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画艺术
汉桥话画:元代李衎《双钩竹石图》赏竹清高拔俗之品

汉桥话画:元代李衎《双钩竹石图》赏竹清高拔俗之品

作者: 今日头条艺术 | 来源:发表于2018-11-19 11:13 被阅读7次
image

《双钩竹图》,元代,李衎(音同:看),绢本设色,纵163.5厘米,横102.5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名画鉴赏

这张画中共画了四株竹子,竹株前后左右的交错既生动又自然,枝干上竹叶繁茂,下方还有小竹数株,并衬以怪石平坡。竹的枝竹都用双勾的画法,竹叶的阴阳向背面分别染上深浅不同的墨绿,并在叶尖上略微染上些赭色,色彩细腻而雅致。湖石用浓淡墨晕出,也显得玲珑多姿。全篇构图匀称,笔法圆劲精整,设色淡雅,在表现技法上高度纯熟。画家还通过碎石、枯枝等周围景物的描写,更加烘插出竹子“清高拔俗”的品格。未署款,画幅中部钤有“李衍仲贤”、“息齐”二印。

画趣拾珍

梅、兰、竹、石在中国诗歌中历来都是品性高洁的象征,同样也深受文人画家们的喜爱。

梅、兰、竹、菊被文人画家用作坚贞、清雅、高尚的象征,以喻君子之风,尤其是在民族矛盾较深的时代,更成为画家借物抒情的画题。此种风气绵延多年,以至形成传统,虽然历代寓意有所不同,但以梅兰竹菊象征高风亮节的风气,至今不衰。“四君子”称谓始自明末,但“四君子”作为绘画的题材由来已久。其中以墨竹为最早,墨梅次之,墨兰墨菊稍后。

image

李衎《双沟竹石图》

从元代开始,画竹风气空前兴盛,尤其是墨竹成为众多画家都擅长的一个题材,涌现出许多画竹名家。但画竹的大类中也有许多细微的讲究,比如有专画双钩竹,青绿设色,细笔渲染;也有专画水墨竹,大笔渲染,有大写意的风度。元代画家李衎是比较早的一个以画竹闻名的画家,他从画竹的技法和理论上都进行了大量探索,是水墨竹画的代表人物,在画竹上创立了独特的风格,形神兼备,追求蕴籍、自然。

李衎早年曾在太常寺充当小吏,后来不断升迁,最后做到了集贤殿大学士,荣禄大夫(从一品),地位非常显赫。但是生活在元代这个特殊的时代环境中,由于汉族官员普遍地位低下,“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难以实现,同其他文人一样,有时不免陷入苦闷之中,常借画竹以自视。赵孟頫在《题李仲宾野竹图》中云:“……然观其所题语,则若悲此竹之托根(原作者:阮学云)不得地,故有屈仰盘僻之叹。夫羲尊青黄,木之灾也,臃肿拳曲乃不夭于斧斤。由是观之,安知其非福耶?因赋小诗以寄意云:偃蹇高人意,萧疏旷士风。无心上霄汉,混迹向蒿蓬。”赵孟頫的题识一语双关,既是对李衎的规劝,同时也是在感叹自己。这些仕元的画家虽受元朝统治者的重视,但并未得到实质性的重用,并且时常受到元朝统治集团的猜忌,这些画家内心不由自主的感到“愧疚”、“孤危”,这些皆是一种“民族气节”的反映。当然,这种心理意识是有别于南宋末期画家诗人郑思肖与龚开所具有的那种强烈的反抗民族压迫的心理意识。李衎将竹视为“全德君子”,将尊竹之情融入了画中,赋予竹以生命,象征人物品德高洁的内在美。李衎画竹高超的技艺在当时倍受人推崇,他尝奉诏画宫殿、寺院壁画。​

image

李衎《双钩竹石图》局部

李衎著有七卷本的《竹谱详录》一书,是他生平画竹经验的总结,对不同地区各类竹的形色情状记述详细,对各类竹的各种画法也有详尽论述,是学习画竹者的津梁。这本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连同他那些造诣精深的画竹之作,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画竹的“教主”。

