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笔记】《5分钟商学院》行为经济学 02

【学习笔记】《5分钟商学院》行为经济学 02

作者: 小米辣不深刻 | 来源:发表于2021-05-06 19:43 被阅读0次

03 鸡蛋理论

鸡蛋理论源于消费者的一种行为特征:我们对于一个物品付出的劳动或者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该商品的价值。付出的劳动越多,产生的依恋越深。

案例:上世纪50年代,某蛋糕粉一直卖不好,把蛋糕粉里的蛋黄去掉,为烘焙增加了难度,但蛋糕粉的销量却获得了快速增长。后来根据鸡蛋理论,桑德拉提出了70/30法则,即如果使用70%的呈批你和30%的个人添加物,你就能用最少的劳动,把工业化的“食品“变成个性化的”美食“。DIY的乐趣,大概也就来自于此吧。这种现象也出现在宜家的组装家具中,因此也被很多人成为宜家效应。

利用蛋糕理论,我们可以通过让用户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让用户付出劳动的方式增加用户对于产品的依赖。

04 概率偏见

人类自以为的概率和客观概率的不吻合,称之为概率偏见。

比如,80%的妈妈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孩子之一,50%的人都觉得自己的车技是前30%,如果家务活有100件的话,问你平常做了多少件,你和另一半的答案加起来通常大于100。大多数人对比例和概率的感觉,都是有问题的。这种偏见主要来自于三个原因:

1、代表性偏见,即以偏概全。

2、可得性偏见,即眼见为实,看见飞机失事的新闻比较多,就觉得飞机很危险。

3、沉锚效应,即先入为主。

了解了我们的直觉通常不可信,那么我们需要学好数学,尤其是概率与统计,同时,对于无法验证客观概率,也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主观直觉,而要更多的听取身边朋友的建议尤其是专家顾问的建议。

05 凡勃伦效应

消费者购买某些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即一些商品价格定的越高,就越能收到消费者的青睐,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凡勃仑效应“,奢侈品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现实中的应用如下:

第一,贵不是目的,能炫耀才是。贵的东西必须能做到让外人一看就知道东西很贵,比如奢侈品,比如小罐茶。

第二,穷人也有“炫耀需求”,这种需求有另一个名字,叫”装“。

第三,如果你医生,你甚至还可以用这种“不买最好,只买最贵”的“凡勃仑小英“治病。

凡勃仑效应的产生是因为“炫耀型消费”心里导致的,这符合了梁宁老师在产品思维所说的,解决用户的痒点。

相对于用户实实在在希望解决的“痛点”问题,痒点更多的是解决心里的一种满足感,他是用户需要的,想要解决的但又不是一定要满足的需求,实际上是满足虚拟自我的需求,也就是“理想中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笔记】《5分钟商学院》行为经济学 0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od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