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两三语:
我曾对自己的来访者说过,尝试着修复情感黑洞的第一步就是,不要选择用理性逃离情感,而是带上真实的你回到生活中的情感关系里去。正因为你再次身处情感之中,你真实经历着这一切,真实体验着这一切,关于你自己一举一动的真相有了土壤生长出来,而你才有机会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情感发育水平处于哪个阶段。
而我的作用,仅仅是帮助你发现你在关系里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并且陪你一起探索你为何会这样做、为何会这样说。在这个共同探索的过程里,更深地认识自己,澄清幻想与现实的差距,尝试调整有所偏差的认知体验,随着一点点的进步,你的情感也真正开始了活生生的成长。
让我们从此刻开始,回到生活中的情感关系,用几段故事,来认识三组词之间为何“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第一组词——期待与渴望
P最近常循环播放一支名叫《感觉身体被掏空》的曲子,每当曲子唱到“十八天没有卸妆,月抛带了两年半,作息紊乱,我却越来越胖”时,P总是忍不住跟着旋律张开嘴,无声地对着嘴型狠狠地唱上几句。
P的上司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奉“何以解忧,唯有工作!”为至理名言。不过令P感到痛苦的是,随着自己的勤奋换来的并不是更多的休息时间,手上的工作只增不减,时间一长,P居然患上了职场“流感”:拖延症,工作状态更是一落千丈。
P感到了既痛苦又矛盾,上司对自己有信任、有期待,那是重视自身能力的表现。但为何自己对工作的积极性不如曾经了呢?难道是工作态度问题?还是说能力下降了吗?
不知道困扰P的这个问题,会不会也成为不少上班族遇到的问题,怀抱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进入职场,到最后却逃不过职业倦怠的洗劫,拖延症、焦虑情绪等等不良状态对自己纠缠不休,让自己的工作状态愈来愈糟。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坦诚地说,在社会竞争中没有野心就没有胜利。正因如此,上司在面对下属时,多数是停留于自身的渴望之中去行事的。
那什么是“渴望”,什么是“期待”呢?
简单来说,期待这个词里包含着等待的意思,既然可以等待,那么时间这个维度就浮现出来了,给对方成长的空间也就有了。
而相较之期待,渴望里带有“渴”这样很形象的字眼,当一个人很渴的时候,他的需要就更强调当下的满足,缺乏时间与空间上周旋的余地。
因此在这样现实的社会语境之下,公司的利益大过于一切,上司无法等待着你慢慢成长,他需要的是高效、高品质的成果,对个人工作中的容错率是很低的。
在这种渴望的状态下,上司难免对下属的工作能力,产生一些超乎现实的想象和渴望。而恰恰大多数下属采用的方法都是表面迎合了上司的渴望,背后却由于不堪重负而爆发了焦虑、拖延症等等负面情绪,甚至因此耽误了重要的工作。
多少下属与上司的关系,在这种不合乎现实的渴望里被消磨殆尽?说到这里我们应该意识到,被深埋在职场上下级关系之中的核心:“上司的渴望,与你的现实工作能力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毕竟你的上司不可能像咨询师一般,通过耐心观察来评估你真实的工作能力,然后给你安排能够将你的工作效率发挥到最好状态的工作内容。
这时,有技巧地帮助上司客观地认识你的工作能力,让他对你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就显得格外重要了。那么他在今后安排工作时,也将安排你能够承受的现实工作负荷。
看清“渴望”与“期待”的区别,与你的上司在现实语境之下完成合作,是你真正开始享受职场生活的第一步。
第二组词——情感与情绪
J与K谈恋爱快两年了,而令他们迟迟没有婚姻的原因是,在生活里,两人之间的矛盾多得令彼此崩溃。就在昨天,当J在公司加完班已是深夜,在回家的出租车上,突然想起自己还要陪女朋友K惯例聊天最少半小时,顿时感到身心俱疲。
而在家里一边看着无聊的娱乐节目,一边焦躁地等待着电话的K同样不好受。她有很多东西想听J说,比如一周没见他是多么地想她,比如明天他们就能见面,两人要怎样度过一个有趣的约会……但是在一切美好的想象发酵得越来越膨胀之时,K的电话却迟迟未响起。
“喂……”“你怎么现在才给我电话?”
