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全集》第七卷-----《文录四》第21篇《观德亭记》(戊寅)
原文:
君子 之于 射也,内志 正,外体 直,持 弓矢 审固,而后 可以 言中。
故 古者 射以 观德。德也 者,得 之于 其心也。
君子 之学,求以 得之于 其心,故 君子 之于 射,以存 其心 也。
是故 懆cǎo于 其 心者 其 动妄,
荡于 其心者 其 视浮,
歉于 其心者 其 气馁,
忽于 其心者 其 貌惰,
傲于 其 心者 其 色矜,五者,心之 不存也。
不存 也者,不学 也。君子之 学于射,以存 其 心也。
是故 心端 则 体正,心敬 则 容肃,心平 则气舒,心专 则 视审,
心通 故 时而理,心纯 故 让而恪,心宏 故 胜而 不张、负而 不驰。
七者备 而 君子 之德成。
君子 无所 不用 其 学也,于射 见之 矣。
故曰:“为人 君者,以为 君鹄gǔ;为人臣者,以为臣鹄;
为人 父者,以为 父鹄;为人 子者,以为 子鹄。”
射 也者,射己 之 鹄也,鹄 也者,心也,各射 己之 心也,各得 其心 而已。
故曰:可以观德矣。作《观德亭记》。
译文笔记:
君子射箭内心端正,身体直立,
握住弓和箭保持稳定,然后才能求射中。
因此古时候用射箭来观察一个人的德行。
德是由心发出的。君子之学,求天理于自己的心而已,
因此君子借助于射箭修养心性。
如果一个人心浮气躁,行动妄作;心性动荡的,视线飘忽;
内心不安的,必然气馁;内心恍惚的,必然是怠慢懒惰;
心气傲的,必然妄自尊大,有这五个问题的人,
心根本不在自己的腔子里。心不存的人,是因为没有为学。
君子通过学习射箭,也是为了能存心养性。
因此,心端了,体就端正,不会东倒西歪;
心有敬意,则容貌整肃,心平和了,则气质安舒,
心专注了,则眼神就会稳定,
内心通达了则时时都循理而行,内心纯粹了则能够恭敬谨慎,
内心宏大则能胜而不骄,败而不馁。
这其中兼备了,则君子之德就成了。
君子在任何事情上都可以为学,从射箭这个事儿上就能看出来。
因此说:“为君王的,就把做好君王做为目标;
为人臣的,就把做好臣子做为目标;为人父,为人子的同理。”
射箭,射的是每个人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我们的心,
各自求尽心而已,各自也是得之于心而已。
所以说,射箭是可以看德行的。因此,我写了这一篇《观德亭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