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一个晚上,一位叫田野的电影记者在值夜班,周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简直闲的无聊。突然,田野脑子里闪过一个灵感…
他虚构了一部叫《即使变成甲壳虫卡夫卡还是进不去城堡》的电影,并且虚构了演职员表、主要情节、宣传海报、上映日期等内容。
把这些都准备好后,田野把这部电影添加到了豆瓣电影库。后来因为工作繁忙,田野几乎忘了这件事。直到2011年的某一天,他打开了他发布的链接…
在这部电影下,居然产生了200多条评论,有不少网友还煞有介事地写下了影评,豆瓣评分居然高达8.9分。
在这些评论里,有的是发现问题后觉得好玩故意调侃,但仍不排除一部分人被其他人的观点以及行为裹挟,失去了作为一个常人应该有的思考和批判精神。
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庞勒在企著作《乌合之众》里说到: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普遍赞同。
不仅人们的日常行为会产生从众,就拿阅读这件学习上的事来说,很多人也容易走入全盘接受作者的观点的误区!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分析阅读的第三个阶段就要求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要带着审慎的态度去公正地判断一本书,它的好的地方在哪里?不好的地方又在哪里?
既不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但我们需要知道,客观的评价前提一定是你已经清楚明白地知道这本书到底在讲些什么。倘若只是囫囵吞枣,为了显得与众不同而随意批判,也是不可取的。
假如我们对一本书有某种程度的不认同,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评价呢?作者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四个方向:
1.知识不足
知识不足意味着作者对他所写的领域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以至于在论述的时候证据不足或者证据薄弱而显得支撑无力。
当我们发现这个问题时,需要指出来作者缺乏哪方面的知识,然后再给出相应的理由,这样才能让别人心服口服。
2.知识错误
知识错误是一种很严重的问题,会直接导致论点和论据的无效和无用。
作者提醒,当我们指出作者犯了知识错误的问题时,必须能说明事实,能找到相关论据说明自己的相反观点。
3.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说明作者的推论有谬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前后结论缺乏连贯性,二是前后出现的两件事出现矛盾。
只有当作者的主要观点收到荒谬推论的影响时,我们才有必要批评这个问题,并且必须举出精确的例子来作为证据。
4.论述分析不够完整
如果论述分析不够完整,可能作者并不能完整地解决他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阅读完一本书时,我们要去思考,这本书一开始作者提出的问题得到解决了吗?如果没有得到解决,问题出在哪儿?
在这个阅读过程中,我们收获了什么?作者的观点为我解决了什么问题?没有为我解决哪些问题?
除了带着批判性思维去阅读和思考之外,我们还要善于利用工具查找资料,比如百科全书、字典、历史资料等来辅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培根说: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伟人大多爱读书,擅读书,就是因为读书的过程中保持思考能够让人变得睿智,而且读书是一个人自我学习、自我成长性价比最高的方式。
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都能通过阅读点亮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