“今天加班。”
“哼,天天都加班!那明天……”
“明天要接待一个重要的客户,我不能和你……”
J还未说完的话,被K愤怒地挂断了。他只能默默压下心头的怒火,叹了一口气,想分手的念头愈发强烈起来。
略烦躁地等待对方的电话,自己任由想象无穷尽地发酵,能够想出多少种对他/她好的念头,自己对他/她也有着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强烈欲求,很多人喜欢称之为“爱之深责之切”,认为这正是爱到极致的表现。
站在K的角度上考虑,七天都没有见过自己深爱的恋人,对他的思念之情炽烈汹涌,盼望着他的消息,渴望着他说同样思念自己。好不容易盼到了周末,不仅恋人的反应并不热烈,而且还听到希望落空的消息,为此感到失望与愤怒也是很正常的表现。
而站在J的角度上考虑,加班至深夜的疲惫,工作负荷令他需要更多的休息,就算没有客户的出现,或许J也只想静静在家里听听歌、打打游戏,而非以逛街约会的方式度过周末。这样的选择,也的确是合情合理的。那么K与J之间的矛盾激化点究竟在哪里呢?
在如此有共鸣的事例之下,我们来看一看“情感”与“情绪”的区别。
情绪是什么样的?K与J在电话里的那番交流,就是两人的情绪赤裸裸碰撞的最好呈现。两个人被困在当下的情绪体验之中,他们都没有看见对方,只看见了自己的欲望。
他们没有给对方一个情绪缓冲的空间,而是迫不及待地将自己当下的欲望直接丢了过去,硬要对方接住,结果他们都没能接住,弄得彼此不欢而散。
基于K与J的这段交流,我们再来看看情感是什么样的呢?
“我可以看见我的欲望,不过与之同时,我也能看见你的欲望。对自己的欲望加以少许控制,给彼此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交流,在尊重你的欲望的同时,也不忽视我自身的欲望。”
做一个理想化的假设,如果J能够客观看清工作上的疲惫是自己份内的事情,与自己的恋人没有太多关系。而给予思念自己的恋人一些关注与响应,是在这段情感关系中彼此都需要去努力的事情,并非一句“工作忙碌”的情绪话,就冠冕堂皇地取而代之。
如果K能够客观看清自己对恋人的需要迫切得有些过头了,那么她就不会要求恋人每晚都必须给自己一个至少半小时的电话。如果她能够稍稍控制自己的欲望,她就会察觉到电话那一头声音里透露出的疲惫,她也就能体会到J的劳累,不会任由情绪撒泼,做出将对方的电话愤怒挂掉的事情了。
当然上面说到的理想化相处状态,这份改变都是来自于双方的,任何一方的不妥协都会成为两个人困在个人情绪里争吵的矛盾激化点。看清“情感”与“情绪”的缝隙,你距离滋养的情感生活就又近了一步。
第三组词——信念与信仰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的留言里看到这样的留言
“我爸去年跟我妈没离婚前常常吵架,我在外省读大学,他深夜一点钟也会对我追命连环Call,大四即将毕业时,他们吵得厉害,他就以身体不好为由强迫我休学回家陪着他。后来两个人离婚后,他将愤怒的黑洞转向了我,指责我说因为我他们的婚姻才破裂的。后来我身体不太好,他在我生病时,清晨6点推开房门指着我骂了整整一小时。第一份工作面试前,骂到凌晨2点还不让我睡。刚刚结束心理辅导,老师鼓励我今年过年不回家,才是保全两个人的最好的方式。但是我实在是不忍心,虽然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爸爸总有一天会懂的,一切都会变好的。”
我看见有人在这段留言下面回复“坚强的孩子,加油,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
中国人约定俗成的万善孝为先,对爸爸不离不弃的孩子,将会收获不少称赞和鼓励。但是“什么是信念?什么是信仰?”我想回复这段留言的那位朋友,可能并没有真正明白。如果他明白了,他也就不会轻易说出“加油”这样鼓励的话。
“信念”与“信仰”之间,相隔着现实与梦幻的遥远距离。
