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金,1992年 WHO 发表《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2020年新冠病毒发生,全球蔓延,不仅考验着国家的医疗水平,而且也评估出个人自身免疫力!心理平衡好,则病毒抵抗力强。
早在2000多年前,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已指出:最好的医生就是你自己,即免疫系统。
抗击新冠病毒,药物不可缺少,同时,心理创伤干预也很重要,那是精神层面的“战争”。早在1月26日,国家卫健委制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用于指导治疗新冠肺炎工作。
1月27日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开设“防疫心理咨询热线”。截至3月15日,累计参与人数达1246人,提供咨询5361次,总计时长近7万分钟。战胜疫情,筑牢心理防线,重在安抚焦虑负面情绪。
一、负面情绪破坏免疫系统
行为医学研究领域的玛格德库克博士,在1999年发表的文章《心理神经免疫学》中提出:免疫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都与大脑有所联系,免疫系统对精神和情绪十分敏感。
全球新冠病毒疫情大爆发,免疫力也成了各大专家强调的重点。就普通人来说,免疫力越强,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就越低。
今年漫长的疫情假期,大家的生活节奏也被彻底打乱,很多家庭没有收入,坐吃山空。房贷车贷经济压力凸显,夫妻相处缺点显现,矛盾冲突频发,恐惧心理逐渐演变为一种焦躁的心态。人们已经在家里憋了十几天,脾气变的越来越暴躁,很多家庭甚至会因为鸡毛蒜皮的事而开启“河东狮吼”模式,人人都被逼成了“闲疯帝”。为了家庭幸福与身体健康,调整情绪刻不容缓。
二、用心聆听身体的语言
疼痛是身体发来的救助信号,人体无比精妙,每次难受都是给你的暗示,在向你求救,祈求你快些注意到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问题,只是可惜很多人都选择性地忽视了。
“只是提不起精神,没多大点事。”
“我又没有心理问题,只是不怎么开心,为什么要看心理医生?”
“可能压力太大了,所以比较焦虑,但也没办法,不还要工作嘛。”
我们经常听到类似的论调,我们会对身体上剧烈的疼痛提起重视,却不会太过注意心理上的问题。
有一种性格叫C型性格,叫做“癌症性格”。具体表现为容易焦虑、爱生闷气、喜欢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心理脆弱,容易逆来顺受,活得超级累。简单来说,就是心理上容易得抑郁症,生理上又因此容易患癌。
想想自己,想想身边的亲朋好友,你被焦虑困扰过吗?你因为压力大而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吗?你经常不开心吗?你会时不时控制不住情绪,过分激动、过分愤怒吗?
如果答案是Yes,请认认真真地关注一下自己的真实感受。
三、爱惜生命从管理情绪开始
中医讲人有七大情绪,分别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偶尔焦虑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长期性的焦虑、郁郁寡欢就会对身体有害,偶尔情绪不稳定,生气想吵架也没有什么关系,但经常性地暴怒、焦躁则需要注意。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情绪一旦过度,就会影响身体各类内脏器官的健康,而身体的不适同时又会反馈给心理和大脑,情绪就会逐渐失控下去,形成恶性循环。
欲想健康,随时调整好心情,不要轻易就被情绪给奴役了,整日活在心情不稳定的状态里,自己要发疯,也会逼得身边人发狂。
四、控制情绪有效参考办法
管理好情绪,是为人处事、好好生活的基础,而要做情绪的主人,就要勇于和情绪交手。
第一步——接纳。
学着接纳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感觉到焦虑而更焦虑,感觉到悲伤而更悲伤,尝试告诉自己:“我现在情绪状态的确有些不好,但我可以找办法缓解。谁都会有情绪不稳定的状态,没有关系,学着去缓解,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我就有经验了。”
和情绪和平共处,首先就要接受自己所有的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只有接纳了,我们才可以心平气和地去找到根治方法。
第二步——探索。
拿出一张白纸和一支笔,不断推进自己关于当下糟糕情绪的思考,你会找到最根本的原因。那个时间段又发生了哪些事?其中什么事让你印象深刻?它为什么会对你产生剧烈的情绪波动?是因为觉得自己太差劲,还是因为结果没有达到心理的期望值。
找到那个哪怕让你很难堪的原因后,也不要怕,继续探索,直到找到可以实行的解决办法。
第三步——宣泄。
为了宣泄情绪,可以和朋友煲电话粥,也可以去运动,还可以把所有心里想说的话统统写下来。
发泄出来,情绪才不会一直憋在心里。不要总是逼自己做个好人,经常性地忍耐自己,有情绪也不敢宣泄,真正关心你的朋友并不会因此而厌烦你。
你可知道费斯汀格法则?它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而另外90%却是我们能掌控的。
其实很多事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糟糕,不要过度焦虑。重要的不是事和人,而是我们如何看待。
爱自己从情绪开始,不要让你的内心被80%的不重要给占领了,情绪也要给值得的事、值得的人。
负面情绪危害健康,伴随人的一生,通过调整控制,与情绪做好朋友,有益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