一样的活下去的不断挣扎中。如果全球的贸易环境继续恶劣下去,工资就不要说了,随时可能面临失业,不减就不错了,何来的涨幅,输入性膨胀必然愈演愈烈,居民财富缩水,还要面临着高额的房贷负债,当然还有逐渐入不敷出的养老问题,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必然导致了未来养老金缺口问题,毕竟zf不是财富的生产者,他们只是财富的搬运工,至于是不是搬运到你手上,正如国家讲究国运,这一点也要看个人运气了。
最近某个公号推出了读书日的活动,看来广大的后台留言后,我内心深处只能默默的感慨一句,现如今的社会,如何还能放的下一张书桌,大家都在拼命的活着,面对着种种高速疯长的社会成本,活着已经不易,何来的姿势优雅。在中国,生活不仅仅是平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