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一个新闻,“院士建议普通孩子不要学奥数”。院士本意是说,不建议没有数学天赋的孩子学习奥数,否则让孩子失去对数学的乐趣就得不偿失了。我是赞同这个观点的,毕竟数学不像其他学科,可以通过努力而获得一番成绩。
其实不止奥数,最近很火的编程也是一个情况。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全能冠军,德智体美劳样样发展,但事实却不尽人意。我想了想,这可能还是和父母对孩子的期盼有关吧。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是盲目自信,认为孩子都是未发光的金子,在自己的教育下,一定大展宏图,他们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个平庸的普通人,不过也正常,毕竟孩子都是自己家的好嘛。
但父母并不是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个普通人,相反的,他们可能不能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总认为自己现在最重要的事业就是抚养孩子,将抚养孩子看作是一项投资,如果孩子以后出人头地,光耀门楣,那么他们的投资就是赚了,如果孩子以后发展不顺,那么就是亏了。总之,他们的成就并不是在当下,而且在未来。这样的想法很不错,可以聊以自慰,让自己平淡无奇的人生有些盼头。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但也有人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前者是指环境决定人的发展,后者是人突破环境的限制。那到底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大,还是人突破环境限制的能力强呢?在我看来,一个人的成长就如同种树一样,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在孩子教育问题中,“人和”并不单指孩子或父母一方,而是双方的反馈。
在社会上见到很多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心理问题。问及成因,他们说是原生家庭的问题。比如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离异,长辈重男轻女,很多人都是这些畸形家庭观念下的产物。他们给自己画了一个圈,平时工作时旅游时玩乐时,就从这个圈里出来,但是一谈到人际交往或是家庭关系时,他们又回到圈里,封闭自己。
很多原生家庭不美满的人,大多表现得内向,社恐,但是既然改变不了过去,也改变不了家人,那么就改掉自己因为家庭原因而产生的自卑与内向,毕竟这类人已经知道自己的病根何在,比那些“普通而又自信的人”要更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克服内心的自卑与内向是件很难的事,但这个世界上,做什么不难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