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写批注,应该是本册书中的一个教学要点,从第一接触开始,我就将写批注一直贯穿在每一课的教学中。在讲解《三月桃花水》这篇课文时,我们在课后的“金钥匙”环节第一次接触批注。要求学生在自读课文时,简要地记下心得体会,但是,对于刚刚接触的孩子来说,这是写批注笔记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内容。于是,我觉得应该现在课堂上带领孩子们去做你,然后逐步放手……
刚开始我从简要介绍作者、概括课文内容开始指导和练习。发现孩子们还是有困难,于是调整为从加着重号,写简要词语做起。这样学生虽然易于接受,但是感觉还缺点什么。课标和教参中明确告诉老师:我们的旁注,就是“心得”,每个人的“心得体会”不一样,旁注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但是,旁注一定“简洁”。我在课堂上带领孩子们做的批注都千篇一律。是否违背了批注的“初衷”?这个问题一直困扰这我。
直到最近的课堂,感觉这个问题逐步明晰并且很好的得以解决:这周我们学习的诗“太阳”这一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一篇诗歌,一篇散文,一篇说明文。诗歌较简单,我计划了一个课时完成。《太阳的话》着重让孩子们批注太阳在唤醒民众,迎接光明是的心情。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在第一小节的旁边批注了“急切”、“着急”、“期盼”这样的字眼。课堂巡视过程中被我看到了,有一种“我心甚慰”的感觉。第二篇散文《海上的日出》批注较少,我的觉主要是散文孩子们难以把握,另外海上的日出的确离我们的实际太遥远,孩子少有心得也属正常现象。但是,这一节课也有很让我欣慰的地方:大部分孩子的听课能力得到了提高,尤其第三自然段一开始冒出的“果然”一次,怕孩子们理解跟不上,我们他们“果然”和之前的哪一个词语对应?为什么作者知道太阳要升起来了?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很是出乎意料。《太阳》这篇说明文孩子们的批注主要记录里太阳的特点以及文中的一些说明方法,还有些同学在我讲完课之后还补充了说明的顺序。笔记很扎实。
对于语文课文中的批注,我看可以放手让孩子们自己独立去做了,因为他们真的做的挺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