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的主要原因是唐朝时没有盛行“文字狱”,思想比较开明,杜甫的发声没有对他们造成利益损失,杜甫就是一个小人物,他又没有用诗歌号召人们起义,用不着抓起来。
文字狱在中国很多朝代都有,如北宋苏东坡“乌台诗案”,特别是清朝横行文字狱,读书分子稍有不注意写了一首诗可能会被别人有用心的人借此攻击,知识分子也会因此入狱,思想萌芽被你扼杀在摇篮中,搞得人人自危,什么声音也不敢发。
而唐代没有可怕的文字狱,杜甫写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过是吐槽一下,贪官污吏夜夜笙歌的生活和百姓饿无体肤的生活,没有同情心地说,这种主题思想也是诗歌一种体裁,杜甫的发声对上层人没有作用,没有损害他们的利益,毕竟一个杜甫的力量太小,他们的利益没有损失,自然赖得理你,因为搞不好杜甫把你写在诗里“留名青史”。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赤裸裸的字眼揭示社会残酷的真相,杜甫写过比这个更能揭露社会现象的诗歌,比如“三吏三别”。读过三吏三别,就会知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真的不算什么。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唐是诗歌繁华之地,无数奇思妙想的思想和文字在此绽放。唐人的生活不仅开放,思想活跃也达到一定的高度,诗歌诗唐人生活的一部分。
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皇家贵族他们都热爱诗歌,朝廷鼓励世人们写诗,唐人也有可能因为诗写得好而名声大盛,获得其他官员的推荐而做官,比如李白。
唐人的思想自由也是唐诗发展到巅峰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是,杜甫写了这么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并没有直接指出是谁是这种风气的罪魁祸首,换句话来说,杜甫并没有直接得罪别人,他讲的是整个社会现象,谁把杜甫抓起来,谁就会落人口实。
其三,杜甫虽然位卑官小,但是他的名气够大,他的朋友够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