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的时候,就听说小兴已经把5S四大掌法练到了第四式,甚至连号称莫测高深的tpm内功也精修了第一层境界。
小兴其实并不小,小兴也不是一个人,而且一个由许多称为华兴人的人组成的组织。
江湖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下武功出少林,改善革新出华兴",这是一种黑夜中能自己发亮的光环,众星捧月说的就是那时的华兴。那时,想要拜入山门,可不只是交上名帖就行的,还得递交投名状(严格的考试),但凡完成不够出色,那对不起,华兴的门槛就进不去。
那时候,小兴的武功好像还没那么厉害,大概还在扎马步练套路的阶段,门内大师兄小师弟都跟着师傅早出晚归、勤勤恳恳、一招一式打的都是有板有眼,终于练就了一副钢筋铁骨,功夫也是与日俱增。
传说,那个时候上到大boss下到小喽啰都是同甘共苦,共同练功,至今还能看到那时留下的影像。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闻名天下知,宝剑的锤炼总是要反复敲打淬火与磨砺。小兴显然是知道这个道理的,他不怕吃苦,不怕流汗,终于筑基的5S功法大成,tpm神功也练得有模有样。
这时候,我来了。
一开始让我筑基练神功的时候,我是有点懵逼的,毕竟专业不对口啊。我打的罗汉伏虎拳,你要我对付蛟龙是个什么意思嘛。好家伙,何老总是个牛人,吧啦一顿我就跟他了,我前面说的像什么三现主义、PDCA、QC手法等等几板斧基本都是他教我的,我很感谢他。跟着他我不免也有点“膨胀”,以一个员工的身份上敢叼主任经理,下…额,没有下,平敢叼班长员工〔笑:-D〕。我跟了他半年,听说因为有几斧头砍得猛了“闪到了老腰”,到15年年初就辞职了。我的斧法大概也就学到这个地步。
练功最怕一曝十寒,三分钟热度,可是我也不能瞎叽霸劈砍斧斫啊,不然一会闪了我的小腰可怎么得了。事实证明,我这样的小虾米三脚猫把式大概砍个100年都不会闪到自己(因为压根儿就掀不起浪),当然这是后话。于是,跟浩哥请教便多了,浩哥大概就是八十万禁军总教头的角色吧,我想水浒中豹子头林冲也就如此这般了。总教头教的都是法门,至于说悟到几成,那就看造化了。毕竟禁军万千,要怎样做到统一步调,协同作战,攻关拔寨,围绕目标打攻坚战、阵地战、游击战还是地道战,这些只能教授法门,至于你要挖沟刨坑扔手雷,还是越野泅水野外生存,那更多的是技能问题。这些也教,不过一个是机会少,二个是人太多总是难免照顾不过来。就这样的条件下我对系统性等内容进行了更深层的学习。
不过可惜的是5S筑基的入门功法套路,我只是在书上见过,操练起来并不纯熟,当时学到一招半式难免有些自得,现在想想不免有些肤浅。
至于TPM功法,又分练8条经脉,分别是个别改善、自主保全、专业保全、培训教育、质量保全、间接部门高效化、安全环境卫生、初期管理。这么来看的话,就很容易理解5S这套入门掌法的筑基功效了。当到了8条经脉打通的境界也就练成了神功。
一个人要练到神功大成总是要投入足够多心血的,一个人资质再高,武功再博学,也未必能囊括天下武功。所幸的是,小兴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有很多兄弟都很能下苦功,可以分练几条经脉,这样即便江湖没有段誉,一人专修一脉剑法总归是可以练成六脉神剑的。只是这样的修炼总是要很多的默契,运转起来才能做到圆润汇通,而无滞涩。
小兴的兄弟中生产体系的专练前4条经脉,其他兄弟分别练1条。这样的分工从构筑整体的体系来说算是比较合理的了。当然,这些个功法练起来还真是不太容易的。我们知道“天赋+努力”大约等于后天的成就。前面也说了拜山门必须要投名状,那么天赋大概可认为是解决了。人总是奇怪的,越难得到就越懂得珍惜,因此我们可认为进了门来,大家都是珍惜这个机会,能够认真学习的。因此,可认为那时候小兴的大小师兄弟姐妹必然都是练到了武功高强的地步,假如出到江湖也必是一方巨擘。于是,小兴崛起,可谓为大兴。
然,江湖动荡,时局变幻,入到红尘,必受诱惑,一些师兄弟姐妹转身选择了去成为巨擘。彼时更小的一些师兄弟姐妹武功未得真传,而且门槛渐低的情况下,功夫难打那就不打的情况也较为常见。东郭先生也就俞多,现今得到真传的群体不免显得势单力薄,其势逾小,且习武之风渐衰。江湖更加动荡、红尘更加诱惑,时局在召唤人们登高振臂,呐喊高呼而造声势、营氛围,以使习武再成风,人人会两手真功夫;以使向心力加强而御红尘滚滚。
以上。
此篇且叫做“我看华兴之改善革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