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2--周郑交质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2--周郑交质

作者: 行云_bcc1 | 来源:发表于2020-07-27 16:33 被阅读0次

    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发生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及周平王东迁以后,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周王朝的权威岌岌可危。“周郑交质”事件看似只是相互交换了人质,实际尚是对周王权威的挑战和蔑视,周王朝已成为落日夕阳,不复往日的繁华和强盛。

    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郑武公和庄公父子当年在周平王手下任执政大臣,周平王为了防止庄公独揽朝政大权,又兼用了姬姓国国君虢公分政,庄公听说此事怨恨不已。周平王的权威此时已日渐没落,为了和庄公达成妥协,天子和诸侯国国君之间相互交换了质子,这在当时的诸侯国之间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外交手段,既能解决矛盾,取信对方,又稳定了双方的利益和权力。然而在那个崇霸贬王的春秋时代,礼仪诚信已不足以维持民心,在周平王驾崩后,周朝不打算让庄公掌权,而是准备交给虢公。庄公带头挑衅王权,4月,郑国军队收割了温邑的麦子,到了秋季又收割了成周的稻谷,这一系列割麦行动拉开了周郑之间仇恨的序幕。

    文章的结尾,君子对郑国的取麦、取禾行为做出了评价:周郑之间没有诚信之心,又不依“礼”行事,双方即使交换了人质,也不能够维持他们貌似和平的关系,这一“无信”“无礼”的行为是东周时期“礼崩乐坏”的缩影。

    作者在文章中再三强调了礼、信二字乃是做人的根本。看这一句:“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交换质子这一外交手段的失败,说明东周末期各诸侯国之间致力于追逐利益和权力,而忽视了礼仪诚信之道,是不可为之举。这对当今社会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相关文章

  •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2--周郑交质

    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发生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及周平王东迁以后,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周王朝的权威岌岌可危。“周郑交质...

  • 读《古文观止》学写作(2)

    今天读了《古文观止》的第二篇,篇名叫《周郑交质》。 一、故事梗概 本篇讲的是周郑两国之间发生的一段插曲。当时的郑武...

  • 古文观止笔记——周郑交质

    首先对原文多读多念多提问,才能加深理解。 一、“无之”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倾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

  • 古文观止No.2 高贵如周天子怎么沦落到和下属诸侯郑伯交换人质保

    《古文观止》第二篇是左丘明的《周郑交质》,文章短小精悍,以简炼的文笔描述了郑庄公和周平王互换王子(公子)为人质的事...

  • 古文观止头三篇讲的其实是家长里短,核心是“育儿”!

    《古文观止》前三篇分别是《郑伯克段于鄢》、《周郑交质》、《石碏谏宠洲吁》,里面涉及父夫妻情、父子情、母 子情、兄弟...

  • 《周郑交质》:周平王其实只是一个可怜虫!!!

    《周郑交质》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全文两段,一段讲述了周郑交质历史故事发生的主要经过,一段就周郑交质中存在的现象进行点...

  • 读《古文观止》之周郑交质

    《周郑交质》讲述的是周平王因担心郑国独揽朝政而不利于王权就兼用虢公分掌朝政,庄公不满,因此周王朝就和郑国交...

  • 周郑交质

    郑武公和郑庄公都是周平王的卿士。平王有意将一部分政权交给虢国管理,郑伯因此埋怨平王。平王说:“哎呀,没有这样的事。...

  • 周郑交质

    起因: 周平王分权于虢公。郑伯心生怨恨。 周平王:没有的事。 (编者注:没有的事?打发叫花子呢……) 发生: 周郑...

  • 周郑交质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文观止》读书笔记2--周郑交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oz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