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作者】:奥野宣之(日) 译者:张晶晶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读书日期】:2019.4.14-2019.4.29
【关键词】:笔记,购书清单,葱鲔火锅式
摘抄1:
我们经常说“要对所有事物抱有好奇心”。好奇心固然很重要,但如果不随时记录下来,也只会是一个漫不经心的小想法。瞬间的思考就像沸水里的气泡,只会出现一瞬间。如果马上把想法记下来,就算字迹再潦草,也比什么都不记好得多。以后看到这段笔记,可以从这个小小的想法展开思考,说不定能得到一个绝妙的创意。
感悟1:
那些睡梦中一闪而过的片段,终有一天会被编织成完整的故事。逐渐清晰的脉络中,你的脚步也越来越近。
摘抄2:
法国文学专家鹿岛茂先生是位知名的读书爱好者,他曾在随笔中这样阐述读书笔记的作用:“图书都是有重点的,没有必要从头到尾详读。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点功夫让自己对读过的书有印象。即使只记下这本书的作者、书名、阅读时的情景或是做些摘抄都好,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感悟2.
我的读书笔记,从摘抄开始,不止于摘抄。多吸收借鉴好的读书方法,并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去。
摘抄3:
当你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而且亲手写文章的好处比口头叙述要多。
感悟3:
任何时候,输出<输入。为了提高内容的转化率,多进行输出就会要求高质量的输入。古往今来的作家无不是大量阅读者。
摘抄4:
写读书笔记应该尽量从简从速,尽量缩短记述的篇幅,但也要全面地反映文章的精髓。
感悟4:
笔记应该短而精,严格筛选内容,进行语言的加工重组,删繁就简,学会提炼重点。
摘抄5:
在做一件事的中途如果出现了一天的空白,或者做事的频率放慢了,就会让人感到失去乐趣。
感悟5:
这就是我做事三分钟热度的原因?断签,拖延,懒惰,不思进取。大部分需要坚持才能取得的成就,几乎都与我无缘。坚持这件事,除了乐趣以外,更多的是源于责任和被逼到一定程度的压力。
摘抄6:
所以说,读书也可以是一项“对重要内容进行提炼的工序”。不仅能去掉多余的细枝末节,还可以自然地调动起抱着目的去读书的意识。
感悟6:
好久没有静下心来阅读。近几年食用的“小说快餐”浪费了好多宝贵的时间,于自己也毫无所获。甚至人名和情节都很快模糊了。希望通过学习阅读方法和技巧,能更有效、深刻的记忆。
摘抄7:人并不是因为无所不知而去发表演讲或出书,而是通过演讲和出书让自己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某一领域内的专家。
感悟7:
演讲或出书都是整理思维,梳理脉络的输出工作。一件事研究的越深,条理越清楚,某种程度上就越接近专家。
摘抄8:
书的价值是通过时间体现的。有些书只有在读完一段时间以后才能让人源源不断地感受到其中的魅力。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要预想到经过时间的流逝,有些书可能会被淘汰,也有些书会产生新的火花,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经常整理藏书。
感悟8:
历史长河浩浩汤汤,不同阶段思想不同,人们所推崇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一代诗圣杜甫,生前生活凄苦,怀才不遇,死后才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千古流芳。在“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情境下,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至今举足轻重,红学研究不曾中止。程朱理学“去人欲,存天理”,在宋元明清时期多次被统治者奉为官方思想,现代人更多的是客观的从批判性的角度来评价。思想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旁观者或对某个内容有更深的了解,或对其不屑一顾,人总是变化的人。
摘抄9:
当你终于凭借阅读的激情把名著读完,会发现自己感受到了它们在岁月长河中历久弥新的精华。
仔细想想,也许这种无法被轻易读懂的特质也是古典名著的魅力之一。
感悟9:
《红楼梦》尘封于书架已10年之久。至今翻了没10页。期待有一天能突破开窍,能重新拿起,读懂经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