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姥姥今年90高龄,别看个矮脚小,可走起路来还是那么利索。
姥姥生了五个儿女,晚年和他的小儿子生活在一起。舅舅,舅妈每天细心照料姥姥的生活起居,逗她开心。 其他的儿孙也经常回来探望。老人家晚年生活是幸福快乐的。
姥姥给我讲过很多她的往事 ,我感到姥姥的 前半生是坎坷多难的。姥姥三岁没了母亲,十二岁又没了父亲,在那个贫困落后的年代人们都吃不饱肚子,能活下来那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听姥姥说在她十岁那年,她和父亲骑着马过一条河,她抱在父亲身后紧紧抓住父亲的衣衫,河水很深,没了马肚皮。到河中间的时候,马受了惊,尥了一个蹶子就把姥姥掀到了河里,随即没了人影,可他父亲还没有觉察到孩子掉下去了,等他安抚好了马匹才发现孩子没了,赶紧去河里捞孩子, 顺着水流追了老远才把孩子抓住,万幸的是小命保住了。 我当时还跟姥姥打趣儿说,幸亏你的小命保住了,不然的话哪有我们呀?
在姥姥12岁那年,他的父亲得病去世了。姥姥成了没有父母的孩子,好在他还有三个哥哥, 都已成人,可哥哥们全都是光棍儿,没有一个成家的。自己的肚子都难以填饱,怎么养活妹妹呢? 乡邻们看着妹妹挨饿受冻可怜,就替她想了一个糊口的法子,去给一个大地主家当丫鬟。这样姥姥终于可以每天能吃顿饱饭了,不用在外面受冻了。
说起姥姥当丫鬟的经历,也是让人心酸掉泪。 地主家的生活在当时当地那是无与伦比的。他们吃的是大米白面,可穷人吃的是野菜加米糠。姥姥当时才13岁,个子矮身体瘦,地主家给她安排的活就是烧火,扫地,偶尔担水。生活扫地还算能承担,可是用扁担去担水,对姥姥来说是个挑战。晃晃悠悠的担不动,不知摔了多少跤。磕破了,流血了,咬着牙也得爬起来继续干。
地主家的地主婆,还算是个心软的人,看姥姥年纪小,担水确实是受罪,后来就不让她干这活了。姥姥心存感激,除了干好屋里的活儿,每天晚上主动给地主婆捶肩揉腿。姥姥知道,如果把他们伺候高兴了,自己就能吃顿饱饭,还能免去打骂之苦。
四年过去了,姥姥养成了吃苦耐劳,不多言多语, 机灵能干的优秀品质,地主婆也很喜欢她。 就在自家的长工中给姥姥找了个对象,就是我姥爷。姥姥18岁那年出嫁了。穷苦人之间惺惺相惜。没有嫁衣,姥爷用破麻袋片给姥姥做了个坎肩,就把姥姥娶过了门。姥姥终于不用当丫鬟了。但她把那里当成了自己的娘家来看。
姥姥和姥爷过着穷苦的日子,生了一帮儿女。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吃了上顿没下顿。听姥姥说,那时候百姓的生活大多是那样的。国家也尽力去照顾百姓,开了生产队大食堂,人们都去食堂去打粥。可每次打回的粥不多,到姥姥吃时粥盆都见了底儿。所以姥姥就为了孩子饿着自己。 难怪她一生都是那么瘦弱。
姥姥的儿女渐渐长大了,家里的生活条件也有了改善。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后来姥姥家推倒了茅草屋,盖了新房,还在院里打了一口压水井,全家过上了崭新的生活。
在我有了记忆的时候, 我记得姥姥把她娘家的两个哥哥都接到了家里,那两个老人都是光棍儿,没有成过家。他们老了,卧病在床,无人照料,都是姥姥给他们养老送终。我觉得姥姥是个很伟大的女人。
姥姥前半生受的苦,说也说不完。可她老人家的后半生却很享福。是优越的社会制度造福了百姓,更主要的是姥姥有一群孝顺的后代儿孙。愿她老人家健康快乐,福寿绵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