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与留,于人生,就是一种选择。又有谁不是在这个进程之中呢?
人生于世,只为一种或几种信念而活着。所谓信念,人生一气而已。为了一个初心,热爱到底,衣带渐宽终不悔,这就从一个人的思想上和价值观上又升了一个层次,它是一种执着,更是一种信仰。
一个人的一生,不止于一种停留和选择。它们只是人生整体过程的一个继续。更是一个人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一个不断认识、提高、更新和继续。
苟日新,日日新。这就是一个人进步和价值所在,业有精进,功有所成。
经常听到有很多朋友抱怨并暗自叹息:“执着至今,更文数十万,如今整个人的内心都已被完全掏空了,写无所写,当初来的这块写作的土地上的那股执着和锐气,到目前已经进去了一个瓶颈期,是去是留?如何选择?留下继续,看不到曙光。舍弃一切,重新选择,于此笔耕不缀,却耗费了这么多的心血,实难舍弃,万分纠结,一声长叹,潇潇雨歇”!
心已掏空,没得可写…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其实。你今天经历到的这种困境古今仁人已经历过多次。这种艰难的处境不止你一人。
我知道,任何人今天的存在,或春风得意或今不如昔。或困于围城,或回归乡野。哪一种存在,都是命运与意念施加的合力和优势体现,哪一种都是自愿和幸福的期许。哪一种都是暂时的继续,哪一种都是显得那样的合情合理。
如果初心,是一种因,那么你对于此的期冀就是一种果。在这个过程中,你所经历一切,都包含着你的努力程度和你的意志力体现。前者是主因,两者成正比例关系。
首先,言及意志力,首先有一个心态问题,我认为,只要是倾心执着于文字,把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宏阔起来。把情感的浓度,浓重起来。把思想厚度,厚重起来。把自己对这一切的认知,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倾诉出来。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呈现给读者和受众。从作者本体上,具有强烈的内在需求,就是最好的驱动力。只要有足够的热爱,这一点,就足够可以支持你写作的主观能动性了。
所谓意志力,不是来源于你的外在,而是来自于你的内需。
一心是宝宝,满脑是构思.看好宝宝,写出爆文?打铁还要自身硬。如果只凭异想天开,平台再好,标题再好,写不出抓眼走心的好文章,也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平时磨练出自己笔上的真功夫,才是硬道理。
世有万业,异曲同工。一个农民,如果,只播种,不除草,不浇水,不施肥,不剪枝,能有一个好收成,我还没有听说过。
也说坚持和练笔,对此,韩愈的《进学解》的论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就是一个最好坚持注解。
所以我一直坚持,师傅领进门,修习在个人,这个人,就是你要坚持有你自己的独立思考。
关于日更,(这也是寻虎老师一直在讲的,关于写作意识流如何建立、展开、持续和应机的处理的问题?)。我认为,尽可以随时起意,联类托物寄情,抒发内心。有了就要紧追不放,趁热打铁。若有不便,可以略记梗概,以便闲暇日后的继续追寻。日更持否?尽可随心,不必强求。
关于文章之美,总体上常有美文与朴素的争论。
我认为,文章所需。立意不同。文体各异,对两者的要求,也是各有侧重的。这其中,就各类文体的要求而论,就文体而言,这其中,有一个当与不当的问题。
我认为:当古则古,当美则美,当朴则朴,当综可综。这其中,多歧为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存在,美文与朴素,谁更高级的定论。就表达而言,类似诗以言情,歌以咏志。只要是,最适宜的表达方式,就是最好的。
听导师的,自己去悟…?
文章无法:我以为林语堂先生对此的论述最为妥当。
能为文,则无法。如有法,不能为文。言霍去病不学孙吴,但能获胜。即是霍去病之法。赵括和马谡熟读兵书,却兵败长平,失了街亭。即先有法而后无法也,不懂得权机变通,不得要领。为文也如是。
文学之教,可授受者,规矩方圆,起承转伏,情通议赞,段落标点。
不可授受者,比兴联类,起情托意,心营意造,气象万千。
关于“标题党”,这个名称于我,这是一个让我很矛盾的话题。既喜欢又排斥。
术业有专攻,如何起好一个能抓住眼球的标题,也是一门大学问。
至于你能否让读者受众的长久关注,则为:当读者通过一个亮眼的标题,打开你的文章后,你的文章内容,能抓住受众多久,那就要看你的内容干货了。有则读完,喜欢就点赞、留言、特别精彩,得到受众的共情,能够引发读者内心的强烈共鸣,才是最好。读者更会不惜付出,天道酬勤,被你的,文章共情感化,激动不已。为你的,辛苦劳动,打赏不止。
若是相反,读者只能果断退出,义无反顾。临别,还要向你的名字,哼上一声,送你个名正言顺,“标题党”的顶戴头衔。下次,它绝对都不会,再多看你一眼。
飞向光明
只要你能,身怀着一颗对爱与美的热切初心。见贤思齐,多读经典,深入生活。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深挖,和拓宽自己的眼界和视野。多读书,体万物,会思考,勤总结。你就是一个思想追寻者,行动上的强人。同时,你就是,正走在出类拔萃路上的,一位好作者。
光辉岁月,并不是后来闪耀的日子,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坚持。有时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沉淀自己。紧在不懈,要在扎根。对于尚在写作路上的追求者,最为切要。
夫文章者,集万物之华彩,情感之厚重,思想之精粹。文需历久,岁月包浆。可达不朽。
文学这条路,且漫且长,既要身心里生就有一颗文学的种子,还需要日常的积累,文笔的磨练,非经日久,精雕细琢,岁月包浆,恐难见其功。
只是目前世相,物欲迷心。每个人的心宅,已经很难再放置一张安静的书桌。我们的内心,总希望能输入就等于输出。输出就会立竿见影成为价值。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的那份焦急,都太过急切了。急切到我们竞然忽略和怀疑了中间还会有那一段漫长,那一段需要精耕细作的过程。
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也就不会有民间那句:望山跑死马一说了。路漫漫其修远,文琢琢而华灿。
就象李宗盛在他《朋友》里唱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莎士比亚曾说:那脑袋里的智慧,就像打火石里的火花一样,不去打它是不肯出来的。
我想写作也是如此。
有道是:
天道酬勤励志为,藏器而动绽新蕾。
奇思妙笔随心动,不信花开春不回。
你所有的问题 导师曾经也都想过 可是导师就成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