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子教育中,不少养育者常抱怨的一句话就是,我说什么TA都不愿意听! 有时候对如何进行亲子沟通束手无策,“该说的我都说了,我也拿TA没办法”,这句话的背后存在对沟通的理解的片面,即过度强调沟通中的言语(符号)的影响,而忽视对非言语部分(前符号)的影响。正是对于后者表达方式的不熟悉或不在意,导致沟通质量不高或者产生‘大相径庭’的效果。
在关系互动中除语言形式以外,还包含非语言形式,如个体生命早期,母婴面对面交流都是以非言语的、内隐的动作序列模式(一系列一连串的下意识的动作组合,如微笑-眯眼睛之后手臂无意识抬升等),这些建构了生命自我的最初和核心结构,而言语形式(符号)的沟通基本上是在1岁半以后才开始建构,是建立在非言语形式(前符号)基础上的,并不断受其影响,也就是说在言语形式沟通之前,双方的沟通与交流已经开始,并彼此影响着对方的身体感觉、想象、思想、行为,甚至后面的言语形式的沟通,不少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在亲子关系中,除了内容分享与交流以外,还存在大量的前反应和无意识的内容在交流。 而对于成年人来说,其长期浸泡于以语言为载体的符号化沟通模式, 对于后者非言语的交流方式已经变得陌生,如常常习惯于看着手机回应孩子,看到孩子就板着脸… 里面就包含着大量前符号的表情态度,而这些信息也会在孩子的无意识层面进行组织和解读,并产生相应的躯体感觉和情感感受,甚至包含大量的心理活动。 可惜的是过度熟悉内容沟通的成年人注意力基本上集中于“说了什么”而不是“自己是如何表达的”,故而会持续坚持自己沟通的“正确性”,这样的沟通风格对孩子发展必然存在足够大的影响(这里的‘影响’是中性词,因为涉及孩子对亲子对话经验建构的方式)。
在亲密关系中也是如此,对非语言信息敏感的女性,在沟通中对于伴侣沟通态度和姿态的重视甚至远远超过了对沟通内容的关注。
附:在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一个人的非言语沟通对另一个人生理上、情感上和言语交流上存在无意识的影响作用,并表示情绪上的非言语交流至少起着内容交流一样的作用,如何表达和表达了什么一样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