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基础。对于婴幼儿来说,语言还是认识世界、接受教育的工具,是发展智力的前提。与婴幼儿讲话时,家长一定要把他当做很懂事的孩子来对待,跟他进行认真仔细地交流。不要担心孩子听不懂,其实孩子的接受能力超出成人的想象,听多了他自然会理解。
语言可以反映孩子的思维能力,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更是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宝宝从出生起的三年内,大脑发育进步神速,其中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能科学的促进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呢?
1、父母对孩子发音的引导,就是社会环境
一个人的语言交流能力是与人类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其实就是一个社会性高等生物,周边环境对于他的影响是至关重要。如果一个婴儿从小就不在人类环境里生长,从小就没有接触过人类语言,这样的婴儿长大后也可能与其他人类的语言交流,最多就是咿咿哇哇。比如狼孩的故事。
2、保持微笑,注意动作
父母和孩子说话时,最好保持笑容,孩子是能感受到这份交流的喜悦的。国外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位妈妈开心的和宝宝说话,做鬼脸,积极的回应宝宝的动作,宝宝虽然只会“咿呀咿呀”,但是和妈妈“交流”得十分开心。接着这位妈妈板起了脸,对宝宝的说话不做任何回应,宝宝一开始还会主动用小手指摸摸妈妈的脸,看妈妈一直不理睬自己,最后竟然委屈得大哭起来。
父母在和宝宝说话的时候,还要注意语音语调,需仔细观察宝宝的面部表情和目光,看宝宝在讲到什么话题的时候最开心,这样下次就可以多说说这方面的话题。
3、倾听宝宝的话
宝宝玩耍的时候,喜欢自言自语。但是当宝宝想跟你说话时,你要认真听宝宝说话,不要打断他,不要打电话,你应该马上停下来,用眼神跟宝宝交流,听宝宝说,并辅以“哦,原来是这样啊”,即使你完全不知道宝宝在说什么,但是你的回应会更让他有说话的兴趣。
4、与大脑发育情况有关
语言能力与大脑有至关重要联系,大脑中有一部分分管语言的区域,在大脑这一部份区域还没有到达成熟前,语言能力会受到影响。而大脑的发育是一个过程,婴儿在一岁前大脑处于发育成长中,只有等这一区域真正的构建起人类语言神经时,语言就会自然产生,如果超过二岁还不会说话,这时父母有必要考虑孩子语言中枢发育的问题了。
语言发育不可逆,0--6岁是孩子一生中语言发育关键期,家长们千万不要错过干预性培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