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作者: 郑坚潮 | 来源:发表于2017-05-19 20:40 被阅读0次

    《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郑坚潮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你有这样的沟通方式吗?


    在家庭当中:

    1.“你经常无缘无故的对我发脾气!”

    2.“你太懒了,整天玩手机,难道不能看书写字?”

    3.“你看我姐夫对我姐姐多么好,你太自私太霸道了!”

    4.“喝得这么晚,你干嘛不直接喝到天亮才回来?”

    在工作当中:

    1.“你最近工作状态太差了,究竟是怎么了?”

    2.“同样执行项目,为什么小王每次都比你做的好,你有没有反思过这个问题?”

    3.“你怎么跑过来参加会议了?哎,领导要求的,没办法。”

    4.“不要再以那样的方式写报告给我,我要更加细致点!”

                                     暴力沟通


            以上的例子如果你“不幸”中标,很可能已经陷入了暴力沟通的漩涡了。所谓暴力沟通,就是自己的语言及沟通方式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我们每个人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不会轻易打人。但是在精神层面,我们却致力于满足自己的某种欲望,而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经常给予到别人精神层面的暴力。而且这种暴力经常是无意之间的。

          小时候我经常玩的很晚才回家,妈妈每次都会甩给我一句话:“还知道回家吃饭啊,你可以不回来一直玩的。”其实她的心里是想我早点回来吃饭,但是她的沟通方式却只是表达了她的愤怒而没有最终解决我晚回家的问题。导致我们一次次的争辩,陷入到压抑痛苦当中。是什么造就了一次又一次的暴力沟通呢?

                              暴力沟通的原因


    一、道德评判:我们习惯性的以自己认为的价值观去评判别人的行为。比如,你太自私了,你太笨了,你这是不恰当的,你太懒了。所有的这些语言,其实是在批评,辱骂,指责,归类对方。导致双方的沟通走入死胡同。

    1.这种沟通方式,容易导致对方的逆反心理。

    当我们对一个人说,你太自私了,他心里冒出来的想法应该是:我哪里自私了,你才自私呢?

    当我们对一个人说,你这是不恰当的。他的心里回复很可能是:你觉得你做得很对吗?

    2.个人的道德的评判标准依赖自我的心理改变而发生改变,不是真正的准则。

    有一次笔者与亲戚一起买东西,亲戚拿起衣服一看价格牌觉得太贵的时候,将衣服大力的扔回去,并且飙出一句:“去你大爷的,这不抢钱嘛”。这个时候我会考虑到她的成长环境而去理解和包容。但是,当有一次自己逛街看到这样的场景时,我心里想飙出的一句却是:这个人也太没素质了吧。

    这就是我们在评判道德时的区别。它容易造成逆反,容易模凌两可,因此经常给我们的沟通带来困扰。

    二、进行比较。从小到大我们都有一个同学,叫别人家的孩子。长大了有别人家的男朋友,别人家的老公,别人的爸爸。我们一直生活在“别人”的对比中。

    “你看看老张家的小青那么爱好学习,你看看你都什么样?”

    “你看看别人家的老公怎么好,再看看你?”

    这种沟通模式引发的结果就是持续的不断的沟通,互相对比,互相指责,继而争吵。

    三、回避责任: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都负有责任。但是我们在表达时候却经常使用“不得不”这一类型的短语,把责任归因为外界的制度,流程,人员等。

    “烦死了,高层领导每天要求业绩排名,搞得人心惶惶。但是我做为基层管理者,不得不这么做!”(归因政策)

    “为什么你要喝到半夜才回来?今天有客户从外地过来,我不得不陪下。”(归因事业)

    “怎么你跑过来参加会议了?哎,领导要求的,没办法。”(归因他人)

    当你在用各种理由推脱责任的时候,下属的想法其实是:我们天天顶着业绩压力,你烦个毛线啊!

    四、强人所难:我们对别人的沟通方式往往暗含着威胁,如果没有配合和执行,就会收到惩罚,不论是身体还是精神层面的。

    “让你星期六陪下我,你都不答应,是不是不爱我了?”

    这样的沟通语言,已经倾向于评判,命令和指责,当我们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对方会有什么回复语言?

