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高公桥瘦肉丸的店门前,着实有些早了,大概十点多一点,店里空着,我们也没好意思大呼小叫,毕竟这个点,很多人还没起床呢,我们竟然来吃中饭。
店门口是个打扮入时的老者,上身polo衫,下身休闲裤,头发不多,但根根精神。他抽着香烟乘着凉,生活非常悠闲。我们在门口探头探脑了几个回合,始终不见店里有人,终于忍不住问老者,这个店是否开始营业?
老者很优雅地说,开始了呀?
我们反问,那人呢?
老人挺幽默的:就是我呀?
我们看着他一身优雅,现在又增添了风趣和幽默,非常钦佩,但是始终不敢相信他的话。直到他起身,走到锅边,拿起工具。
肉泥是预备好的,一板大概一斤,如果有人说这也算是预制菜,那厨房最好建在猪圈的隔壁。老者左手托着肉糜,右手用一个抹灰的小铲子,把肉糜铲进锅里,他不但铲得快,而且每一块的大小都差不多,目测误差不超过5%,老者得意地说,我已经做瘦肉丸三十几年了。
很快瘦肉丸便端上来了,由于我们点的是特大份,所以他并没有用温州饭店常用的不锈钢盆子,这一度令我们非常诧异,幸好瘦肉丸还是原来的味道,比起外地的瘦肉丸,它更硬朗一些,颜色偏深,第一口觉得一般,但是越来越好吃,最后吃完的时候,简直想再来一碗。
再来一碗,已经是对一种食材的最高褒奖了吧,但我们并没有这么做,来到温州,最珍贵的就是胃容量了,不到最后一刻,我们绝不会轻易填满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