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最灿烂的精神成果和心灵花朵。”翻开江柏安老师的这本《音乐修养通识课》,最先看到的就是序言中的这句话。
那什么是艺术呢?艺术它又具有什么样的意义?音乐属于艺术吗?
我很喜欢以前看到过的一个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火遍全网的自媒体创作者意公子曾经在她的一本书里说:“当我们在某一个瞬间从现实世界中短暂抽离,游走于山水画卷之中,徜徉于淡浓笔墨的字里行间……当我们活在当下,却分明跨越了时空,看见了无数的世界,拥有了不同的人生……这,就是艺术的意义。”
美术是艺术,同样,音乐也是艺术。音乐是使用声音(乐音)来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点,音乐所能给人们传递的情感和能量都是不同的。
不过,在江柏安老师的这本《音乐修养通识课》中提到,音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那就是“倾听”,而倾听的动力米自“自觉的个人愿望”。
音乐家艾伦·科普兰曾在《怎样欣赏音乐》中吐槽说,人们抱怨听不懂音乐,其实并不是他们的认知储备不多,而是他们心思单纯地认真倾听音乐太少。他指出,除非我们决定去听比以往更多的音乐作品,否则提高音乐欣赏水平,就只是一个美丽的诺言。
倾听,原本就是我们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美德与品行。倾听音乐,则是对音乐欣赏的全情投入,是透过对细节的把握去构建宏观体验,关系到了审美价值判断和时间投入回报,是讲究、不敷衍。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俞伯牙善于演奏,而钟子期长于倾听,正是因为钟子期听得认真,听得仔细,也懂得伯牙想要表达的情感,所以才会被对方当成了知音。甚至在钟子期死后,俞伯牙因为过于悲痛,连自己最心爱的琴也要给砸了,甚至说,终身不再弹琴。
可见,真正懂得倾听音乐也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
虽然这本书主要是以提升领导者个人的音乐修养水平为目标的书,但其实它里面涵盖了一般音乐学几乎所有重要的知识领域,不管是对一个普通的读者,还是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一本很重要的“辅导教材”。
网友评论