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妈给我发了两条微信。
第一条是一个关于景点的小视频,离我现在住的地方很近,还问了我:“这个地方你知不知道。”我一看是某平台转发过来的,惯性思维就来了,现在一些视频都会在标题上做文章,充分抓住了人们猎奇的想法,我妈肯定也是被这“神秘”的景点吸引了,然后再把这“惊喜”分享给我。而我在干什么呢,上班上的焦头烂额,碰撞上她这种“闲情雅致”,真的很烦躁,索性就不理了,后来也忘了。
第二天,我妈又来了,说现在网上传有36名快递员核酸都呈阳性,问我上次给寄的包裹消了毒没有。上次的包裹?都一个多星期前的事情了好吗,而且箱子都拿去卖了,没消毒也来不及了,这不是马后炮嘛。哎,我再一次坚定我妈是被小视频毒害了。可能上次忘记回应她,我还是有愧的,这次这次我没有烦躁,只是交代她要注意身体,一直看视频对颈椎不好。聊天结束的时候,我默默地回了一句:“我以后买快递的时候注意消毒。”她满意地退下了。
今天早晨我发了一段筷儿边吃边摇奶的视频给她,看到了前几天的聊天记录,突然就理解了她的做法。
首先,视频吸不吸引人不是重点,重点是她想跟我聊天了,视频只是敲门砖。
然后,她看到有快递员感染,第一反应是通知我消毒。所以,视频是否真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初衷是关心我,以防万一而已。
最后,我庆幸自己最后还是满足了她的意愿。其实就算我平时没有消毒包裹的习惯,但也要回她一句让她安心。
有的时候,我们往往被话语本身牵着鼻子走,而没有理解背后的深意。而这些深意往往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看的清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