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尼
天空是灰色的,阴霾没有散去……
疫情下很多人的生活状态如同天空的雾霾,是醒来还是根本就没睡,自己都搞不清楚。
人生的状态是处于混沌的,是懦怯囚禁了灵魂,还是被习惯掩盖了惰性,生命在日日的消磨中慢慢殆尽。
我称其为慢性自杀式人生,因为没有目标的人生是悲哀的,墨守成规也只能原地踏步踏。
有人说、五年后你是什么样子,取决于这两件事 1.你和谁为伍;2.你每天拿出多少时间看书努力学习。
这些话看上去很有道理,但事实上并不实用的言论,虽然能够给人激励,但是没底气,缺少实现路径。鸡汤类的文字,或是麻醉大脑,或是无病呻吟,或是黑白颠倒,总会让人感觉似是而非不接地气。
现在的人大多活得太明白,失去了交往的圈子,他们称自己为佛系,在孤独中每天和自己为伍,感觉自得其乐,不愿意一切都被安排,讨厌被催促,不在乎自己该有的东西,只在乎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很多人很自我,一直保持日复一日在原地踏步,走不出太远。
“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如不结交新朋友,他就会很快发现只剩下了孤身一人。人应当不断修补自己的友谊。
这和你读了多少书没有关系。读再多的书无非就是消遣了无聊时光,让自己明白了更多的道理而已,再说这些道理都是别人的而并非是你的,你的一生未必去实践检验过这些所谓道理。这就是人们常常抱怨嘴边的一句话,为什么我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故事是故事,人生是人生,听了那么多故事,未必能过好自己的人生。
还是老妈说的话最经典,她说:你们这代人呐,就是活地太明白了,所以什么都得不到。我们当年什么都稀里糊涂,该结婚的结婚,该工作工作,现在什么都有。
老人的话道理虽死板,但也并非没有道理,抛开情绪将“道理”融入自己的人生。审视自己的内心需要,用理智去践行一些道理。才能让自己克服情绪明白自己想要的幸福人生,这也是将道理真正融入于生活的步骤。
就如同肥胖令你痛苦,令你没有自信,让你的身体不再健康,你听了很多能让自己瘦下来的道理,但你无法坚持,更无法控制自己的嘴,因此听再多的道理,你依然无法摆脱肥胖的困扰,那你就必须接受自己是个胖子的结果。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昨天的一件事让我想了很久……。
昨天有一个好几年不联系的老朋友突然约我吃饭。我没有去,原因看似有二点、其实只有一点才是重点,说疫情不方便去也只是一个借口,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失联了多年不联系的人突然出现,他让我的大脑找不到方向感才是最重要的原因,这样的饭局我自然是不会去的,我问他有什么忙要帮,他总是说要见面谈,那索性就不谈了,我想如果不去,这样的关系,基本上也就没有以后了,很多人就是这样渐行渐远了……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是需要有最基础的信任,在国外夫妻六个月不在一起,就该提出离婚了,这一点我还是比较理解,但在中国未必很多人能够理解,因为他们认为为了生活,夫妻无论分居多久,都是很正常的。这是人和人之间认知的问题,也许没有对错。我的原则是,朋友之间隔三差五的要保持联系,不能失联,如果超过一年二年失联的,哪一天突然冒出来约你吃饭,这种事我是不能理解的。也不在我理解的范围内。
很多事刚刚开始接触时,像雾里看花,一旦雾气散去,事物的会变得很清晰。为什么我们有时明明不喜欢某个人,却对他提出的要求无法拒绝?为什么很多超市总喜欢提供“免费试用”、“免费品尝”,一切就在于互惠定律。在所有的社会组织中,互惠定律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否则人类将无法发展。
世间的关系,看似错综复杂,杂乱无序,实则说到底,就是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正所谓弱者诉苦,强者自渡,圣者渡人!要知道,世界是一个能量场,人和人之间的施与受,都是流动的、相互的。
《百年孤独》中:“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没有谁的生活是容易的,身处低谷时,谁都想有人助自己走出苦难,盼望着有贵人提携。
但人生苦乐,唯有自渡二字,才是解决问题、摆脱困境最高明的方式。
渡己是一种能力,渡人是一种格局,必先自渡,方可渡人!一个人只有清楚地认识自己,完善圆满自己,才能有更大能量去渡他人。
余生,愿你我拥有渡己的智慧,也有渡人的心胸。不因逆境沮丧,不因小事计较。从容豁达,自在随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