信念是现实的,你会有明确的方向,也有清晰的目标,更有一个很重要的评估,那就是时间。你的目标是否现实,方向是否有偏差,在一段时间内你的努力是否有效?在所有维度都集齐的情况下,结果才有可能被评估。在不断地评估与调试之下,你坚持努力着,你与期待中的结果只会越来越近。
上面那段留言里的孩子也在坚持,不过他的坚持并不是信念,而是建立在虚无缥缈之上的信仰。
他信仰的对象是他的爸爸,而信仰的目标是,经过他毫无根据的坚持受虐,他的爸爸总有一天会因为他的爱而被感化、改变的。
而那位对其报以鼓励的回复者,无论他是站在仁慈的角度也好、道德制高点的角度也好,他无疑都将这位困在信仰的梦幻里的孩子推向了更黑的深渊。
相反,咨询师给出了基于现实的建议,那就是物理上的隔离,爸爸能不能改变不重要,关键是孩子掌握了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允许自己的精神再遭受反反复复的虐待。
信仰是梦幻的,你单纯地盯住某个念头,一厢情愿地相信只要坚持,一切就会变好的。
这样的论调,其实屡见不鲜:多少泡沫剧、新闻都在讲述着,在面对变成了赌徒、酒鬼和染上了毒瘾的伴侣时,另一方无脑式地坚持受虐,坚信用爱感化的感性力量,最终落得家破人亡的局面。
这种看似歌颂忠贞情意的“信仰”极具迷惑性,你所朝向的目标是模糊的,是无法由你通过现实努力而去实现的,因为影响结果的决定性因素并不在你的手中,而是在你寄予希望的那个人的手中。
弄懂“信念”与“信仰”的区别,你就可以看清现实与幻想之间的距离。
在上面的文字里,我说了三组词汇的区别。其实也是希望通过这三组词汇,对三种角色不同的客体关系的困境有一个呈现。
当你面对上下级关系里的现实与幻想,面对情感关系里的欲望与情绪,甚至是当你遭遇患有严重自体障碍的亲人侵扰时,你能够学会辨识哪些认知是误区,而哪里才是黑暗中的灯火。
回到课堂上的内容:
使用客体的障碍 T
对象化的能力与边界:分化
对象化的能力与空间建构的能力:共情
对象化的能力与使用中建构与转化的能力:主体欲望中的反思与行动间的回馈机制
对象化的能力与主体的幻想之间的现实调校:幻想与想象,愿景与原始需要
停留在幻想性的客体里:没有愿景,只有原始需要。
你的需要不一定是环境可以接受的,采用“技巧性”应对的策略。
让孩子知道,需要是有边界的。
退行中看欲望和需求之间的区别,温尼科特倾向于从需求的角度进行解释,欲望强调本能,需求强调客体关系。T
幼儿所表达出来的需求,常常是一种对客体关系的期待。
回到原著《温尼科特传》:
《温尼科特传》第191页,
“退行不仅只是返回婴儿期,而是包含了退缩的成分、偏向偏执的状态,因此需要一个特别的保护性环境。”
《温尼科特传》第191~192页,
“2岁之后,环境的干扰出现,幼儿必须使用母亲并且技巧性地活得比较退缩以面对这些干扰。”
“自从有过退行的经验,我便倾向以需求(need)而较少以欲望(wish)的角度向病人诠释。……当时他(温尼科特)与克莱儿正陷入热恋。”
“从一种客观化——以‘欲望’表达,与之相随而生的乃是责任,转向对于存在状态之不完整的觉察,因此更趋近一个被成人同理地感知的婴儿,而非一个因着其‘欲望’而有着沉重责任的小大人。”
《温尼科特传》第194页,
“温尼科特的退行至依赖状态是一新概念,或许不只是增补,甚至可以取代弗洛伊德的退行概念。弗洛伊德所谓的退行,乃是在心性发展阶段退行至某个固着的点,其重点与其说是在本我,不如说是置于自我之上。”
“你所说的‘假我’,其实有些时候会包含一些珍贵的元素,尤其是道德与美学的元素,这些当然必须被挽救。”
《温尼科特传》第194页,《退缩与退行》论文
“在退缩的状态下病患正抱持着他的自我,而且,如果退缩现象一出现分析师便马上抱持病患的话,那么原本是退缩的状态会转为退行。退行的好处在于,它带来了矫正的机会,让病患过去生命中需求之顺应的不当之处得到修正,换句话说,让病患还是婴幼儿时在照顾上的缺失得以补足。相较之下,退缩状态并没有好处,而且,当病患从退缩状态下恢复过来,他/她并没有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