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起
既然颇有巧合的在文章题目中运用了“心理学”这个词,那不妨聊聊我写这篇文章的动机吧!本学期学习了一门“管理心理学”,我是一个很喜欢乱想的家伙,关于书中的部分的理论偶尔不完全的给了我一些启发,姑且就简单的就身边的一些问题聊聊几句。
(二)问题一:当代年轻人的自信来源何处?
年轻人的自信,这样的问题似乎没有什么探讨的价值。中华古代就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说法。自信似乎是年轻人的标签,是一种人性中的东西。虽然有时候会有人对这样的自信做出好与坏的判断,但是我却更加乐意谈论这样的自信究竟来源于何处。
1.强烈的被认可的意愿
个体的偏差中存在一种“过度自信”的情况,而且是普遍存在。似乎人都会高看自己。诚然,我觉得这样的问题算不上很大的偏差,毕竟从我的认知中来看,自信就是对自我的信任,人总是愿意去更加相信自己熟悉的事务,譬如使用自己熟悉的牌子的产品。
于是乎,可以这么解释: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所以我们在行事过程中,会产生一种错觉:即当别人质疑我们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不是去思考自己是否真的存在问题,而是考虑到是不是他人没有熟悉我的意思,所以就会反复向被人阐述自己的观点,理由。所以客观呈现出来就是某个人很犟,或者说他只认为自己是对的。
所以私以为,年轻人所展示出来的是一种强烈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一种希望被认可的意愿。
2.社会认知缺乏对成本的计算
人很大程度上是环境的产物。所以我试着从中国的教育模式下来分析这样一个问题。
带着被社会认可的“出身牛犊不怕虎”的固定思想,恐怕这初生牛犊真的有了不怕虎的资本,姑且可以看做中国环境中的年轻人的一大优点—因为年轻,所以没有资本,也就没有成本。
私以为,中国的社会环境对于成本一个词语的思考太少。在中国人的认知方式中,更多的是看到结果。一个中国人开始计算生活的成本至少是从30岁开始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年危机。
其实危机一直存在,只是为何到了中年自会猝不及防的现实出来呢?不由的想起网络上一个段子:大抵的意思就是不断一个年轻人做错了什么,在收到惩罚之际,总会有人说:他还是个孩子,我们应该宽容他!
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很多年轻人犯错之后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的行为的本意是:因为年轻人缺少社会经历,缺乏经验,犯错的概率会多一些,所以社会应该以一个相对宽容的思维模式去对待年轻人的过错。
但是,在实际操作环节中,这样的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年轻人的积极性起到一定的保护,但是更多的,助长了一股年轻人盲目自信之风。因为可以不计较成本或者说缺乏责任的约束,年轻人容易对未来产生很高的期望。
而这部分责任却让社会(更多的是家长)承担了。
从现实实际来看,不少人说现在的年轻人缺乏责任心,缺少危机感。其实,细来想想,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在近20年的教育环节中都是不考虑责任,不考虑成本的。同样也反应出我们教育模式下对于孩子的责任意识的培养。
保护不等于淡化责任意识,不意味着可以不计成本的为所欲为。
3.社会伪成功学的刺激
很有意思的是,人有两大很显著很独特的心理,一个是“仇富”,第二个是“求富”。如果说前一点因素运用于那些毫无责任心的庸碌的年轻人,这一点则是运用于一些有想法的人。
年轻人的脑洞很大,是一个很有创造力与想法的群体,但是关键的现实是,如何将想法化作实际。身边存在一些人,十分乐于与一些所谓的“上层社会”的人结实,并且把这样的机会看作一种人力资源的积累与财富。
其实,我个人不赞成这样的越级交往。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能力决定了其社交圈子而不是圈子决定能力。
有些年轻人热衷于参与一些看上去“体面”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往往被安排在一些高档的地区,加之其中一些被包装的思想,实则是所谓成功人士自我宣传、自我营销的一种方式。
成功不可以复制,即便将成功人士的经历倒背如流也无济于事。
很多人说,人要善于选择自己的圈子,暨古语说的:“近朱者赤!”。我不反对这样的做法,我也承认可能某些情况下的社交会给你带来一些启示与帮助。
但是实际是,很多的人接着“近朱者赤”的口号,实则掩饰自己的虚荣心。他们更看重的是社交带给他们的面子上的东西,中国人习惯说,我是(某某厉害的人)的朋友,我认识谁谁谁,他很有本事之类的。他们把与“权贵”结交当做一种很有面子的事,哪怕是一面之缘,也能短暂的风光一下。
于是乎,在社会伪成功学下,很多人鼓励年轻人不断的激励自己,开发自己的无尽潜能。我认识一个学弟,床头时长摆着一本《如何成为高手》之类的书籍,每天规定自己看半个小时,不觉感慨!
同时,类似一种商业模式也被开发:年轻人有结交“权贵”的需求,一些人也有自我营销的需求,于是乎一时间内各种水平层次不齐的线下聚会层出不穷,但实则不过是经过良好包装的个人茶话会,把一些心灵鸡汤灌给有追求而又迷茫的年轻人,实际上只是味道好,营养不多罢了!
而且,这样的行为更加容易主张年轻人的盲目自信,因为这样的鸡汤是年轻人主动去喝的,我时常发现,大抵参加这种活动多了的人会表现的多少自负。譬如一个在校大学生经常参加这种活动,他会慢慢鄙视身边那些在学校里上上课,玩玩游戏的同学,觉得他们眼界低等等。
(三)中国社会环境的中庸之道
其实,有时候会觉得氛围怪怪的,就像你想不明白的一些问题,却被社会认可,被他人当做定理遵循,久而久之,人也会失去思考的动力与激情。
霍桑实验中提到的“非正式群体理论”,即工人们隐瞒一部分产量,并在小群体内规定了维护群体利益,每个人不能太突出,也不能干太少。这样的心理活动在中国这样的看重人际关系的社会中是很普遍的。
“枪打出头鸟”这样的思维在年轻人当中很普遍存在。我们常说年轻人容易从众,其实细来想想,为何从众?
年轻人这个群体是一个很需要被认可的群体,同时也比其他群体更加害怕被孤立,所以很多人采取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就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这是一个社会,一个群体施加给个体的无形中巨大的压力。
所以个体中很多偏差的起因我觉得都是源于那个不愿意被孤立的情感,那份害怕被排挤的恐惧。
但是这对于一个学习文科的同学(年轻人)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大学以来,我觉得中国的文科更多的只是一个复写纸,停留在了解前人 的思想上。许多同学被淹没在众多思想的溪流中,只是在考试的时候挣扎个猛子。
私以为,文科教学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每个同学都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系统的个人的独特的有个人见解的理论体系。有偏好的,而不是中庸的背诵出课本上的定义,利弊,却又在实践时一筹莫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