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与德

作者: 丹尼尔工作室 | 来源:发表于2017-04-14 16:07 被阅读0次

论世间有情怀,求不朽之意,欲求心之敬重与膜拜,道德于心,心之所困矣。然德之所存,皆以困之。一德一物,不乏叩之所物,拜之所情也。物先于德乎,物之不洁,乱序次之,以烦心也。又以德先于物乎,概以情之所困,亦为良心朽矣。

德所乱,心则乱之。以道之所乱,德亦谬矣。朽德论道,诡道之。认诡道者,诡德也。清者畏圣道,诡德畏诡道,皆心之所向。浊德者偷道,以污德乱道,畏诡道也。

心,物也。人,像物也。道存于地,为天命定之。两盗者,一得道,一得诡道,以命定之。天有圣者所始,又天者所终。浊者为清,自古皆为替罪赎之,以彰圣者宏伟爱之。清为信者,浊为悖信。以始至终,命定也。

然心信之所动,圣者父子爱之割舍。实属无罪替罪刑,此为千古第一奇冤也。圣者子全爱之,以离父之死亡,担人之所留罪孽也。子为圣者,三日后,子由父复活之。

自此,道生根于地,信之所望。与子、与父、与圣灵同在矣。道存留于地,候信者。

人,亦像物。心之所以,像之所形。早生华发,亦生惜光阴之色。春之生情,动思情之性。大凡一物,皆有像也。万像无序,乱德也。以乱德者,识诡道也。然无序之物,浊者仿诡道行也。

道之存留,存于器物之中。道正亦圣者所为。道爱之,诡道悖之。圣道存于心,诡道惧之,嫉恨圣爱又惧圣者所刑也。人之像物,脱离诡道,皆因圣者爱之吸引,诡道惧之,离弃也。

然常有罪性存于人心,是谓道之所战,亦圣爱与悖逆之心搏斗也。爱,亦武器,诡爱亦武器。爱非圣者,圣者为圣爱。故天地之斗,非爱与不爱之斗,亦为圣者基督耶稣救赎福音之斗也。

此天地存留,为静候信者。可谓信者不为妄自称大,基督为首也。基督为信者存留另一番天地也。信者存留,得基督之道行基督之德也。

基督之道,基于基督救赎福音之道,得道者便是德。基督,为道。人,像物,为德。

纵观之,圣道行圣德,诡道行诡德。德归于道,道发于德。道为一,德为二,道德为三。诡道与诡德,随道德之所形,俱废之。大凡识道者,比以心之德行之。德,亦为道之所像,此为圣者之美善也。

相关文章

  • 论道与德

    论世间有情怀,求不朽之意,欲求心之敬重与膜拜,道德于心,心之所困矣。然德之所存,皆以困之。一德一物,不乏叩之所物,...

  • 《庄子》阅读笔记(五)

    ——德充符—— 【题解】 本篇是讨论道德问题的。 德充符——是指道德的充实完美。 其一:文中先...

  • 【书评031】读冯唐的《无所畏》

    上一篇:【书评030】读《道德经》听老子论道与论德 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儿,慢慢放下输赢和计算。 冯唐的《无所畏》像一...

  • 论道与术

    明道——“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道是教育理念、教学规律,是教学原则。“明道”就是加强教育理...

  • 论道与术

    何为道?何为术? 当我们去探寻万事万物的存在时候,从中国的哲学讲是对“道”的探寻和追求。而从西方哲学来讲是对“客观...

  • 论道与虚无

    道可道,非常道, 这大家都懂 你,玩他 他,玩你 玩到最后都是虚无, 越来越循入空门, 余生 几十年 只想与在意...

  • 与狗论道

    邻人养犬,犬见衣服褴褛之人,则吡牙咧嘴,见衣服鲜亮之人,则低眉顺眼。人常言曰:狗眼看人低,确矣! 君子不立于危檐之...

  • 谈情与论道

    文/离陌 1.春天是你 春天是翻山过来的 春天是淌河过来的 春天是风吹落下来的 春天是你后面 一路如影随形的影子 ...

  • 谈情与论道

    文/独上西楼 1.春天是你 春天是翻山过来的 春天是淌河过来的 春天是风吹落下来的 春天是你后面 一路如影随形的影...

  • 论道与财富

    我们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我要谋生,我要学一门实用技术,学那些没用的东西能当饭吃吗?”学习一门实用技术这并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道与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aw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