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是参与者和见证者,却总认为是引领者。这是很多人都会产生的错觉,而且,很多时候能够参与也只是机缘巧合,又谈何引领。
能够陪同程厂长去位于丹阳下面一个镇上的镇江药包厂参观正是因为他在承包车间一开始就邀了我。邀我本身既是需要我的一些经历帮忙,更是帮助处于迷茫和失望中的我走出阴影。虽然双方都有诉求,但对我来说似乎更加意义重大。因此我十分清醒自己的角色。
可是,也不尽然。有时候我也会产生错觉,误以为自己有多重要,从而表演过了头。好在,这样的时候并不多。
以我曾经去过这个厂的经历以及自认为与对方关系很亲密的自负,或多或少我还是有些飘飘然的。某个时刻,甚至会认为是我带着程厂长逍遥。
或许所有企业在接待自己客户时的流程都差不多吧。与程厂长的这次参访的行程内容和几年前跟着何厂长第一次来的时候也是大同小异,不到一小时的生产场地参观,余下的时间,除了吃吃喝喝,就是吃吃喝喝。并无可以叙说的内容。
如果非要找出点什么与上次不一样的地方,也是有的。很明显的是接待的规模,与几年前相比明显缩小了很多,倒不是热情退温了。事实上,可能因为这次接待的只我和程厂长两位直接对业务有作用的人,与上次接待的是一个大部队,还包含了很多与生意毫不相干的人不同,所以单从周到和热情上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不一样的只是规模。孙科长接盘企业后,人员变化还是比较大,销售部门不只是换了人,似乎也减了员,原来浩浩荡荡的接待队伍,现在只一两个人了。这倒是符合对等接待的原则,并无怠慢的感觉。
规模虽缩减了,内容却没有缩水,甚至比之前那次还多了一项。正是这项多出来的内容使我产生了一种引领者的错觉。
在有些无措的程厂长面前,我是着实地装了一把轻车熟路,似乎要让他开开眼界。
早安,十月十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