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翻译腔,似乎大家就会想到:嘿,老伙计!最近有个小家伙问我什么是翻译腔。我敢打赌,他一定没上过学,我向圣母玛利亚保证。他提出的这个问题真是太糟糕了,就像隔壁苏姗婶婶做的苹果派一样。
翻译腔最早来源于译制片,现在再看上世纪60~80年代的译制片,光看一些电影海报就能感受到浓浓的翻译腔扑面而来。
翻译腔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跟配音有关系了。先说一下译制片的大体制作流程:
在拿到原声影片后,译制人员会将影片对白翻译成中文,但翻译成中文后还不能马上就着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配音,为什么呢?
因为口型对不上!!!
比如“I don’t know how to explain it”,其实结合语境可以直接翻译成“我不知道”,或者“无可奉告”,甚至“恕不解释”也不算错。但不能这么翻译啊!因为影片中的原话是很长的,演员的嘴在念这句台词也张闭了13次。如果配音人员只说一句“我不知道”,那接下来观众们就只能看银幕上的老外们连着张了9次嘴在无声的尬聊了~~~
那怎么办呢?这个时候翻译导演就起作用了。他会带着主创人员一起逐句逐句的反复推敲,该如何巧妙地运用汉语措辞、句长,与屏幕上的外国演员的口型完美的结合起来,这就出现了翻译腔:“我不知道该怎么去解释这件事”,正好嘴可以张闭13次,时长也够用。
所以,译制片的制作人员是非常辛苦的,绝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直接拿着翻译好的文稿上去念就行的。
老配音演员童自荣老师曾经讲述他们在给《加里森敢死队》配音时,对于一个德军士兵称呼军官的单词拿捏不准,总是口型对不上,而且意思也“不够味”。译制导演杨成纯为此很苦恼,冥思苦想了很久。
终于在有一天早晨,杨导刚一上班就非常兴奋地告诉大家,他经过一晚上的思考,想出了一个能够准确表达德军士兵称呼军官的用词:头儿!
于是,这个词被用在了剧中,并风靡大江南北。之后我们看到很多译制片里,反派的马仔见到老大时总会喊一句:嗨!头儿!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国人文化普及程度的提高,对于外语片大家只需看字幕即可。但“哦我的上帝!”“噢天呐!”这种早期译制片风格也体现了老译制片工作者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向译制片的制作人员们致敬的!
很多人才会觉得翻译腔就是直译、不好听、啰嗦、不符合中国人的语言表达习惯等,但翻译的原文本来就是外国人表达出来的,里面包含了外国人的表达思维、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为什么一定要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硬生生“掰”过来呢?翻译评价很高的屈畅《冰与火》,是通俗成人小说,为了受众就翻的就更巧妙,基本没有生硬感,该直就直,不能直就绕路。比如把“Snow”变成“雪诺”这样的翻译,如果为了符合中国人思维岂不是要翻成“白雪”,怎么给人一种这么小公举的气场呢!翻成琼恩·斯诺,又没有雪诺的表意明确。
归根结底,很多问题未必是翻译腔的问题,可能就是原文的环境下用这种“翻译腔”表达较为合适。直译不一定不对,意译也要看语言原文环境。所以,不要轻易对一个译者说“你的翻译腔有点重”,毕竟翻译腔可能也没什么罪,译者内心的弹幕可能是:“我敢打赌,他一定没上过学,我向圣母玛利亚保证。他提出的这个问题真是太糟糕了,就像隔壁苏姗婶婶做的苹果派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