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15

《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15

作者: 和弦夜光杯 | 来源:发表于2023-11-02 01:02 被阅读0次

十行采集:第十五课解脱和悟道

1.“达摩祖师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就是禅宗在未开悟以前,必须要走的路子,也就是修止的功夫。外息诸缘,把周遭环境的事物通通放下,因此上坐前必须先把所有事情都处理妥当、了无牵挂了,才好打坐。”

2.想要开悟,首先就是要放下一切妄念,专心致志做好自己的事。

3.“开悟的人不再相信自己的想法是真的,包括任何想法;而不开悟的人则相反,他们无意识中相信自己的任何想法都是真的,简直是“任何”。所有想法都是自己从虚无中建立的,都是从本无所有的心地上构建的。”

4.“真正开悟的人对世界从不解释,即便他偶然对事物发表了某种看法——他也不认为他说的就是唯一的真相或真理。因为他知道,真相是不可知的,而真正之理亦不可说。……‘凡有所见皆是虚妄’,他们彻底的不被任何所迷。”

5.“觉悟的心不以‘合理’和‘看起来真实’为理由和依据,来确定它自己的存在是真的,这种习性是头脑的。头脑以‘合理’‘看起来实在’等来支持和证明它自己的梦幻是真实的……凡夫相信自己的所想是真的。”

6.“因为人死了最后都是变泥巴的,摆在上面变泥巴,摆在下面变泥巴,都是一样。所以说,埋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脱。”

7.“中国佛法中的禅宗要你起疑情,有疑才有悟,何况一切众生本来就在怀疑中。”

“禅宗的方法之一就是挑起你的疑情,……如此一步一步追问下去,大疑就是大悟,小疑就是小悟。”

8.“做只对自己有益的事情就是恶,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才是善。从良心上所发出来的善行才是真善,完全照例做做就算了的是伪善。

为善不露痕迹、不求报答,那么所做的善事就是真,如果是企图有所得才去做善事,那就是假了。”

9.“必须‘永断疑悔’,才是真信、正信。疑悔的悔有两层意思,一是后悔的悔;二是对于自己的思想或行为,不知对或不对,自己不敢确定,有一点怀疑,这就是悔,所以把疑与悔放在一起。”

10.“般若智慧——性空缘起,缘起性空。成佛是智慧的成就,不是盲目的迷信,也不是功夫的累积。由修止以后再修观,由观而成就慧,观是慧之因,慧是观的果。”

一行精华:

达摩祖师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必须‘永断疑悔’,才是真信、正信。”

“由修止以后再修观,由观而成就慧,观是慧之因,慧是观的果。”

触动,反思,改变:

开悟实在是一个太玄妙的词,玄妙到我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也很难靠理解去懂得。大师们常说悟了就懂了,可凡人们永远停留在不悟也不懂如何悟的地步。

可能,首先要懂得解脱,懂得放下,懂得不要顽固于执念,一切无可无不可,这样才有可能去靠近开悟的境界吧。

人生,就是在一片黑暗中摸索前行,佛学也好,其他哲学思想也罢,都是在我们心中点亮的一盏盏明灯。只要它们存在,黑暗之中就有光明,这也许就是它们最大的功用了吧。

相关文章

  • 对佛学的看法

    之前看过《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南怀瑾老先生不愧是大师,把令人费解的佛家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表现出来,使我受益匪浅。...

  • 心怀慈悲,世界也会变得很温柔

    近来心情烦躁异常,身体却疲惫不堪。我只好来到书中寻找慰藉,正好微信读书推荐了《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睡前读一读,...

  • 读《佛在平凡人间》有感

    今天,看《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这本书的第二课—佛在平凡人间,文中是从六个方面来总结的。 1.在“家”修行才最难 ...

  • 乐施还要善施——摘自《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

    南怀瑾先生还说:“为什么人要布施、要慈悲呢?拿中国古文来讲,就是‘义所当为’四个字,人生就应该这样做。利人、助人、...

  • 反思:不要试图给你的生命增加时间,而是要给它赋予生命

    昨天聊了个关于生命的话题,今天刚好又在《人生不过一念间,南怀瑾的15堂人生智慧课》中看到的一个故事,是唐代李公佐在...

  • 当下即是佛境

    #读《南怀瑾佛学课》# 佛常劝谏世人要“活在当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说:“悟道者不因利害、毁誉、褒贬、苦乐...

  • 4.9 修心

    【前言】 这周从阅读《内观》、《观呼吸》,到今天阅读《听南怀瑾讲佛学》,我突然对佛学产生了许多兴趣,非常好奇佛学究...

  • 南怀瑾的十六堂国学课

  • 淺谈国学人生“三层楼“和“三家店“

    墨非编著的《南怀瑾的24堂国学课》中提到南怀瑾先生说丰子恺 曾经把人生比喻成一栋三层的楼房。“一层是物质生活,我们...

  • 有缺陷是圆满

    #《南怀瑾佛学课》# 佛说:不完满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 1、 一位即将圆寂的老和尚想从两个徒弟中选一个作为衣钵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1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qu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