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错误,断送了大唐
大家知道,安史之乱,是大唐帝国由兴盛到衰败的转折点,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富裕辉煌的开元盛世,由此宣告终结,李唐王朝的权威,也遭受了严重打击,最后被地方势力终结。但是我们可能不知道,唐玄宗曾经有非常好的机会,把这个叛乱,扼杀在摇篮之中,但是他接连做出了三个错误决定,让安史之乱成了一场巨大的灾祸,近日,微信公号今日值得花时间就刊登了一篇文章,详细叙述了这段历史迷案。
安史之乱的安史,指的是发动叛乱的两个节度使,就是地方军区司令,安禄山,和史思明。唐朝到了中期,唐玄宗的时候,北部东部边境上,出了一个强悍的游牧民族,突厥,弄得唐朝不得不在北方边境上,设置了那么十个边防战区,战区司令就是节度使,权力很大。军事财政行政权力一把抓,手下的军队呢,也以少数民族为主。这些部队长期由这些节度使指挥,不大忠于朝廷了。安禄山,本身就是个少数民族。为人十分狡诈,却在唐玄宗面前表现得非常憨厚老实,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这种两面派作风,就迷惑住了年老昏聩的皇帝。那么安禄山为什么要造反呢?大家知道,唐玄宗宠爱杨贵妃,贵妃的哥哥,杨国忠,也当上了丞相。杨国忠自己是一个水平不高的无赖,看不得皇帝更器重安禄山,他唯一的办法就是给安禄山穿小鞋,整天打小报告说,安禄山要造反,结果在公元755年的12月,终于把安禄山给撩拨的真造反了。所以说,宠信杨国忠这个无赖,算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导火线,是唐玄宗犯的第一个大错误。
整个唐朝一共设立了10个节度使,安禄山一下就兼职当了三个,统帅的兵力超过边防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安禄山起兵造反后,手下的少数民族部队又凶狠善战,所以一路所向披靡,一个月多一点,就从河北冲到了河南边上,攻占了洛阳。唐玄宗倒也没闲着,赶紧派了两员得力大将,封常清,高仙芝带兵去抵挡。不过这时候仓促拼凑起来的唐朝政府军,根本不是彪悍的安禄山军队的对手,在洛阳附近大败。这时候封常清,高仙芝一合计,在野外作战,肯定打不过,唯一的办法是,退回首都长安的门户——潼关,坚守不出,用时间换取空间。这个安禄山的叛军距离他们的根据地河北已经很远了,长途跋涉很疲劳,给养也是问题,拖一拖,说不定局面有转机。
潼关,是当时进入陕西的咽喉要道,南边是秦岭的高山,北边是汹涌的黄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安禄山的骑兵在这儿没办法起作用,被挡住了。这时候,另外一支来自西北朔方战区的唐朝政府军,也来参战了。这个总司令呢,是大家熟悉的唐朝名将郭子仪,朔方军。一路向东,准备迂回包抄安禄山的后路,到了山西,就开始南下,已经打了几个大胜仗。实际上,安禄山闹腾了两个月,控制的,也就是从陕西东部到山西这一条线。唐玄宗的任务其实不难,只要坐等郭子仪从背后彻底切断安禄山的补给供应,再等其他地方赶来救援的生力军赶到潼关,那么两面一夹击,安禄山的叛乱,可能等不到周年庆,就完蛋了。
可是唐玄宗并没有那么干,他已经要七十岁了,判断力水平已经大不如前,再加上很久没有经过大风波,大动荡了。老头儿一下就慌了,感觉这个高仙芝,封常清两个人,就是胆怯,不尽力,想活命。把洛阳那么一个重要城市丢了,于是气冲冲就下了一道圣旨,把这两员大将都给处死了。大敌当前,自毁长城,这就是唐玄宗犯的第二个大错误。
接替高仙芝,封常清出任潼关前线总指挥的,是名气更大的常胜将军,叫哥舒翰。但是哥舒翰这个时候也老了,还因为中风,腿脚不灵便,不过他脑子的判断力还在,认为自己的前任虽然被砍了头,战略还是正确的。只要打坚决的防守反击,边观望,边训练,等郭子仪的好消息。可是唐玄宗对哥舒翰的耐心也没多少,等了五个月,他就急不可耐了。因为从情报数字上看,陕西境内的叛军,只有几万人,哥舒翰手底下现在有了二十万人,为什么不赶紧出击,光复洛阳呢?可唐玄宗压根不知道,哥舒翰手下的杂牌部队,老的老,少的少,弱的弱,还有好多刚入伍的新兵,就是纸面上显得很漂亮。756年6月,迫于唐玄宗的严令,这个哥舒翰只好带兵出潼关,4天之后,在灵宝遭遇敌人,大败。自己也当了俘虏,这就是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犯下的第三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失误。接下来的故事大家就很熟悉了,因为潼关已经没兵把守,所以首都长安也迅速沦陷,唐玄宗狼狈逃到了四川,又被迫退位,把宝座让给了太子李亨。本来可以迅速平定的安史之乱,又延续了7年,破坏范围扩展到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唐朝从此一蹶不振。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总结出那么几个经验教训。第一,组织机构的领导人,必须时刻掌握第一线,最基层的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唐玄宗李隆基早年很有雄才大略,可晚年窝在宫廷里不出现,舒服惯了。跟现在很多大型企业CEO一样,已经脱离现实,所以做不出正确的决断。第二个,如果你不在第一线,那就必须给一线的这个部门负责人放权,这样业务,工作才能顺利展开。可唐玄宗偏不,隔空指挥,最后把一个有利的形式搞砸了。所以说,当好一把手,得同时做到兼听,适度放权,用人不疑,才能把这个企业,机构带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