李衎在其《竹谱详录》中详细阐述了他学竹的过程。他先是“见人画竹,旋觉不类,辄叹而去”、“凡数十辈”,后来得到了王庭筠之子王曼庆的画,感觉与众不同,就开始学习墨竹画法,既而溯求其源,得知王曼庆学习的是黄华老人(即王庭筠),黄华又师从文同文与可(1018—1079年,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历经十年,于至元乙酉(1285年)从友人王子庆那得到一幅文同的真迹,“一幅五挺,浓淡相依,枝叶间错,折旋向背,各具姿态,曲尽生意,如坐渭川、淇水间”,“自是连得三本,悉弃故习,一意师之”。他在《墨竹谱》中述:“独文湖州挺天纵之才,比生知之圣,笔如神助,秒合天成,驰骋于法度中,逍遥于尘垢之外,纵心所欲,不逾准绳。故一依其法,布列成图,庶后之学者不陷于俗恶,知所当务焉。”

image

李衎《双钩竹石图》局部

可知文同是李衎最高的师承目标。后来书法家鲜于枢建议他以色代墨写竹,李衎接受其建议,既而追求李颇、黄筌父子的之双钩设色法。得到了唐代中期著名的墨竹画家萧悦的《笋竹图》,“绢素縻溃,笔踪惨淡”,又有故人刘伯常赠送了自己所收藏的五代南唐画竹名家李颇的《丛竹图》,此二图都是宣和旧。李衎师其画法,探求唐以来的画竹名家及源流。李衎画竹、墨竹师承方法,不是一味模拟,而是追寻近古,探求其发展的根源。从唐王维开元石刻,至萧协律《笋竹图》,李颇《丛竹图》,至黄筌父子、崔白兄弟及吴元瑜,最后至文同。如雪庵道人评“息斋画竹,虽曰规模与可,盖其胸中自有悟处”。其“行役万里,登会稽,历吴楚,逾闽峤,远使交趾,深入竹乡”,研究描绘自然生态之竹,于竹之族属、形色、情状、荣枯、老嫩等穷诹熟察,参订比拟,取李颇、文同两家成法,详疏卷端,从而得出“画竹师李,墨竹师文”。李衎画竹有两种技法,一种是双勾填色,一种为墨笔,《双钩竹图》即是前一种风格的代表作。

虽说李衎一生忙于政务,但一直钟情于丹青,尤其是对画竹极为痴迷。他去各地出差时,总是要在当地寻访前人画竹的名作,用心揣摩,见到珍品更是不惜重金买下,带回去仔细研究。曾深入东南一带山乡竹林,观察各种竹子的形色神态,生长特点等等细节并记录下来,辨析精到,画竹更工,是一位既具有深厚传统功力,又注意师法自然的画家。他曾经奉旨出使过交趾国(即今天的越南),听说当地的竹子长得奇特,更是不放过机会地去仔细考察一番,真是做到了“好竹成癖”。就这样,他花了十几年功夫,终于将历代画竹名家的师法传承下来,高低优劣一一弄得清楚明白。

image

李衎《双钩竹石图》局部

不过,李衎画竹与同时代其他文人的竹画不同的是,他画竹时完全为竹所痴迷,因此在技术和情绪上都力求做到完美,而其他文人的竹画多追求笔墨和抒写胸臆,相比李衎少了一份认真与执著。李衎对竹子的研究和画竹理论的整理,对元代文人画竹无疑起来了参照和启导的作用。到了元代中后期,文人画竹更是蔚然成风,著名文人柯九思,山水画家吴镇、倪瓒等人都有精彩的竹画传世。

名家小传

image

李衎画像

李衎(1245—1320年),字仲宾,号息斋道人,晚年号醉车先生,蓟丘(今北京)人,晚年寓居维扬(今江苏扬州),元代画家,皇庆元年官至吏部尚书,拜集贤殿大学士,后追封“蓟国公”,谥文简。擅画墨竹,画枯木竹石,间作钩勒青绿设色竹,双钩竹尤佳,享有盛名,和赵孟頫、高克恭并称为元初画竹三大家。李衎初学王庭筠,后师法文同、李颇,由于过分重视写实,高克恭评为“似而不神”。元夏文彦在《图绘宝鉴》中说李衎:“善画竹石枯槎,始学王澹游,后学文湖州,着色者师李颇,驰誉当世。”著有《竹谱详录》一书。传世作品有《双钩竹石图》、《修篁树石图》、《墨竹图》等。作品《四清图》、《竹石大轴》、《沐雨图轴》均藏北京故宫绘画馆。

文章来源于画家邱汉桥新浪微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汉桥话画:元代李衎《双钩竹石图》赏竹清高拔俗之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quo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