                            非暴力沟通的技巧


    作者从“如何说”和“如何倾听”两个内容进行阐述。下文将以说的四个技巧具体展开叙述。即:观察+感受+原因+反馈。

    一、观察:即只讲事实不做评论。如果我们在表达的时候倾向于评论性的语言,那么对方在倾听的过程中,更多的就是听到我们对他的批评而反驳我们。

    A:“你很少配合我。”

    B:“我最近组织了四次活动,每次你不愿参加。”

    A:“你最近状态太差了,究竟肿么了?”

    B:“我看了下考勤表,这个星期你五天有三天是迟到早退的,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耽搁着了?”

    很少配合与状态差都是主观性词语,不代表事实。而运用事实沟通,同样的意思,两种沟通方式是不是第二种方式给予到对方的感受会更好呢?

    二、表达感受:即明确的说出你的感受。自古以来,中国人习惯了含蓄的表达方式,相对较少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说,我很开心,我很愤怒,我很。。。这在某种程度上,让我们所有人在沟通的过程中,习惯了去猜测对方的感受,从而导致双方都很累。

    笔者的父亲就是这么一个不善于表达情感的爸爸,在他遇到很多事情的时候,更多的是以抽烟,喝酒,叹气,发呆等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导致子女在与其沟通时就产生了猜测:爸爸现在是因为什么原因才这样的?既而陷入苦恼中!这种不表达感受的风格一直延续就会导致沟通双方的越来越冷漠,我感觉你不懂我,你感觉我不懂你,陷入一个死循环。

    “你这周有三天迟到,究竟怎么了?”

    当领导问我们这句话的时候,究竟是愤怒了,还是觉得要关心我了,还是觉得可惜?我们都只是在猜。如果这么说:

    “你这周有三天迟到,我很担心,是不是最近有什么事?”

    这个时候,我明白了领导是出于关心的角度在询问我,那么接下来的沟通氛围会不会再变得更好一些呢?

    三、讲原因:即我们有这样的感受的原因。书中有这么一个对比:

    A:“你昨晚没来,我很生气。”

    B:“昨晚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

    A认为,她的感受是由于他人的行为引起的。而B认为,她感到失望,是因为她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让对方觉得她的失望,不是因为他,而是因为自己的愿望没有被满足。

    A:“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使我很生气”

    B:“看到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我很不高兴。因为我重视公司的形象。”

    第一种说法,其实职员并不知道领导生气的关键点,是因为我们工作粗心,还是因为导致活动效果不好,还是因为其他的。

    如果换成第二种说法,大家理解明白领导的意思了,是不是以后在关乎公司形象的事情上重视程度反而更高呢?

    四、请求:即针对既成的事实,自我的感受,原因,表达出沟通者真正想要对方改善的行为方式。在此需要注意的是:

    1.清晰请求和命令的区别。一旦别人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收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

    杰克:“我很孤单,希望你今晚能陪我聊聊天。”

    珍妮:“我今晚很累,如果你想今晚有人陪你,找别人好不好。”

    杰克:“你知道我孤单极了。你要是真的爱我,今晚就会留下来陪我。”

    在这个情景中,杰克认为珍妮没有按照他的意思来,就认为她不爱他了。从而给珍妮的内心造成愧疚感。在沟通中,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意思就越有可能被当成命令。从而导致两个人持续性沟通的恶性循环。

    A:“你不要再抽烟了,屋子里都烟味浓浓的。”

    B:“屋子里烟味浓浓的,你怎么还一直抽烟啊?”

    第二种对话会不会让沟通更有持续性呢?

    2.提出的请求需要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我希望你的报告写的更细致点。”

    “我希望你尊重下我的个人隐私。”

    “我希望你能多理解我。”

    但是究竟什么是更细致点,哪些方面算是你的个人隐私,怎么才算是多理解你点。对方不一定清晰知晓。如果换一种说法呢?

    “你的报告,我希望能多列出几个数据图表,这样会更加细致点。”

    “我希望你不要随意翻看我的手机,进门的时候能够敲一下门。”

    “对于我刚刚说的话,你觉得我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以上所举的是在沟通当中说的技巧的重要性,并且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去锤炼:事实+感受+原因+请求的模式。而听的技巧,同样是采用这四个基础架构,主要是在话术的区别上有所不同。因为篇幅关系,在此不再阐述。

                          构建和谐的生命体验


           在非暴力沟通中不论是说还是听,其实从本质来讲都是多一些理解,多一次包容,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沟通方式,建立一个和谐的生命体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rqu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